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7月21日,溆水灌区管理中心的主要领导,在抖音平台上首次爆出了“给溆水装好龙头,有效保护,合理调控,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根除我县旱涝之患”的宏大构想,并提出了具体的计划方案:即在溆水四大主要支流中上游的合适地域,新修或扩建具有足够容量的大中型水库,修通配套的排灌渠道,装好相应的调控设备,对我县的水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地利用,造福溆浦和邻县百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认为:这是灌区领导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宏大创想。对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治水号召,正确有效地防洪抗旱,预防和消灭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辟田扩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打造保障我县粮食供应安全的压舱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城乡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可预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 一<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为何要“给溆水装好龙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给溆水装好龙头”,是响应习主席号召,抢抓战略机遇的积极所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水运连着国运,水运连着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活之需;水是生产之要,水是生态之基。因此,水的保护和利用,事关人民福祉、国家未来和民族的永续发展,牵动着党中央最高领导的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习总书记于2021年5月16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而“善于治水”,则要求在治水过程中,顺应自然和科学规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标本兼治,让其发挥长期的效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完成了“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型,久久为功,解决了许多治水难题。2023年,国家发行了一万亿特别国债,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2024)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上,李强总理明确指出,未来几年,国家继续以每年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方式,投入水利基础设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从国家层面来说,大修水利的浪潮滚滚而来,谁抓住了水利发展的机遇,谁就抓住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溆浦是湖南省管辖的一个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连体儿。国家的繁荣不能没有溆浦的繁荣;国民的幸福不能没有溆浦百姓的幸福。溆浦的发展必须紧跟国家的步伐,必须及时抓住很好的战略机遇,对溆水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整治,对百姓赖以生存的有限水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充分地利用,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而 “给溆水装好龙头”,正是灌区领导抢抓机遇,对溆水全流域综合治理深入调研和思考的结果,是对溆水全流域综合治理的生动贴切的诠释,也是其专干治水。善于治水的生动体现,更是其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方针,是对习近平治水理论的进一步落实,体现了对溆浦百姓高度负责的政治情怀,表现了其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风貌。是“从长计议、从大局着眼”的正确解答,是对传统治水的观念更新,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要求,理应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进行深度论证和实施。</span></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18px;">2、溆浦的地理、地形、气候特点和降雨规律,决定了必须“给溆水装好龙头”,才能避免洪涝灾害,确保广大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县</span>位于雪峰山的西北檒。 四周环绕着陡峭的群山,平均高达500米以上,最高达海拔1614米。中间是低矮的河谷平原,平均海拔在150米左右。唯有西南一隅的屈子峡跟沅江相通,海拔低至118米。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大于3平方公里的溪河达204条。 </p><p class="ql-block"> 溆水是我县境内的唯一大河,共有四大主要支流。龙潭河发源于合田金子山,自西向东流至龙潭,然后一路向北,至高明溪跟两丫坪河交汇,全长143公里,流域面积 1456 平方千米。两丫坪河发源于中都乡的太阳山,干流长32千米,流域面积340余平方千米。四都河发源于正北边的圣人山,干流长77 km,流域面积为 881平方千米。三都河发源于西北角的纱帽山,干流长51 km ,流域面积361 平方千米。它们最终在城东长乐坊汇合, 形成了溆水干流。然后穿越县城,经屈子峡流入大江口,最后融于沅水。</p><p class="ql-block"> 我县属副热带季风性气候,春季降雨很少,夏季降雨暴增。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䧏雨都集中在五六七月。</p><p class="ql-block"> 县城位于河谷平原的中部偏西,集雨面积达3028平方千米,全县86.4%的水流,都要汇入溆水流经这里,洪峰的径流量达1600立方米每秒。1912年最高,达7000余立方米每秒。</p><p class="ql-block"> 上游山高坡陡,洪水暴发时,急流沿着山谷迅速下泄,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此时如果没有坚坝固堤的阻挡,势必冲破田埂,损毁农田和庄稼。到中游时,四大主要支流汇聚县城,形成了强大的阵容。来势汹汹的洪水,仿佛脱缰的野马,到处乱蹿,对县城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压力。稍有不慎,便会冲垮房屋,冲走人畜,造成灾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洪水到了下游,必须流经屈子峡,才能汇入沅江。屈子峡山高谷窄,形如瓶颈,即使水位抬高,也不能及时通过。受其影响,洪水逆流反推,流速减小,县城处于上压下顶中间长堵的境地, 故而河水涨势快 ,历时长, 淹没了田地和街道,又致县城形成严重内涝。</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殊的地理状况,特殊的地形结构,特殊的气候特征,特殊的降雨规律,决定了只有在溆水中上游合适地区,修筑容量足够的大中型水库,把洪水蓄积在水库里,通过调控设施进行有效调控,使汛期的洪峰不能齐头并进,形成缓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县的洪涝之灾,给百姓带来平安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3、残酷的历史记载和无情的现实证明,只有“给溆水装好龙头”,才能避免悲剧重演</b></p><p class="ql-block">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解放之前的漫长岁月,我县尽管出现了覃希淳、贺氏谟公、陶金谐等治水功臣,修建过63塘,162坝,数百公里大大小小的引水渠。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修筑不了大堤坚坝。引水渠道也稳固不了。</p><p class="ql-block"> 山高坡陡、林茂水丰,小堤矮坝满足不了防洪抗旱的需要。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溆浦百姓总是逃脱不了厄运的降临,过着极不安宁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据同治版《溆浦县志》记载:</p><p class="ql-block">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五月十四日, 天降暴雨,浮民庐数百家,田数百里 死者100余人。” </p><p class="ql-block">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久雨,溪水暴涨入城,公私宇舍尽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运动,修建了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35座,山平塘16840口,可正常蓄水3.12亿立方。尤其是孙学辰同志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溆浦人民日夜奋战,修好了深子湖和衫木塘水库,对抗洪抗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由于主流龙潭河没有大型水库调控,深子湖、金家洞和衫木塘水库的库容量又不够纳洪,故而无法对全县的水资源进行切实有效地调控,洪涝之灾仍然频频发生。</p><p class="ql-block"> 土地包干到户之后,农村水利建设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大量田地被迫抛荒,原有的山塘水库,大多荒芜损毁。没有损毁的,也因年久失修,趋于严重老化。“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我县乃至全市,没有上过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即使拨付了一些资金,也因各种原因,仅仅搞了些修修补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无法杜绝洪灾发生。</p><p class="ql-block"> 全县所有的新老水库 ,加在一起也不能将䧏雨全部容纳,每逢汛期到来的时候,为了防止洪水淹过坝头造成垮坝,必须对水库进行泄洪。此时,河水本已达到或接近警戒水位。水库一泄洪,洪峰交汇重叠,直袭县城。这时候,防洪大堤也就成了摆设,对防止洪涝灾害,起不到什么作用。洪水照样涌入街道,进入民房,威胁百姓安全。</p><p class="ql-block"> 据1978——2005版《溆浦县志》统计,从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溆浦就发生过大小洪灾25次,几乎每年都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1987年,麻阳水等34个乡镇突降暴雨160毫升,致39人受伤,4人死亡。”</p><p class="ql-block"> “1990年5月12日至15日,溆浦普降310毫升暴雨,最高达365毫升。县城积水深达两米有余。全县50乡镇151943户,558843人受灾,损毁房子12058栋,造成1216户,6285人无家可归,39人死亡,26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近20年的记载虽然没有找到,但留给我们的记忆也是非常深刻的。2015年6月,我县又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整个县城一片汪洋,我家小区进水深达1.4米,渍水最深的达2米有余。幸亏党和政府率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及时抢救,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p><p class="ql-block"> 一块块被毁的田地,一栋栋被冲垮的房子,一条条被洪水夺去的人命,用无情的事实和高昂的代价告诉世人:<b>只有给溆水装好龙头,才能根除洪涝之灾,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b></p> <p class="ql-block"><b> 4、“给溆水装好龙头”,是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抵御干旱,防止森林火灾和保证供电需求的有效之措。</b></p><p class="ql-block"> 溆浦虽然雨量充沛,但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两个月里。</p><p class="ql-block"> 由于陡峭山体几乎没有保水的功能,原来所修水库的容量太小,远远达不到总降雨量的数额,大量的雨水没有被蓄积起来而白白流失了,既灌溉不了稻田,又不能用于发电,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漫。</p><p class="ql-block"> 而灌溉也集中在5、6、7月,山塘水库的蓄水所剩无几了,所以到了7月中、下旬和8月,田地就无水可灌,发电也缺乏水流了。望着“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的悲惨场景,人们束手无策,只能掩泪而泣。勤劳的溆浦人,尽管躺在沃田之间,却只能过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而受无水发电,限制供电的影响,百姓的生活用电也得不到保障,只能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 据2019版《溆浦年签》记载:2018年7月10日至8月1日,全县连续22天无有效降雨,全县受旱面积达6379.65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698.7万元,造成8863人和337头大牲畜饮水困难。</p><p class="ql-block"> 越是天旱,森林火灾就越是防不胜防。以2022年为例,7、8、9、10月,干旱降临,连续数月滴雨未下,山塘水库几乎干涸,溪、河断流,大片大片的楠竹和树木干枯致死,树下遍布枯叶,诱发了数起大大小小的森林火灾。因为没有防火道路,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现场。又因到处没水,火势愈发凶猛,致使扑救十分困难,让国家和人民群众遭受了巨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而给溆水装好“龙头”后,各大水库和其它中小型水库长期积蓄着充足的水资源。只要将“龙头”打开,蓄积在大小水库里的水,沿着渠道流向远方,一部分变成了水蒸气,氤氲在田间地头,滋润着各种植物,形成了湿润的小气候,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而且,水渠本身就是一道永久的屏障,起到了预防火灾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旱季也有库水正常放流,带动发电机发电,群众就不用为限电而发愁了。</p><p class="ql-block"> <b>5、“给溆水装好龙头”,还是辟田扩耕,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之需。</b></p><p class="ql-block"><b> </b>由于在溆水的上游合适地域建好了大中型水库,并且库中蓄积了充足的水,水位往往在海拔250米以上,故而中部地区如猫公场、土坡垴以及麻阳水到低庄的大片丘陵铲平,全县至少可以增加数万亩良田。溆浦的粮食安全就有保障了。</p><p class="ql-block"> <b>6、“给溆水装上龙头”,也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百姓饮水和用水安全的正确途径。</b></p><p class="ql-block"><b> </b>给溆水装好龙头,把水蓄积在上游山区的水库里,可以统一调节水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和用水安全。</p><p class="ql-block"><b> 7、“给溆水装好龙头”,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实之举。</b></p><p class="ql-block"><b> </b>灌溉问题解决了,田地平整了,面积增多了,山区小丘块少面积的田地就可以改种山地经济作物了<b>。</b>平原和丘陵地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耕种了!农业现代化可尽快实现了!笔者在此就不作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二</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怎么“给溆水装好龙头”?</b></p><p class="ql-block"> 1、在各大支流的合适位置,新建或扩建数座大、中型水库,以保证各流域的水资源得以充分的蓄积和合理的调控利用,将溆浦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p><p class="ql-block"> ①将北端四都河上游的深子湖水库进行加高加固,使其扩容至1.2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四都河发源于我县北方的圣人山,流域面积881平方千米。 深子湖水库位就位于四都河的上游,海拔高288米,坝高62米,集雨面积164平方千米,设计库容量848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6800万立方米。据专家推测,如果将坝高提升5米,则库容可增加到1.2亿立方米,等于净增0.52亿立方。也就是说:即使下一场300毫米的暴雨,深子湖水库可以把四都河上游的洪水装下,用不了泄洪。这样,四都河流域就没有洪灾威胁了。</p><p class="ql-block"> ② 在大渭溪 上游和下游,各修一座小一型以上规模的水裤,把大渭溪境内的水资源蓄积起来。以扩大深子湖灌区的水容量。同时保证大渭溪当地的灌溉。</p><p class="ql-block"> ③ 将西北三都河上游的金家洞水库扩容成5000万立方的大型水库,并配好灌溉水渠。</p><p class="ql-block"> 三都河流域面积只有361平方千米。金家洞水库就在三都河上游的咽喉之地上,库容量1680万立方米。把金家洞书库扩容至5000万立方米,等于净增库容3320万立方,相当于新修2座新水库。其把上游洪水一装,三都河就涨不了什么洪水了。</p><p class="ql-block"> ④龙潭河是溆水的最大的支流,也可称作主流了。1450平方千米集雨面积。因为发源位置高,河路长,水流急,流量大,如果没治理好,对县城的威胁也就最大。</p><p class="ql-block"> 在诗溪江的玻璃栈道附近,修建一座坝高88米,蓄水3.2亿立方米的山洋水库,使大坝高度达到海拔250米以上,蓄水水位离高铁遂道八米。并修好从诗溪江到山门垅的配套溢洪道。平时利用发电放水,将水位控制在海拔二百米的高度。洪水来临时,调控蓄水阀,把洪水蓄积在水库里。</p><p class="ql-block"> ⑤把两丫坪河三大支流黄金河、中都河和沿溪河的合适位置,各修一座2000万立方的中型调峰水库,使其灌水渡槽水位高出山门垅溢洪道水渠。</p><p class="ql-block"> 四大支流的蓄水 水库修好后,在保证正常生态放流的前提下,将汛期多余的雨水蓄积在备用库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足够容量的水库,能够至少容纳下两场洪水的总量。上游涨水,下游便安然无恙了。</span></p><p class="ql-block"> 天旱无雨时根据需要进行放流,从而做到蓄放有度、调控自如;既能根除洪涝灾害,又能有效防旱抗旱,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若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时,就让两丫坪河与龙潭河的洪水从三门垅溢洪道直接往溆水下游排泄,避免与四都河及三都河的洪峰在县城交汇重叠,有效地消除县城的洪水威胁,实现利国利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span>让溆浦的山更美、水更绿,人民更幸福。</p><p class="ql-block"> 2 、俢好各水库的配套调控设施,增强调控能力。</p><p class="ql-block"> 修筑水库是为了蓄水。蓄水的目的是为了控水,变水灾为水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修建好功能完善的配套调控设施。</p><p class="ql-block"> 龙潭河上游有多座电站大坝对洪实施调控,只要修好三羊水库的调控系统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一是修好一条宽6—8米,深二点五米的从水库安全线通过三门垅隘口到溆水下游的溢洪道。以便在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灾难时,把水分流一部分出去,确保县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 二是把灌溉渠系连通,打通最后肠梗阻现象、梳理毛细血管不通现象。</p><p class="ql-block"> 三是通过山羊水库,建设径流超40个流量的左右灌溉渠道,从卢峰镇过思蒙、后塘、黄溪口过仙人湾直达辰溪和沅陵。</p><p class="ql-block"> ①、提升思蒙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把其建成溆浦的“千岛湖“和“东江湖”,打造五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②、 打通山门垅古河道,让一都河、二都河、两丫坪的洪峰来临时避过县城,不跟三都河和四都河的洪峰交汇重叠,确保县城洪水百年难遇。</p><p class="ql-block"> ③、 拆掉千工坝、万工坝、橘颂坝,实现银珍电站、思蒙、县城、山门垅、水东、桥江水运无障碍通航</p><p class="ql-block"> ③、 谋划全县水系相连,渠系相通的水网建设,从高到低,南北互惠的水资源调配格局。</p> <p class="ql-block"> 三<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给溆水装一个龙头”的保障措施</b></p><p class="ql-block"> 1、 强化规划引领,精准项目包装和争取项目落地实施。</p><p class="ql-block"> (1) 邀请有实力、有资源、有资金的科研院所,对溆水进行规则、测量、做可研报告。制定全县水网规划。</p><p class="ql-block"> (2) 精准包装一批适合现行国家政策的重大水利项目,确保每年的中央投资在2亿元以上。</p><p class="ql-block"> (3) 成立专门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p><p class="ql-block"> 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制定具体路线图、时间表、积极开展项目争取和落地实施。</p><p class="ql-block"> 2、引进市场主体,畅通全方位融资渠道。</p><p class="ql-block"> (1) 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债券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p><p class="ql-block"> (2)金融贷款资金,各类银行的政策性低息或垫息贷款。</p><p class="ql-block"> (3)市场融资金,招大商,引老乡、回家乡、建家乡。</p><p class="ql-block"> (4)发扬自力更生,组织群众投工投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给溆水装一个龙头”的终极目标。</b></p><p class="ql-block"> 1、 建成一个旱涝保收全国粮食主产区</p><p class="ql-block"> 一是把溆水灌区近期扩大到50万亩,远期扩大到100万亩,形成溆辰沅跨区域现代化灌区,打造怀化粮食安全的压舱石。”</p><p class="ql-block"> 根据我国水利行业的标准规定,控制面积在20000hm²(30万亩)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控制面积在667~20000hm²(1万亩——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控制面积在667hm²(1万亩)以下的为小型灌区。</p><p class="ql-block">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有必要进行扩耕,力求达到三十万亩的大型灌区要求。</p><p class="ql-block">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对土地进行平整,将山丘平整成田,将小垅变成大垅,将小田改为大田,达到平原地区百亩或千亩的大田。这样,既可以把大量的荒山和田埂变成良田,又有利于实现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以䧏低粮农种田的劳动强度,达到粮农愿意种粮,种粮有钱可赚。</p><p class="ql-block"> 给溆水装上龙头,在溆水上游的水库里比原來多蓄积了10多个亿立方的水资源,所以下游大面积的田地,避免了旱涝之灾,成了高产稳收的良田。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到50万——80万亩的范围,可建成一个旱涝保收的全国粮食主产区了。这对保障我县、我市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必将做出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2、 建成一个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样板县</p><p class="ql-block"> (1)节水农业示范县</p><p class="ql-block"> 把溆水装上龙头后,四大支流的水资源得以蓄积在库里。再在灌区安装自动检测系统,使库水根据需要合理放流,同时将平缓丘岗辟为田地,填补了建库的所占田地,使我县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给周围相邻两县获得了益处。</p><p class="ql-block"> (2)生活及工业用水示范县</p><p class="ql-block">把溆水装上了水“龙头”,由于蓄积的水资源位置高,没有工业污染,而且采用自流的方式,统筹解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这就为其它市县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县就极有可能评为全国生活与工业用水示范县。</p><p class="ql-block"> (3)山区以水灭火示范县</p><p class="ql-block"> 随着退耕还林的开展,山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基本不再种地了,</p><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由于给溆水安上了“龙头”,森林峡谷里到处积储了水源,造成了湿润的小气候,森林一般不会着火;要是万一发生了火灾,我们可以利用自吸高压喷头,很快将火扑灭。大大降低灭火难度,减少灭火成本。这就给山区用水灭火提供了示范作用。故而我县就很可能被评为山区用水灭火示范县,</p><p class="ql-block"> 3、 建成一个探源水文化的旅游知名城市</p><p class="ql-block"> (1) 挖掘大禹的圣人山传说,屈源的《涉江》“山竣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的文化描述,龙船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2) 建立千工坝覃希淳、陶公坝陶金谐、深子湖孙学辰等溆浦历代的治水名人事迹文化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3) 开拓夜游思蒙、过三门垅到水东到桥江的梦幻水乡</p><p class="ql-block"> (4) 创作一台与治水用水有关的实景演出节目,生动地再现溆浦人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五<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结语</b></p><p class="ql-block">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p><p class="ql-block"> 给溆水装好龙头,是一项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着想的宏大计划,也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设想,关系到溆浦百姓的切身利益,左右着溆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考量。</p><p class="ql-block"> 作为党的地方组织,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战略的眼光,广阔的胸怀,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千方百计地 “给溆水装好龙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