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孝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前面几讲分别论述了中华孝道“孝亲敬老”、“忠诚报国”、“立身行道”三个层面,亦即是中华孝道的精华部分。中华孝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它的博大情怀,即孝的博爱精神。孝亲敬老是家庭小孝,忠诚报国是社会大孝,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广博大爱,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则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时至21世纪,当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中华孝道根脉的延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中华孝道立亲亲之基,倡导推孝及人。孔子在《孝经》中明确指出: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说,一个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爱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这与儒家倡导“泛爱众而爱人”的精神是一致的。 孔子说过,“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孝经·三才章第七》)爱,其实是人内心的心灵之美。一个施爱于人的人,称得上是最美之人。孟子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的是,敬老爱幼从自己的家庭开始,还要推衍到敬爱他人的父母长辈和慈爱他人的儿孙后辈。由此可见,儒家倡导的孝敬理念不止于孝敬自己的父母,而是进而延伸到要孝敬他人的以至天下的父母 ,或者说,要尊重社会各行各业人群的付出与辛劳,以及爱护诸多属于社会比较弱势的群体。因此,按照传统孝道的理念,一个人倘若只爱自家的父母(小家),而不爱他人的父母和社会大众(大家),那算不得“真孝”,说得严重点是一种“伪孝”,若是伤害到人民大众的利益,那更是“悖孝”而且是有罪了。媒体报道现今有的贪腐分子挥霍不义之财,花费重金为自家的父母修筑墓地,这决不是什么尽孝的行为,而是遭老百姓唾骂“那是贪官爹妈的坟!”的奇耻大辱,实乃大不孝的逆子。</p>  <p class="ql-block">  中华孝道超越家庭伦理,具有宽大的博爱情怀。儒家孝道伦理的内核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之情。“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孝自事亲始,其内核是一个“恩”字。“我从哪里来?我何以生存成长?”用心思其因而知恩。“恩”字的结构就是下面一个心,上面一个因,内含万物皆因果的天理定律。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报父母养育之恩曰“孝”,报国家培养之恩曰“忠”,报朋友情谊之恩曰“义”。忠和义皆系孝的上升和扩大,即以感恩报恩父母的仁爱之情,拓展到家庭之外的社会政治领域以及为人处世之道。中华孝道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以及社会职业伦理高度合一,进而延伸到更广博的天下。中国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观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与中华孝道的理念同根同源。《大学》首章明确把“治国平天下”视作“修身齐家”合乎逻辑的延伸与扩大,这就将中华孝道从家国一体的建构发展到对宇宙与世界秩序的和谐理想高度,亦即人们常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响亮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秩序,正是中国古人智慧在当今21世纪的延续和发挥。</p>  <p class="ql-block">  应该看到,从家庭的孝亲敬老提升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到天下大同,这是中华孝道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和升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博爱”理念的内涵相当丰富。“大同”一词,见之于《庄子·在宥》,意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礼记·礼运》中进而用“大同”一词来状述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书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需要说明的是,“大同”理念并非儒家一家所独创,实际上先秦时期的道家、墨家以及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大同的理念有所论述。“天下大同”实是代表了中华民族先人对一种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p><p class="ql-block">        大爱无疆,天下大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从孔子时代至今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世界未出现过“大同”。然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伟人毛泽东早年说过:“大同者,吾人之鹄也。”(见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借用“大同”一词来表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文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世界大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国际歌激励全世界无产者“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当代中国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日渐扩大为国际共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p>  谢谢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