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俗送火神

泉映竹影

<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初五,在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传统年俗文化送火神,高跷巡游表演,这里的送火神仪式已经传承了160多年,申请了非遗。</p><p class="ql-block"> 每到这天,由村里的长者组织当地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上至80岁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化上妆,扮上像,一下就化身角色人物,倾力表演,那表情和身段惟妙惟肖,生动活泼。这也引得四里八乡的群众参与庙会活动,今天也引来了临沂周边县区的摄影爱好者,还有短视频主播,还有现场直播的,真的是热闹非凡,让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年味,开启人挤人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多,仪式正式开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前边是开道的领队,所有的队伍一字排开,现场的群众前呼后拥,跟随表演队伍,走在大集上,一路上,演员们踩着高跷,生龙活虎,风趣幽默,现场的氛围感拉满,今年还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和孩子的面孔,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每年正月初五都会举行送火神。当地的送火神起源于清代后期,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送火神还是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纪峰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次活动的参予表演者达80余人,前来参观者达万人,规模宏大,场面热烈。这里的“送火神”仪式大致分装扮、拜祭、游行、恭送四大块。先是在一块空地上,由四大天官领衔祭拜玉皇大帝和火德真君之位,然后由装扮成回娘家的老夫老妻,用手推车推着金银两只大元宝,在锣鼓队和一挂鞭炮的开道下,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始游行之旅。</p><p class="ql-block"> 由诸葛镇大峪村根据传统的送火神习俗创新改进活动不仅有传统祭拜内容,还借助京剧表演的服装和道具,用京剧脸谱形象塑造人物形象,加入踩高跷、跑早船、哑剧幽默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 每至此日,远自江苏、河南,近自省内县市,总有近万人前来观看,场面十分壮观。角色众多的游行队伍,绚丽多彩的装扮,所到之处鞭炮锣鼓,载歌载舞。人们用这种独特的仪式来祈求众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让百姓过上富足安康、平平安安的生活。此活动在省内外影响较大,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全国各地的民俗爱好者和摄影家,每到正月初五也会纷至沓来,这一非遗项目已逐步走出山东,誉满全国。</p><p class="ql-block">送火神</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七,是菏泽周边农村风俗“送火神”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p><p class="ql-block">以上是百度知识普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