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树,1棵282年,1棵136年。儋州话俗称“浓能”树(同音译)。是毒也是药。中了它的毒也要请它解,有意思。

踏印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来到了海南省儋州市西庆农场大屯队,这里有一棵编号为46040010300510171的见血封喉树,它静静地伫立着,树名见血封喉,学名为Antiaris toxicaria Lesch。这棵古树被儋州市视为珍贵的自然遗产,专门设置了古树名木保护牌,让人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历史与自然的厚重。这两棵树,一阴一阳,这棵落光了叶子,另一棵叶子茂密,到另一棵换叶了,这棵又开始长叶,周而复始,轮流落叶长叶,不是同时落叶长叶,称为“一阴一阳”树或“一文一武”树。配合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这棵见血封喉树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着,就像一位老者张开双臂,似乎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客人。它虽然看起来光秃秃的,却有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沧桑之美,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它的过去充满好奇。</p> <p class="ql-block">我走近这棵见血封喉树,发现它的枝干粗壮,树皮呈灰色,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见血封喉树下,抬头仰望,它高高地矗立着,旁边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有一些文字介绍这棵树的情况。我仔细阅读着,了解到这棵见血封喉树已经有282年的历史了,而不远处还有一棵136年的见血封喉树。这两棵树就像两位老朋友,静静地相伴着,共同经历风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棵见血封喉树,一棵282年,一棵136年,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化。我站在这两棵树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它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所经历的一切。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我静静地感受着它们的存在,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见血封喉”箭毒木:一种植如其名的剧毒树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血封喉”是一种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其外表比较粗糙,整体呈灰色。其树叶通常是椭圆形或者倒卵形,叶的表面则是深绿色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一种植物主要来自我国华南至云南南部,以及大洋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常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阔叶林雨林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血封喉”这个名字据悉是中国南方人起的,这是因为其树汁的毒性很强,人的体内一旦碰到这种树汁的话,就会感觉整个人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着一般,十分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让人的肌肉逐渐松弛、心跳逐渐减缓,直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正因为其毒性如此之强,所以古代经常拿其树汁用来制作毒箭,射杀野兽,或者用于战场。因此“见血封喉”也可以被称作是“毒箭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在十九世纪的东印度群岛,当地的一些土著居民,在和外来殖民者英军交战的时候,就曾经用见血封喉的树汁来制作毒箭,给英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血封喉”虽然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植物,但其具有医学上的功用,可以用来麻醉、催吐、强心或解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血封喉”的树皮比较厚,而其内部又富含细长柔韧的纤维,所以一些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常常地用其树皮来制作褥垫、衣服或筒裙。这些褥垫或者衣服在做出来之后,都会显得十分舒适且耐用,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见血封喉”已经成为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只有在云南、海南等地区的一些自然保护区,方才能够见到这种植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关于“见血封喉”的由来,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次,一位傣族猎人,在正常狩猎的时候,碰到了一只大狗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狗熊对其穷追不舍,猎人为了活命,紧急般地爬上了一棵大树。然而狗熊依旧不肯放过他,准备也跟着爬上大树,吃掉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这名傣族猎人急中生智般地折断了手边的一根树枝,刺向了不断靠近自己的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大狗熊直接掉落在地上,不久后便直接死了。从那以后,在西双版纳生活里的人们都开始用这种树木的树汁来制作毒箭,让自己可以更好地捕猎森林里各种的猎物,即便面对一些大型野兽,也能够轻松应付。</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毒的树,比“鹤顶红”厉害百倍!见到最好绕着走?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无所不有,每天多了解一些趣闻,丰富自己只知,让你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请多关注 感谢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毒的树通常指的是“见血封喉”树,也叫箭毒木。它被认为比“鹤顶红”厉害百倍,见到最好绕着走,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毒性强烈:</p><p class="ql-block">成分复杂且致命:见血封喉树的汁液中含有多达26种强心苷及其苷元,如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等,这些强心苷类物质能够直接作用于心脏。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在血液循环作用下会很快遍布全身,使心脏发生麻痹,心跳速率明显减慢。</p><p class="ql-block">中毒反应迅速且死亡率高:中毒者血管中的血液会很快凝固,身体肌肉也会松弛。当进入人体的汁液超过致死剂量后,大约200分钟左右,人体便会因心脏和肺功能衰竭死亡。其毒性之强,对人和动物都有巨大的威胁,动物伤口只要沾染上这种植物的乳汁,很快就会死亡。</p><p class="ql-block">分布广泛且不易察觉:见血封喉树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热带地区,在印度、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也有分布。这种树在外观上与普通树木相比没有特别显著的特征,在森林等环境中不易被人轻易识别,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就容易引发中毒危险。</p><p class="ql-block">接触方式多样易引发中毒:不仅是被树枝等划伤造成的明显伤口接触到树的汁液会中毒,其毒素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入人体。例如,如果汁液不慎溅到眼睛里,也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失明。而且见血封喉树的果实也含有毒素,如果不小心误食,同样会导致中毒。</p><p class="ql-block">总之,见血封喉树的毒性极强,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接触到它,很容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见到最好绕着走。不过,它已被我国列为三级保护植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