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一介草民

<p class="ql-block">  最近,突然被人民日报的一段话深深暖到:“不要动不动就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没有小时候的乐趣了。其实,快乐和年味一直都有,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也就是说,自从你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过年的快乐就不再属于你了。我们从看烟花变成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变为做年夜饭,你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氛围,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你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你已经成为放烟花给孩子看的人了,你要什么年味,你已经不是主角了。小的时候过年只顾自己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才发现过年最重要的是让你身边的人感受到过年味的,只愿万家灯火,家家团圆。”</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尘封的记忆。今年是蛇年,也是我的本命年,大年初一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带来一丝暖意,也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我的父亲已经六十岁,他坐在厨房的火炉边,脸上神情自若,无喜无忧,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岁月后的宁静。母亲围着土灶台,忙活着一家人的早饭,脸上时而焦虑、微笑,时而又对我翻了一下白眼,是否诉说着对我昨晚上喝酒的不满。</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对我来说是无尽的欢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吃到母亲亲手做的年夜饭、糍粑、甜酒、豆皮等。还可以向父亲祈求要点钱买上点鞭炮,同玩伴一起放鞭炮。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只觉得过年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我开始明白,过年不再只是我自己的快乐,更是家人团聚、情感交流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站在厨房里,忙碌地准备着做饭。我的孩子,一个刚刚上幼儿园的公主,却只知道捧着手机、遥控器,看着抖音、动画片。对那些过年该有的活动已毫无兴趣,因为是过年,加上平时忙于工作与她相处不多,也就懒得说她,只是偶尔提醒一下。</p><p class="ql-block"> 你听听,今年外面的鞭炮声明显地少了,民俗活动也少了,你只要到外面走走,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在捧着手机呢,参与民俗文化的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只有四五岁的孩子才对鞭炮烟花稍微有点兴趣,这还得感谢马先生的杰出贡献,让全国的孩子都为之趋之若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社会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现在的我,已经成为放烟花给孩子们看的人,成为准备年夜饭给他们吃的人。我不再是那个只顾自己开心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桌上,父母沉默寡言,我给他夹着菜,盛着汤,他们总说够了、我自己来。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画面一样吗?父母总把认为最好的菜夹给我们,我们却总在推脱。这一瞬间,原来父母已经老了,这一刻,让我也懂得了一份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喜欢独处的我一个人在院子看着夜色,因为是旅游区的关系,村里几乎听不到鞭炮声,与以往相比,更是显得冷清了好多。常言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我唯有将神龛上的蜡烛点燃,把香烧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年味,父亲老了,我便开始接下他手里的活,这就是传承,</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蛇年的大年初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年味的变化。是啊,快乐和年味一直都有,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细品起来,人就多了几分无奈与成熟稳重,这岁月,在推移!人,在成长,亦在变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