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什么要“躲春”?

善良天佑💫清净

<p class="ql-block"><b><i>立春:2025是双春年,“躲春”的事儿要知道</i></b></p><p class="ql-block"><b><i>2025年2月3号,就要进入立春节气了,2023年是个双春年,而2024年又是个无春年,接着2025乙巳年又是一个双春年,而且一闰逢双春。</i></b></p><p class="ql-block"><b><i>这要是按照往年惯例,是不是23年要躲两回春、然后24年又不用躲春?接下来,25年是不是再躲两回春?</i></b></p><p class="ql-block"><b><i>眼看着2025年立春躲春到底是在躲什么呢?往年临近年底,后台留言问躲春的非常多,着重回答几个问题:到底需不需要躲春呢?不躲会怎么样?……</i>双春年、无春年怎么来的?</b></p><p class="ql-block"><b><i>何身出现双春年、无春年,都是由于阴阳历“置正”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差阳错”!</i></b></p><p class="ql-block"><b><i>我们现行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是在阴历的基础上,每隔2-3年,采取闰月或闰年的方法来防止四季脱节,使长度和回归年大致相同。所以,会出现“双春年”或者“无春年”。</i></b></p><p class="ql-block"><b><i>如:2023年农历兔年就是“双春年”,年首立春是在正月十四交节,年尾的立春是在腊月二十五交节,那么接下来2024年农历中就是无春年;而2025年同样又是双春年,在乙巳年中,第一个立春日是年初的正月初六,第二个立春则出现在年底的腊月十七。</i></b></p><p class="ql-block"><b><i>之所以出现了躲春的说法。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出自术数中所认定的立春=换年=值年岁星交接。</i></b></p><p class="ql-block"><b><i>基于的干支算法的系统,把立春当做换年,而且干支产生了变化,所以导致出现”躲春就是躲岁星“这个说法。</i></b></p><p class="ql-block"><b><i>所以躲春的文章,查了一遍,无外乎说的都是:犯岁星的几个生肖要躲春;不躲春冲犯了岁星,会影响一年的运势云云...</i></b></p><p class="ql-block"><b><i>这个理论如果能成立的话,那都是要基于干支历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干支历的存在,才会衍生出了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i></b></p><p class="ql-block"><b><i>就像二十四节气,这本身就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而确定的。当斗柄回寅时,这时候就是立春的节气到了。而斗柄回寅,又被称为乾元启运,这是个很重要的时节。</i></b></p><p class="ql-block"><b><i>从农耕社会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春打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很明显,这是大日子,而且颇具吉祥。</i></b></p><p class="ql-block"><b><i>那这种日子,怎么要去躲春?</i></b></p><p class="ql-block"><b><i>那我躲了春,我去何时何地去迎春呢?还有的地方说这立春还是“四绝日”之一,大事勿用?那试问,大事该用何日?</i></b></p><p class="ql-block"><b><i>事实上,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历法的更迭,更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变换。如果干支历法,无懈可击,那不需要再搞什么农历、阳历的历法了...自古至今,农历朔日、干支交接、阴阳合历、朔旦冬至都曾经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过不同作用。那现今的历法以哪个更为主流呢?不好意思,那明显是农历的历法。</i></b></p><p class="ql-block"><b><i>201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重新修订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2017年正式颁布,也就是现今的阴阳合历。所以,北斗斗柄指向中的斗柄回寅,并不是用来决定你是不是犯冲岁星、要躲春的;而值年岁星(太阳系八大行星木星的神格)才是导致每年是否刑冲克害的直接因素。</i></b></p><p class="ql-block"><b><i>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i></b></p><p class="ql-block"><b><i>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i></b></p><p class="ql-block"><b><i>从这里可以看出,很遗憾,立春=换年=值年岁星交班,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岁星的系统,压根就是说木星的事,古人有岁星纪年之法,以木星配合十二辰来纪年。</i></b></p><p class="ql-block"><b><i>然而,因木星自西向东的运行方向,其所展现的逆时针方向与人们日常生活不符。于是,古人巧妙构想出与木星运动方向相反的岁星,由此形成了岁星纪年之法。岁星与十二辰的结合,确定了东南西北的方位,据此,人们能推断出每年岁星所在的具体位置。</i></b></p><p class="ql-block"><b><i>在古人眼中,这个方位尤为神圣,动土建设被视为大忌;而立春之事,归属于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斗转星移”来制定的,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来指导农业生产,确保不误时节而建立,这是北斗的体系。</i></b></p><p class="ql-block"><b><i>那么躲春文案中,那些跟禳解岁星、冲犯禁忌等一切所挂钩的内容,也就自然站不住脚。</i></b></p><p class="ql-block"><b><i>“躲春、躲岁星”到底是怎么来的?</i></b></p><p class="ql-block"><b><i>其实,“躲春”很多时候,压根是“躲星”所来延伸出来的概念,而且大部分时间是混淆在一起的。很多时候是因为要躲星,结果三弄俩弄,就弄成了现如今的“躲春”。</i></b></p><p class="ql-block"><b><i>自古,民间就有“躲星”一说,是“顺星”系统的一环。</i></b></p><p class="ql-block"><b><i>“躲星”是九曜星君、周天星宿的冲犯问题,躲的是九曜星君,这和顺星礼斗是息息相关的。</i></b></p><p class="ql-block"><b><i>顺星和躲星都是源于九曜星的体系,就是所谓的天垂九曜见吉凶,这是太阳系里的星君,就是科学课里面的九大行星,现在又被称为八大行星。</i></b></p><p class="ql-block"><b><i>我们常听到的顺星、躲星均属于这个范畴,如果类似于躲星这个概念没有普及,说明顺星的部分被省略掉了。那为什么拜值年岁星必须要顺星呢?</i></b></p><p class="ql-block"><b><i>我们常听说:男怕罗睺、女怕计都...罗睺计都就是九曜星君其中的关键二位大星君,如果流年入命的是这两位星君,那严重程度尤胜过值年岁星!</i></b></p><p class="ql-block"><b><i>所以,这就是禳解岁星必顺星的关键,也就是说顺星能起到部分拜岁星的作用,但是纯粹只参拜岁星代替不了顺星。</i></b></p><p class="ql-block"><b><i>另外,根据公众号观星台的资料查询,民间也曾有过躲春的说法。但是,这里的躲春,普遍都是去别人家里躲,或者在外面躲,而不是躲在自己家里伸手不见五指。</i></b></p><p class="ql-block"><b><i>这种躲法,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妥妥的是躲春失败。</i></b></p><p class="ql-block"><b><i>"无春年、双春年"是好是坏? </i></b></p><p class="ql-block"><b><i>民间的谚语很多,什么“一闰逢双春,秋冬藏盈亏”、“五人九饼,闰六逢双春”、“乙巳无禄,驾马奔波”等等,但是说法再多,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民俗而区别对待,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i></b></p><p class="ql-block"><b><i>但不管是不是双春年、无春年,立春历来都是很重要、且很吉庆的节气所在...</i></b></p><p class="ql-block"><b><i>所以,如果不是24年的无春年、又紧接一个25年的双春年,估计大家想不到躲春的症结所在。</i></b></p><p class="ql-block"><b><i>这下突然发现:一年要躲两个春,又突然有一年又不需要躲春,这就明显感觉不太对了,就像卡BUG一样...</i></b></p><p class="ql-block"><b><i>乙巳双春年的年运如何?</i></b></p><p class="ql-block"><b><i>那老一辈常说的“一闰逢双春,秋冬藏盈亏”,啥意思?</i></b></p><p class="ql-block"><b><i>双春二字,上面已经解释过了;闰呢,就是指的2025年是闰六月。这里的“秋冬仓库盈”,指的就是到了秋冬季节粮食收获后,粮仓里的粮食会装得满满的,说明粮食大丰收,即2025年的年景会比较好。</i></b></p><p class="ql-block"><b><i>这里的“秋冬仓库盈”可不是乱说说,其实原文来源于《地母经》。</i></b></p><p class="ql-block"><b><i>《地母经》是我国古代预测年景的古籍,其以六十甲子循环排列,采用一诗一卜的预测年景,《地母经》中关于乙巳年的说法为“蛇头值岁初,谷食盈有余。早禾莫令晚,蚕亦莫令迟。夏季麦苗秀,三冬成实肥”,这里的“谷食盈由余”说的就是粮食大丰收,粮食不仅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有盈余。</i></b></p><p class="ql-block"><b><i>2025乙巳年,根据五行的理论,乙木透干,巳火在地支,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命局喜木或喜火的人来说,这一年的运势会相对较好。因为乙巳,天干乙木,地支巳火,从五行生克来说,是一组天生地、上生下的组合;但是根据五运六气的古老系统,这一年将以厥阴风木司天、少商金运不及以及少阳相火在泉等特征为主。</i></b></p><p class="ql-block"><b><i>这会导致什么呢?会直接导致上半年肝胆之病、情志不开、抑郁易怒之症频频出现。</i></b></p><p class="ql-block"><b><i>2025乙巳年运预测,2025乙巳年,根据五行的理论,乙木透干,巳火在地支,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命局喜木或喜火的人来说,这一年的运势会相对较好。</i></b></p><p class="ql-block"><b><i>因为乙巳,天干乙木,地支巳火,从五行生克来说,是一组天生地、上生下的组合。</i></b></p><p class="ql-block"><b><i>乙乃花木爱丙荣,向阳花木早逢春。乙木微弱忌丁焚,不怕辛金只怕庚。而乙巳的“巳”,主气是丙,就是乙木所喜欢的丙火太阳。</i></b></p><p class="ql-block"><b><i>自带喜神,是乙巳的优点,能剥离一些乙木委屈求存的特性,转而展现出“向阳而生”的乐观魅力,利于乙巳显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但尤注意不利姻缘、改行换业!</i></b></p><p class="ql-block"><b><i>那为何说尤要注意这两项呢?因为乙巳流年,巳火为驿马,无论巳火为喜还是为忌,这一年都容易有变动之事发生。</i></b></p><p class="ql-block"><b><i>尤其原局地支有亥水的组合:巳亥为地支六冲,巳亥又皆为驿马,马本就主动,逢冲犹如快马加鞭,冲了年柱,亦有工作地域变动,不利家中长辈健康,有离家外出发展之象。冲了月柱,工作事业、地域变动,注意父母兄弟健康,未婚者亦有感情缘分出现。冲日柱不仅有工作变动之像,已婚者夫妻吵闹多或聚少离多,两地分居,严重者会有离婚之象,未婚者或有动婚之像。冲时柱,工作也有变动,时柱子女宫动,想备孕生子者容易受孕。</i></b></p><p class="ql-block"><b><i>所以,按照流年,可以简单划分出气运之大势:</i></b></p><p class="ql-block"><b><i>原局单喜木者,2025年运势看似美好,实则暗藏玄机,必有艰阻。需谨慎行事,不可掉以轻心。但若乙木通干,并坐火地,乙木则可以生原局或大运天干的任何一个丙火或丁火。</i></b></p><p class="ql-block"><b><i>原局单喜火者,2025年运势将迎来转机,力量逐渐积蓄,蓄势待发。尤其是地支有午火的人,明年巳午半合火局,增强火之力度。</i></b></p><p class="ql-block"><b><i>原局单喜土者,2025年运势平稳上升,虽无大起大落,但也勿求大喜大悲,脚踏实地才是正道;但如果地支有未、戌土,明年可以被巳火生之,以土为喜则吉。</i></b></p><p class="ql-block"><b><i>原局单喜金者,2025年运势不佳,恐有破财之虞。需多加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乙巳年的申巳合并不能轻易化水,因为天干不透金水,巳火又逢木生,巳中庚金被乙木绊住,庚金状态不好,所以巳火不会轻易从金水,大多数时候只能当巳火克申金看待,天干乙木同理。</i></b></p><p class="ql-block"><b><i>原局单喜水者,2025年运势动荡不安,变化莫测。需灵活应变,方能化解不利因素。但若以亥水为忌者,冲之为发,大吉!但亥水不能比巳火旺,否则巳火变性,万劫不复!</i></b></p><p class="ql-block"><b><i>以上种种并没有参考大运。大运介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行冲、化、合的作用关系,会形成用神化气,忌神化用,用神被合化等等可能性,切不可完全照搬套用...</i></b></p><p class="ql-block"><b><i>“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i></b></p><p class="ql-block"><b><i>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i></b></p><p class="ql-block"><b><i>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i></b></p><p class="ql-block"><b><i>“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i></b></p><p class="ql-block"><b><i>“人与天一也”。……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i></b></p><p class="ql-block"><b><i>但总的来说,2025乙巳年,喜木或喜火的人可以抓住这一年的好运势,而忌木或忌火的人则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生活和工作。</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摘网~道教记部分</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