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华盖——天目山

王晏清

<p class="ql-block">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杭州74公里,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美誉。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是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山。</p><p class="ql-block">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天目山古木参天,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气候宜人。</p><p class="ql-block"> 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奇”称绝。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是世界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素有“天然植物园”和“大树王国”之称。</p> 天目山珍稀植物园 <p class="ql-block">冰川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大树华盖</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树景区,在古树参天的步道上,你将与天目山最为独特的风景相遇。这里留存有远古地质运动自然奇观,生长着“华盖闻九州”的柳杉、银杏、金钱松等长三角罕见的大树群落,更是集儒、释、道于一体,历代文人、名士必会登临的文化宝地。</p> <p class="ql-block">四面峰</p><p class="ql-block"> 四面峰古称望江台,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高数百尺如垒如城,四面峰凸出于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形胜险绝。峰上有松杉,叶色翠绿,树冠如盖。</p><p class="ql-block"> 四面峰也是大树王景区最佳观景点之一。明代慎蒙《游天目山记》赞四面峰“深、邃、幽、寂、奇、丽”六者兼之。古称蓬莱仙岛,真为不忝,此天目第一奇绝处也”。</p> <p class="ql-block">人依生老病死,物依成住坏空,生生灭灭依循不变。</p> <p class="ql-block">莲花亭</p> <p class="ql-block">倒挂莲花峰</p><p class="ql-block"> 倒挂莲花峰又称莲花台,青壁石峰,如同斧劈。上有一方台,台旁石笋耸立,五峰高擎,状如莲花。传为元代高峰和尚为降伏睡魔,坐禅峰上三昼夜,疲惫坠下,山峰倒转,托住和尚,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树王</p><p class="ql-block"> 大树王树龄已逾千年,早在宋代己被称作“千秋树”,其胸径约2.33米,高达26米。传说乾隆皇帝南巡时驾临天目山,赐封此树为“大树王”。虽然大树王20世纪30年代衰亡,但至今仍屹立不倒,它的枯干上看似还生出新枝,重新焕发生机,实际上这是传播到树洞中的种子萌发长成的柳杉幼树,这可谓天目山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新大树王</p><p class="ql-block"> 新大树王高达50米,胸径2.31米,苍劲勃发,长势茂盛,是大树王国的后起之秀,尽显王者风范。新大树王的位置与大树王的位置相距很近,访客可同时观赏新老树王的交替变化,感受生命的盛衰,以及千古树所经历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豹皮樟</p><p class="ql-block"> 豹皮樟高达16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在森林里它最醒目的特点是斑驳的树皮,这是其灰白色的树皮不规则片状剥落形成的,与它有类似树皮的树种有白皮松,榔榆等。</p> <p class="ql-block">开山老殿</p><p class="ql-block"> 开山老殿,为临济宗中兴祖庭——狮子正宗禅寺旧址。元代高峰禅师及其弟子断崖、中峰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建立。</p><p class="ql-block"> 狮子正宗禅寺在元末明初,先后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源寺建成后,香火迁于山下,旧址则称开山老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堂联</p><p class="ql-block">天目灵山端赖前人开拓,</p><p class="ql-block">自然宝库全凭来者经营。</p><p class="ql-block">系张学理撰文,郭仲选手书。</p> <p class="ql-block">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p><p class="ql-block">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p><p class="ql-block">据说胡适先生1935年游天目山时应寺中和尚之请撰此联。</p> <p class="ql-block">狮子禅钟</p><p class="ql-block">闻钟声烦恼轻</p><p class="ql-block">智慧长菩提生</p> <p class="ql-block">  “狮子禅钟”始炼于元延祐五年(1318年)间,由天目山当地的寺院僧人募来万斤青铜,冶炼而成。它由青铜铸造,胸径为1.8米,高1.18米,重达485公斤。</p><p class="ql-block"> “狮子禅钟”平时除做佛事外,还担负着为当地百姓报时的作用。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口年近千岁的老钟在“全民炼钢”的大潮中被砸成废铜,投进了“大炼钢铁”的热炉,天目山钟声从此“沉默”了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 “狮子禅钟”又开始重现昔日宏声,再度响彻在天目山间。</p> <p class="ql-block">五世同堂</p><p class="ql-block"> 天目山银杏树又有“世界银杏之祖”的美誉。眼前的野生银杏根生悬崖,凌驾半空,在主干周围萌生出20余株幼树,大者苍劲古朴,小者挺拔优雅,树姿各异,仿若祖孙多代,被称为“五世同堂”。</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九龙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照壁的一种,而天目山的“九龙壁”却是天然形成的,地面上的柳杉等大树的根经千百年自然衍生交织,雨水冲刷表土后,大小根系裸露地面,盘根错节,相互交融,似九龙攀附,故称“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幻住庵</p><p class="ql-block"> 幻住庵是天目山上一家充满禅意的茶室。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名字也充满了仙气。这里的茶叶都是用山泉水泡制的,味道清甜,让人心旷神怡。走累了,来这里歇脚,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半月池</p><p class="ql-block">半月池作为天目山风景区内的一个景点,常年池水清澈,形状如同半月,因此得名。在半月池周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3日于杭州天目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