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你我皆凡人,肉身只能在这美好的人世间存活一世,然后回归到那神秘的大自然,不过,在走之前注定要把那生活的苦辣酸甜尝一个遍,为的是少留遗憾。短短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短,有些人的猝然离世,真是弹指一挥间,所以我只能说人的造化如此,实非所愿,愿逝者安息,活着之人定要沿着前辈们光辉的足迹继续向前。</b></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宾先生,眉宇间透着一股子英气,较为严肃,自从他数年前中过一次风之后,整个人就变得更文静了,一改往日之暴脾性子,见人均能以和颜悦色相待。也许是求生的本能,亦或是上一次坎坷经历得益于现代医学精湛的技术,经过大半年的治疗终于让遭受过重创的身子骨还阳,虽身体右半边不如正常人的灵便,但他可以独自上街赶集,还能正常乘坐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家人护理,这同样是他最大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宾先生是一个很勤快的人,在第一次中风之后那些年里,他算得上是重新练习用左手做事,包括用左手吃饭、穿衣、干农活,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他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到过宾先生家的人都知道,他的房屋周围非常干净整洁,就连数以万计的玉米糊和成百上千根的柴禾,都在他精心的摆放下变得整整齐齐,它们在院中像是一道风景。只要是闲着,他都会想办法学习,要么看点书,要么上会儿网看看天下大事,总之,他尽可能不让自己太清闲。</p><p class="ql-block"> 宾先生作为我的忠实顾客之一,算得上相谈甚欢,无论是讲起何氏故事渊源,还是论及本地的风土人情,他都给了我很多待考证的且又新鲜感十足的资料,所以我们每一次交谈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其实,宾先生算得上是一个较有学识的人,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当年的那个高中生大概是命运使然罢,就差那么一星半点就能改写自己的人生,曾经有可能去教育事业里铸造辉煌,也可能会考上被人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总之就是没能抓住机遇。他在农村基层工作岗位上奋斗过几年,特别熟悉村子里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的事儿也能如数家珍,换过很多次的手机相册里仍然保存有具有年代感的照片,能够唤起人们太多太久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跟宾先生最亲近的人或许会觉得他是一个喜形于色、直话直说的人,这种性格难免会得罪人,其实这种不拐弯抹角的“直肠子”性格也有一些好处,得罪人在明处,往往胜于两面三刀之举。纵然有时候会遭受非议,也不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那岂不是应了那句:“是非功过,尽待后世纷纭(云)评说。”我对宾先生的了解算不上知根知底,晓其执拗个性,偶尔也会发发牢骚,难免会言些不合时宜之语,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所展现来的东西,还是愿意相信他能顾全大局。</p><p class="ql-block"> 关于他的个人评价,的确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而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他有一些回忆和评说,断然不会夹杂那些以偏概全的话,算是表达点个人情感能够承受住的一些思想。我永远不会忘记隔三差五就喊我帮他取快递的宾先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佝偻着身子、光着膀子,用左手拿锄头捋“苕厢”(方言,种植红薯时需要用锄头捋的一种具有行间距的垄沟)的宾先生,也不会忘记那个经常清扫村道公路的宾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4日凌晨,宾先生与世长辞,得年62岁,收到这一噩耗,我确实觉着挺突然,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流露出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难以言表细述,但绝对是五味杂陈,事关生老病死之深邃的领悟与思考。一想到他走了,那个懵懂少知却又非常粘(niǎn)他的孙女姗姗会有怎样的心情;又想起他们和睦相处的家人,突然失去了一位亲人时的悲伤画面……生离死别终有别,惟愿真情永不切,留在心中多挂念,后世子孙都卓越。</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宾先生发病之前的那一秒是否在规划着明年的事情,也不知道宾先生是不是在晕倒时还潜意识里认为能够再一次挺过来,更不知道在那庄严肃穆且又静得可怕的抢救室里等待奇迹时的宾先生作何思考,但我相信他有很强的求生本能,也做好了最糟糕的那个打算,直到意识在没彻底丧失之前的那一秒,脑海里还在像翻书一样回忆过往,甚至是在不断的祈祷:</p><p class="ql-block"> ——请深爱的家人们莫要悲伤,一定要好好活着,定要家庭门楣万代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魏民,男,汉族,笔名:时九、晨曦,字敬知,号樵夫,戊辰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自由职业,拟从事自媒体艺术,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创作了大量的随笔、杂文和歌曲,其作品融入了真挚而深厚的服务情怀。作为手机微记录片《走进赶场》总监制、纯文学《赶场文艺新干线》发起人,在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工作中,魏民始终坚信实干兴邦,勤能补拙的道理。作品全部收录在《青春笔记》卷,同时收录有《魏民诗词集》、《晨曦随笔札》、《魏民散文集锦》、《时事杂文集》和《凡人歌》,同时也有一部分音乐作品通过抖音视频、西瓜视频等平台播放,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同步于“今日头条”、个人微信公众号(魏民原创文章)。属于初露锋芒阶段的不二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QQ:573494414(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抖音号:weimin.wenzhang8(不羁青年)</p><p class="ql-block">视频号:魏民话青春</p><p class="ql-block">今日头条:魏民说事</p><p class="ql-block">微信公众号:魏民原创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