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详地闭上眼睛</p><p class="ql-block"> 牛劲/文 水中月/图</p><p class="ql-block">郭氏家族对祭祀活动向来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大共家的体制更为祭祀活动提供了方便。</p><p class="ql-block">每年年根儿,当家的祖爷就把“亡树”取出来(亡树不同于牌位,它是裱糊的方形纸桶,约半米高,前边有个签位,写着每位先祖的名讳,方桶里面要装满“金银”、亡秣、纸钱,这些祭品是刚进腊月采买来的。装好封口,一个个地立起来),封口之后,就叫“通亡树”。祖爷的祭祀范围,是以他的上三代为限。往上追塑,都归“集体户口”,只消一通亡树,上书“郭氏家族三代宗亲之神位”就把所有超出三代的先祖,笼统容纳在一起。通好的亡树,按辈份依次排列,陈列在堂甕(中间屋子)印柜上,马上点燃烛台,当家的燃香、奉茶,端出点心,带领族人磕头,表示祖先已经回来,要与家人一起过年。到年卅这天,要做好五个碗的席面,摆在供桌上,燃香点烛,磕头奉揖,礼拜祖先。所有的仪式都是对先祖的哀思与尊重,并向先祖传递祈祷或祈求的信息。祭祖不仅仅是纪念先人,更是文化传承和家庭维系的重要环节!</p><p class="ql-block">祭祖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在此期间,天天燃香点烛,供吃供喝。十五这天要摆五个碗的席面,到十六这天,要把亡树里的纸品全部倒在瓦盆里,然后,男性成员跪下,燃点纸品,边燃边搅,直到燃尽,宣告仪式结束!祖爷每完成一次祭祀活动,都′要把亡树拆叠起来,锁在印柜里,然后上炕躺一会儿,安详地闭上他的眼睛,嘴角浮出谦卑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除了祭祖,每年两次还要上坟。上坟,就是在祖先的墓地进行的祭拜活动。上坟的时间通常是在清明节和七月的鬼节前。通过上坟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尊敬之情。</p><p class="ql-block">我家的祖坟在东郊一个山村北端,山村不大,匍伏在马铺山脚下,西端频临御河东岸的一片沙滩。</p><p class="ql-block">我们这茬男孩子是跟随二叔去上坟的。二叔成为当家的之后,也秉承传统,一年上两次坟。清明节那一次,田野灰漠漠的,又有点冷,如果没有丰盛的供品供事后分食的话,孩子们好像不大想去。而七月那次,孩子们都把它看作是极好的游乐日子,绝对不会缺席。那天,二叔怕一些族人腿脚不力,总要雇一辆花轱辘车拉着,孩子们也必须挤在车上,防着他们乱跑。那车是搭了蓬布的,坐在车拦上四处张望,那世界真是活泼的出奇,一出东关,就觉得旷野里那股热风是从菜地里刮过来的,断断续续地能嗅出气味。热风吹得全身冒汗,偏又挤在一起,又是上午时分,人家东关的孩子们正结伴玩耍,他们要到御河桥头採摘桑叶。出了土关门,就数河畔上有看头,花红草绿,蝴蝶曼舞,蜻蜓盈飞,甲壳虫在匍匐,蚂蚱儿在蹦跳。我们很想下车与他们戏耍一番,但大车径自向北折去,沿着御河东岸的村道缓缓前行。有只胆大的蜻蜓,飞入篷内,绕了几圈又飞出去。我很喜欢蜻蜓,通体微绿,翼薄如纱,亮眼迷人,当头鸿运。我们盼它再来,却渺无音讯。只有热风继续吹着。大车行至小村村南,见一个不算很小的湖泊,村里人叫它“水泊坑”,内有一泉,时时喷水,水头很高,形成湖泊!近岸处,许多荷花开放,荷盘上满是晶莹的露珠。有几个孩子正在耍水,我们很想到湖边玩一阵子。但大车并未停留,只能望着近在咫尺的马铺山,似有一丝凉风袭来。山并不高,多数崖壁空无一物,无有一草一木,苍黄得偏生古意,而另几条沟壑,林木繁茂,流水潺潺。孩子在那里放牧牛羊。大车沿着乡村便道向北又走了一程,便到了我家祖坟了。</p> <p class="ql-block">据祖辈人说,当初,买来这块坟地是供三家使用的。当时的郭氏家族已有三个分支,各支都有独立的坟谱。我们这一支,在祖爷以下,已有三十几人逝世,再往下可真有点“手足无措”了。二叔当家时,地已叫紧,眼看无处可埋,只好紧缩坟距,重绘坟谱。颇有点得过且过,将就世事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我们上坟时,祖爷的坟堆北端,那无数个坟头,渐渐被后人遗忘。祖爷西端的本家子,也不景气。从草木的枯荣看出,有零落不济的迹象,枯者焦黄,荣者深绿,各自朝着不同的路数延续。再远处,有人在坟头周围拔青草,放牲畜,没人再去干涉!能像我们这样人多势众的没有几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跳下车后,大人们去摆祭品,孩子们飞奔至野坟处,去逮蚂蚱。那里草木繁盛,一脚会惊起无数飞蝗。我们用网扑打,落网者被抓进纱布小袋里,不一会已达数十只!正抓得起劲,听见二叔在祖爷坟头上吆喝着:“孩子们,过来!认坟头来!”这是老规矩,每年上坟,孩子要学习并记忆祖宗位置。祖爷的坟头上立有碑石,他的丰功伟绩是后世子孙望尘没及的,下来几代后人都自觉平庸,故而,并无碑石。只在本族坟谱上标下位置。但上坟不必带着坟谱,而靠主祭人对下几代人的口传心授!谁是主祭人呢?就是每一代的长子、长孙。二叔这一代,因为他的堂兄举家搬到内蒙去创业,就轮到他了,每次上坟,二叔对我们一个一个指点坟堆,是谁?如何排序?都很认真地讲述一遍。我对那些残缺的、散乱的、荒寒的往事,也葆有很大倾心,愿意听长辈的讲述。也愿意咀嚼、品咂他们的人生景致,欣赏他们不同的生活韵味。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培育了我的探赜索隐的能力,是一件难以寻觅的善举。当然,我也是有选择的听取者,就像一出戏,有人喜欢看它的圆满喜庆,有人则要看离散之悲,都不过循自己内心的总体走向决定取舍。</p> <p class="ql-block">当我回望那些逝去的日子时,心情相当复杂,奋斗与颓废,喜悦与悲哀相随相伴。家族组识结构的变化是否影响祭奠活动呢?祖爷去世前夕,将他的家产一分为三,大共家解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个儿子与他的子女又经历了“小共家”之后,又彻底分家。房产、家私,以及</span>店铺的分割。我父母亲与我组成的家庭,恐怕是最小的一家,因为只有我一个孩子。每家都有独立谋生的手段。到我们这一代,堂兄弟间宛若外人,已无任何经济往来。那些曾经的混乱和依赖,化为倾心一笑的往事。但郭氏家族,有一件事不能分开也不愿独立承办,那就是祭奠祖先。大共家解体后,当家人消失了,但每一代都会出现召集人,有组识与感召力,热心为大众服务,大众也极愿让他牵头。郭氏家族也只有在祭祖这一环节上还能显出昔日的威风来。所不同的是大轱辘牛车已被淘汰,年轻人都骑自行车,族人提供一部敞车,容纳许多人坐上去。</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照样去扑蚂蚱!</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想,生命中的来来往往,虽然终将都是过客,但是,在亲近祖先、敬奉祖先、祈求祖先把最美好的岁月赐给我们的同时,将祖先定格在离记忆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上坟的庄重与伟大之处,在于一个个家族不分地域,不管远近,都那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在一起,集体去探望祖先。虔诚的后人们会把每一次祭奠当作是一次盛典,不仅在时间上决不延误,而且,既是认祖归宗,那就认真准备,将一切举动都纳入浩浩荡荡的出发!如此强大的凝聚力究竟来自哪里?</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源自亲情的延续。亲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生活状态的长久性延续,它既是源头,又是根子,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是连结、滋润、涵盖着一代又一代的纽带,体现了家族的文化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还由于遵循着家族的人伦大道,它强于宗教,大于政治,莫问金钱,义无返顾!家在本地的自不必说,到时侯决不缺席;在外地奋斗的子孙们,只要有几年不曾回来上坟,心里愧疚而着急,得赶紧奔回<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乡,</span>哪怕是跋山涉水在所不惜。</p><p class="ql-block">上坟,永远是族人对传统节日的固守;也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心、民意。体现了族人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但郭氏家族的集体行动嘎然而止,因为老宅拆迁,族人搬迁,不知洒落何处。更主要的是马铺山要建森林公园,山脚下的私人墓地,必须迁坟。每迁一坟,补偿400。逾期不迁的,仿佛是一堆垃圾,将被推平。族人在债务压迫中只迁出父母之坟,安顿在“公坟”里,凭空花去两三万,而族人的月工资都不过五、六十元。这样一来,包括祖爷在內的三十余处屍骨,只得留在原处等待处置。</p><p class="ql-block">推土机推坟的前一天,我和几位族人拿着供品,想看看那些未迁的先祖,一边燃香点烛,散发祭品;一边搜寻着心中业已生根的故事;一个个显得个性格鲜明,生气懔然。其中一位先祖,至今仍让我热血沸腾,他是与日本宪兵英勇搏斗牺牲的,他的英气至今还虎虎生风。一位先祖是位采购大师,他独自去天津买回六架缝纫机,成为当地缝纫业的始创者。还有一位祖先在南关建立了皮毛厂,买卖做到绥远、包头。想着先祖,悲恸侵身,已隐约感到,我的灵魂已融入了先祖的生命轨迹,并因此理解了二叔那预言般的讲话:“他们没有混日子,每个人都尽力生活过,为打造家业出过大力!”他们留下的不仅是记忆,而是真实的存在。现如今,面对着无情碾压,他们或许会选择沉默,因为没有人能持续不断地沉浸在一种高強度的痛苦中。</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只能在旧梦与现实中穿梭。有一种叫“祖先情怀”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安息吧,先祖们!你们不必血脉偾张!更不能魂不守舍!你们在无人知晓的地下,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便变成垃圾,也继续为家乡出力!</p><p class="ql-block">我们还会祭奠你们!请你们安详地闭上眼睛!</p><p class="ql-block">2025.1.23于金色水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