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除夕,一款名为DeepSeek(深度求索)的AI软件横空出世,犹如晴空霹雳,震撼全球科技界,</span>它不仅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科技创新实力,更成为华尔街的“黑天鹅”事件。<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科技巨头英伟达高台跳水,跌幅高达17%,市值蒸发4万亿元,纳斯达克的AI概念股犹如惊弓之鸟,哀鸿遍野。<br></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DeepSeek由知名量化资管巨头“幻方量化”创立,依托大数据和数学建模,精准捕捉股市波动的价格偏差,从而获得超额收益,</span>甚至对人工交易者形成全面压制。其闪亮登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亮眼的股市交易收益率令所有人工交易者胆战心惊。 </h1> <h1> 然而,DeepSeek的崛起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平性的质疑。高频量化交易一秒钟可完成上千次交易,而人工交易者仅能完成一次。若个人或机构通过1000个账户在一秒内完成1000笔交易,将被视为操纵市场或扰乱市场秩序,面临处罚。但高频量化交易同样在一秒内完成1000笔交易,却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种双重标准是否公平?</h1><h1> 在市场质疑声中,管理层迅速调整交易规则,将量化交易频率由每秒不超过1000次降至每秒不超过300次,每日交易上限设为20000次。然而,即便如此,量化交易仍能在每秒完成300次交易,远超人工交易者的能力。这是否与管理层倡导的长期投资、耐心资本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是否在鼓励长期投资的同时,又默许了超级短线交易的存在?这种自相矛盾无疑令人深思。</h1> <h1> <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量化交易队伍的不断壮大,人工交易者的生存空间正被逐步压缩。人机博弈的降维收割,是否意味着人工交易已无存在的必要?证券市场的基石是公平公正,而人机博弈是否违背了这一原则?</span></h1><h1> 不可否认,DeepSeek的诞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创举。它以低于美国同类产品二十分之一的训练成本,打造出堪比全球最先进的大模型,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袭。然而,我们更应深思的是,DeepSeek是否应将其科技创新能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大国重器领域,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非仅仅在股市中收割A股市场的人工交易者。</h1><h1>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既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平与效率的深刻反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拥抱创新,也要坚守公平公正的底线,确保科技为人类福祉服务,而非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