龙门科榜进宝祖殿董公真人乙已年绕境巡安赐福

溪游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董 公 真 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间相传,科榜进宝殿供奉的董公真人,原名董伯华,安徽省桐城县人,生于隋朝初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他自幼心地善良,聪明过人,后得仙人传授,满腹经纶,知天文,识地理,又精通医术。功成,他云游四方,采药炼丹,为民治病。他在除蛇妖搏斗中偶得一支宝“拂尘”,自此,驱邪镇煞,除妖灭魔,更加闻名遐迩。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中甲子日,董伯华在慈化寺中化身成佛。只见他身穿袈裟,左胸挂一个乾坤袋、光头,脑后横吸一神蛭,两手垂腰紧握拂尘,两眼垂视,慈祥端庄,栩栩如生。董伯华生前济世安民,深受百姓爱戴尊敬。民众怀念他的恩德,纷纷画神像,塑金身,立庙宇,尊奉为董公,虔诚奉祀。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董公医愈太后病,被唐太宗敕封为“真人”,并赐庙额“进宝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宝殿为岭顶金沙岩真人殿飞炉于此而建,自建以来,历经盛衰,屡修屡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整座殿宇被烧毁。光绪末年(1908年),乡人再集资重建。直至20世纪50年代,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殿宇有倾圮之危。旅外侨胞翁志墙四处奔波,募捐集资,并亲自主持重修建殿宇,1957年竣工。“文化大革命”期间,殿宇被拆毁。1981年,台湾、香港乡亲及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侨亲捐资,按原基原向原规制重建。殿堂壮观,左边为二层楼房,配建大埕、戏台、聚金亭。殿顶雕龙刻凤,梁栋髹金正漆,整座殿堂富丽堂皇。殿中供奉董公真人,兼奉李公元帅、黑虎将军;左殿奉祀保生大帝、法主圣君;右殿奉祀境主尊王、境主夫人、安泰尊王。2005年3月,陈吉成捐资20万元,修建山门、水泥大埕,铺设省道206线至殿宇的水泥路。2003年6月30日,进宝殿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经进宝殿管委会同意、并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乙已年正月初三日举行进宝殿董公真人绕境巡安活动、这是20多年来、且是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次有组织、且意义重大的重要行动、以求得董公真人及众祖佛保佑合境平安家家兴旺发达、安居乐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