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日

木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3月份,我去到成都了,工作完毕之后,我一脚就去了都江堰,结果在那崴了脚,脚踝顷刻肿的像个大包子,一跛一跛下了山,立马买飞机票回家,南航飞机上的小姐姐很暖心的给我拿来冰块敷脚,缓解了钻心的疼痛。都江堰没有看好,成了我心头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的11月,我又得到去成都的机会,立马应允, 飞速抵达。这一次住的酒店非常好,必须为他唱赞歌。干净得体,该有的都有,不需要的一样也没有。电梯速度很快,晚上睡觉有一点动静,小灯就亮了,非常节电。电视很大,而且是高清的,居然还有回看功能。客房还为住客准备了一把雨伞。白茶红茶都很香。浴室热水很充足,打在腰上很解乏。洗手间的马桶盖是智能的,热乎乎的 酒店早餐特别棒是我吃过最棒的,餐厅里音乐动听,让你开启快乐的一天。煎鸡蛋圆的像圆规画的,中间一点点糖心,是我的最爱。各种小菜玲珑满目,饮料里面除了传统的豆浆、牛奶、咖啡、茶。居然还有椰子水。虽然没有星级,我觉得堪比五星了。他就是华住会的全季成华区熊猫基地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完成工作任务以后,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三星堆,看了三星堆博物馆才知道,成都平原地下处处都是古代的遗址,是古蜀文明中心。三星堆里展现的那些古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器皿,光怪陆离奇异诡谲,和我们中原出土的实在是完全不一样。那个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奇异的是,有那么多工艺精巧的艺术品却没有一个汉字留存,巴蜀文化真是要让人重新认识。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三星堆的人为什么长得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么不像呢?历史学家们要大伤脑筋了。现场还看到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参观,我在想,这些娃娃们如果能通过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喜欢中国历史和考古就好了,这些学科将后继有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星堆纵目人给我的刺激还没消失,第三天我去了都江堰,站在高高的坡上又看了一遍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三千多年前李冰父子的治水智慧一直惠及当代,没有汽车,大船,更没有飞机无人机,完全靠人工做成的大工程,而且历经几千年还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的古人前辈太了不得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星堆地下人类沉默不语,而大熊猫繁育基地那里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原以为这是件轻松好玩的事,可是却碰到排队这件久违的事,想要看到6号别墅里网红熊猫花花,至少要排队3小时。我们放弃了花花,转而去看别的熊猫,还有它的亲戚小熊猫。虽然我们轻易看不到大熊猫,实际上我们俨然已经掉进了熊猫的海洋里,小朋友们个个头戴熊猫帽子,大人们也带着熊猫头饰,到处叫卖的也都是熊猫玩具。我突发奇想,要是科学家们繁殖出宠物熊猫,家家户户养,出门都遛熊猫娃,那可是妥妥的熊猫国。哈哈,走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件大事办得了,接下来就是逛和吃了。成都真大,光飞机场就有2个,地铁线就有30多条,公路有8环啊,赶上北京了。能够管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安居乐业还真是不容易。这个城市对市民很友好,隔几步就是一个公共厕所,老年人坐车坐地铁都免费,去旅游点也免费。蔬菜水果都便宜,很大一个柚子只要5块钱,本地水果爱媛只要几块钱一斤,街边卖的香印青提居然10块钱3斤,简直不可思议。能说他们不幸福吗。让我这个小地方的人仰视。街上门店有很多卖卤菜的,多是麻辣的,特别是兔头这个东西让我奇怪,很多人一买一大包,我猜想他们可能是聊天摆龙门阵时啃吧,就像我们湖北人爱啃鸭脖子,沈阳人爱啃鸡架子,可能很快兔头也会普及到全国。万物皆能啃,硬是啃出了个鸡鸭兔经济,佩服我们的国人牙齿铮铮。晚上,街边都是摆的麻辣烫或者火锅,一个个棚子里人声鼎沸,吃的热热闹闹。我只有羡慕的份,因为吃不了麻辣的。酒楼里面茶位费只要1块5,居然还包括茶水,纸巾和米饭。而我们那里茶位费动辄8块仅仅只有一个座位。我去了成都的美食地标品牌,号称排队王的陶德砂锅,排队半个钟得以入席,里面人挨人,嗨声震天,想想也是,吃麻辣的人怎么可能静悄悄的吃呢,必须豪放。川菜口味太重吃不了,我点了个黄焖猪蹄,野菌香包和鲜肉丸子,再加葱香龙须笋,虽然不麻不辣也非常美味,不愧名声。推荐大家去,绝对不踩雷。成都人把猪蹄肥肠猪脑做成了花,成了人人必点的招牌菜。我发现外国人善于烹饪大块的畜肉,比如猪排牛排鸡排,而中国人竟是把边边角角做上了天际,这难度不是一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看成都的植物,虽然是近冬,但依然是绿树成荫。道路旁边有银杏,虽然我感觉它垂直向上顶多30°夹角,不适合做遮荫的行道树,但是叶子好看呀,11月份黄金一片,好气派;还有小叶紫薇,将来开春必是姹紫嫣红。高架桥上我还看到了有簕杜鹃,不知道这南方植物如何挺过严冬的。农村的火龙果地沟沟里放水养了鸭子,嘎嘎叫很喜人。虽然天总是阴沉着,或许这就是盆地的气候吧,但是也感觉不到不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原来那个房东要他把顶楼的复式卖给我,而回成都买一个一楼的小院儿,种树养花,吃香喝辣,真是个聪明人儿。成都这个地方值得反复去,年年去。 </span></p> <p class="ql-block">他真的醒了吗?</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看这造型,5000年前的人能做得到吗</p> <p class="ql-block">广州华南附中的同学们组团来看三星堆</p> <p class="ql-block">60多岁儿子带90多岁老妈从重庆驱车看三星堆</p> <p class="ql-block">排队看花花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就不让你们看清楚我</p> <p class="ql-block">排队王一一陶德砂锅</p> <p class="ql-block">排王一一陶德砂锅</p> <p class="ql-block">美味的鲜猪肉丸</p> <p class="ql-block">陶德砂锅的招牌菜</p> <p class="ql-block">鸡汤豆苗</p> <p class="ql-block">人人必点的笋丁包</p> <p class="ql-block">蹄花,蹄花,我们都爱吃</p> <p class="ql-block">蹄花嫩白耙软,一抿即脱骨</p> <p class="ql-block">成都公交上的报站好清晰</p> <p class="ql-block">锦江夜景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锦江夜景</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内随处可见小三轮,经济实惠</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早餐一一精致的小咸菜</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煎鸡蛋,我一次要吃两个</p> <p class="ql-block">酒店客房的雨伞</p> <p class="ql-block">这个水果没吃过</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拼桌,聪明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聪明的成都人发明了这样子的筷子,节能环保</p> <p class="ql-block">会吃会闹的成都人</p> <p class="ql-block">兔头,兔头</p> <p class="ql-block">长出新芽的杉树</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衣服裤子我肯定早丢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街边麻辣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