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古国伊朗游学记之一‍‍

午米酱

<p class="ql-block"><b>午米酱的爸妈乙巳年春节开始了有专家带队的游学之行。对于伊朗这种历史文化极为悠久复杂的国度,更需要专业且深度的游历体验。最终,他们选择了自己长期关注的一个人文公号推广的这个伊朗古波斯文明游学精品小团。选择的依据之一,是行前推荐的读书清单足够丰富和专业。</b></p> <p class="ql-block">飞机晚点三个小时后,于大年初二的凌晨抵达德黑兰。</p> <p class="ql-block">机场不大,但伊斯兰味道已扑面而来。祈祷室、头巾、络腮胡、花纹….一场与欧美文化完全不同的体验,从裹上头巾,入乡随俗开始。</p> <p class="ql-block">在德黑兰先停留两天,入住酒店Pahlavan Razzaz Boutique Hotel。这是一栋古家宅,有160年历史,最初属于卡扎尔和巴列维时期的一位体育冠军。古波斯崇尚武勇,直到上世纪初,伊朗有一项独特的体育项目,融合了摔跤、武术、健美,一直风靡其时。</p> <p class="ql-block">2017年,一对伊朗夫妇购得此宅,装修成精品酒店。为了符合伊朗政府古宅保护的要求,经营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宅风貌,不仅仍然用摔跤冠军Razzaz先生的名字命名酒店,且从墙上挂的照片、训练器材、传统花砖等细节,可以看出伊朗一代宗师的生活痕迹。</p> <p class="ql-block">坐在内院长廊,喝一杯花草茶,于纷繁华美的色调中,感受一百多年前的冠军,上演赛场内外的骁勇和柔情。</p> <p class="ql-block">酒店check in之后,请司机带我们去尝试个当地早餐。</p><p class="ql-block">穿过德黑兰几条繁忙的街道,路过使馆区,司机停在了路边一家很干净的店面。用翻译器来回交流了几次,终于明白我们吃的是什么。哈利姆,伊朗特有的风味早餐,质感和长相像油茶。是用面粉、黄油、肉丝和调料混合烹饪而成。调料极为丰富,包括洋葱、肉桂、芝麻和糖。这一碗下肚,足够营养和管饱。还是哈利姆搭配的椒盐饼更符合清淡的中国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顿早餐换来这张店里服务员认真搅拌哈利姆的照片,颇有油画意境。</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德黑兰city walk自由行之后,伊朗游学之旅才正式开始。此次跟团的三位专家学者里,最重磅的专家,要数这位87岁高龄的唐内西普教授,是伊朗知名考古学家、汉学家,德黑兰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因为曾在中国学习过,大家都亲切地喊她唐老师。</p><p class="ql-block">自进入伊朗国家博物馆的第一刻起,每个人无不震撼于一位学养深厚的老人那静谧的光辉。几乎每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都会驻足问候,与教授深深握手,微笑凝视。而翻译则会轻轻在耳麦里向我们解释,这位是负责博物馆的什么研究方向,是唐老师什么时代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全程的翻译娜辛,也曾经跟随唐教授学习,娜辛人美且中文流畅,而且在专家解说之外总能额外回答我的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格列斯坦宫(Golestan Palace)是德黑兰最古老、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于 2013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是伊朗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从卡贾尔到巴列维,伊朗最后两个末代王朝极度崇尚欧洲文化。几代国王先后斥巨资修建了几处仿欧式宫廷建筑,其中尤属格列斯坦宫最为华美。这座卡贾尔王朝的夏宫始建于1865年,有着最艳丽的孔雀蓝釉马赛克砖砌成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镜厅是格勒斯坦宫的精华代表,宫殿内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由小块镜子镶嵌,<span style="font-size:18px;">数万菱形镜片,</span>华丽璀璨。</p> <p class="ql-block">中午离开德黑兰,坐车5小时,于暮色中抵达哈马丹。这是公元前17世纪米底武士集合出征的城,是亚述人残忍屠城的城,是大流士刻下万代铭文的城,是安息国商队踏上丝绸之路的城…</p> <p class="ql-block">入住小城唯一的五星酒店,能和国内十三线小城的招待所勉强媲美。服务人员很热情,因为从没见过中国人。第二天醒来,推开窗,小城静谧无声,醒目的阿尔万德雪山直逼眼前,仿佛出征归来的武士,身披肃杀的白色铠甲。苍冷有力。</p> <p class="ql-block">哈马丹的重要文化遗址——由米底古国的第一位王戴奥凯斯修建,希罗多德记载过的七重城。当时的城,一共七层,每层一个颜色,逐渐向高处延伸,白色、黑色、粉色、蓝色…米底的第一位王,就住在最高的金色城。如今,考古挖掘了城的很小一部分。但街道房屋、水利系统,都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埃兰、米底、安息、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几千年的历史,眨眼之间,在眼前流淌,浓缩成或古拙或精美的器具。残垣上的碑文被西风已啃得模糊,古老的楔形文字在陶片上轻声诉说。</p> <p class="ql-block">游学之旅的第二天,是两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其在伊朗的最西部城市克尔曼沙赫市。因地理位置相对孤立,这两处古迹并不在旅行者常去的线路上,所以是游学团的专门安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完成于公元前521年的贝希斯敦铭文目前是古代亚洲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贝</span>希斯顿铭文,高悬在距地面91米的岩壁上,包括一幅浮雕,内容是大流士王和九个被俘首领的形象。浮雕下方有三种楔形文字雕刻:古波斯文、古巴比伦文和古埃兰文。文字内容相同,记载了大流士自述如何帮助前任帝王平叛,后顺应天意自立为王的经过,以及之后如何蒙神眷顾,平叛无数,破巴比伦,定亚美尼亚,斩埃兰,灭帕提亚,神威远播希腊。</p> <p class="ql-block">从贝希斯顿铭文山的后门出来,直接就进入了当晚入住的酒店。酒店由萨法维时期的古驿站改建,正依着山崖,距今300年历史。萨法维王朝时期,丝路通商繁忙,每26公里就建有一处通商驿站,而完好保留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只有这一处。</p> <p class="ql-block">古驿站酒店那三百年的砖墙拱门、回廊折角,都完好如初。后加的灯影,恍如守夜人为来往商贾新添的灯油。</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三天,晨光微熹中,驶离波斯高原。</p> <p class="ql-block">一路南下,翻越两河和波斯的分水岭扎格罗斯山脉。车轮碾过碎石簌簌作响。荒凉的岩层正渐次染上青绿。北坡的雪山,南麓的红土,交织着高原与河谷的爱恨情仇。幼发拉底湿润的风,把苍凉的山,开始吹皱。</p> <p class="ql-block">法拉克·奥尔·阿夫拉克城堡(Falak-ol-Aflak Castle)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伊朗西部霍拉马巴德市附近的山顶上。</span>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萨珊王朝时期,是当时的军事要塞,距今约1700年。如今城堡内部有两个博物馆,收藏了不少洛雷斯坦省当地出土的文物,内容涵盖了从史前尼安德特人所在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到埃兰古国、塞琉古、阿契美尼德王朝等远古时期的文物,尤以青铜器和银器为精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满室凝固的时光,波斯武士头戴希腊橄榄枝,塞琉古的希腊狮头脚蹬着安息王朝的波浪纹,东方与西方,草原与内陆,不同文化在中东这块地毯上,打翻了缤纷的颜料。如今,王朝都已消失,远古工匠锤下的飞鸟纹,还在展翅。就像此时古城堡墙根的野薄荷,管你波斯人罗马人蒙古人,它兀自绿着,年复一年。</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四天</p><p class="ql-block">卡伦河是伊朗的母亲河,也是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在卡伦河湍急的水流中,舒什塔尔水利系统犹如一部立体的水利百科全书,矗立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天才创造"的水利奇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大流士大帝时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在萨珊王朝时期形成规模。</span>同时,这个水利系统也融合了古代埃兰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运河灌溉方面的专业知识。</p> <p class="ql-block">水位测量塔、大坝、桥梁、水池和磨坊。水流在迷宫般的渠道里奔流穿梭,每一块方石都在诉说着远古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古城苏萨,是埃兰古文明核心区,也是波斯第一帝国的冬都。大约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苏萨就是重要的埃兰城市,公元前640年左右它被亚述国王巴尼拔焚毁。120年后大流士一世大帝将其建成了固若金汤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冬都,苏萨重现辉煌。</p><p class="ql-block">距离苏萨不远,是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古埃兰国王的城—-乔加赞比尔。风雨飘摇3000多年后,如今还留有一座五层的金字塔形神庙。庙塔建筑主材是烧砖,且有釉面、石膏以及彩陶和玻璃装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庙入口有大型的公牛和带翅膀的狮鹫雕像,很多烧砖上刻有清晰的埃兰楔形文字,极具研究价值。却因伊朗财力有限,任千年遗址全部裸露,任风沙侵蚀。直接踩踏于千年的古砖之上,脚底升起一股复杂的战栗。</p> <p class="ql-block">除了世界文化遗产苏萨遗址,我们还有幸游览了全新开放的苏萨博物馆。据说伊朗文化部副部长陪同法国客人随后抵达。沾光了一回官家。</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五天</p><p class="ql-block">今天从阿瓦士出发启程去设拉子,这是整个游学中最长一天的车程。要坐车7小时,从西南部的两河流域折返中北部的伊朗高原。一路上,干旱的高原土地,一处处正冒着火的油气井,宣告着地下的财富。也宣告着由此引发的半个世纪的纷扰争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五天走的路线是主打伊斯兰化以前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