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为“马日”又是“送穷日”。</p><p class="ql-block">"送穷",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为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马日</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其中,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当天,人们就会来个大扫除,将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古时称为“挹肥”。</p><p class="ql-block">还要“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前些日子里积攒的垃圾,都被当作“穷鬼”的象征,通通扔出门去。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富贵有余。</p> <p class="ql-block">开市大吉</p><p class="ql-block">初六是商铺开张的日子,开门之际要放鞭炮,表示新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同时进门的桌子上要摆放通红的大橘子,以求“大吉大利”,门板还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p><p class="ql-block">过去,老板和店员们在这一天还要用秤杆敲打秤盘,猛摇算盘,让商铺响声不断,意思是来年生意响当当。 </p> <p class="ql-block">吃豆面糕</p><p class="ql-block">豆面糕老北京叫驴打滚儿,因为裹上黄豆面,很像郊野的野驴撒欢打滚儿时扬起的阵阵黄土而得名。是一种以江米做皮,红豆做馅的满族传统小吃,清朝八旗子弟特别爱吃,列为宫廷食品,因口感香甜又滋糯,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p> <p class="ql-block">三六九朝外走</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有“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意即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是外出的吉利日子。所以大年初六这天外出为宜,还应四处游玩。在游玩时如果有意识地把行走线路定为一个圆,便会在新的一年“行大运”拿个好彩头。</p> <p class="ql-block">节日禁忌</p><p class="ql-block">不说不吉利的字眼</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这些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要说出口,家中最好不要有啼哭声,因为啼哭兆示疾病、凶祸。因此要早早与孩子们叮嘱,即使小孩们惹了祸,也不要训斥,要好言相告,更不能打人,以免孩子啼闹不休。</p> <p class="ql-block">不讨债不掏别人口袋</p><p class="ql-block">尽管欠钱还债天经地义,但大年初六这一天债主不做上门讨债的事,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不仅对负债方不好,而且对借方也不吉利,一个是讨,意味着不顺利,而另一个是付,谐音为“负”,另外还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大年初六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有被“掏空”的窘迫。</p> <p class="ql-block">不吃药</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这一天,不是大病最好不要吃药,否则,可能导致一年被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另外这一天药品也不能放在窗台上,意思是开窗见药。</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的习俗和禁忌,你记住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