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哦,今天是大年初五,该回单位上班了,这是从前的记忆,如今再无这种牵挂。</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瞬即逝。</p><p class="ql-block">1989年,父母退休定居石家庄,开始了他们的退休生活。那些年忙碌一年的我,都会带着烘糕、白切、寸金、方片糕、咸肉、腊肠等合肥特产,回家陪父母过年。</p><p class="ql-block">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承载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从合肥坐上前往北京的128次列车一路向北,车厢里都是归心似箭的人们。到北京转车石家庄,尽管旅途漫长而疲惫,但一想到即将见到家人,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p><p class="ql-block">除夕年夜饭是全家团聚的时刻,我家四世同堂,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鱼、饺子等传统美食。家宴开始,一起举杯敬姥姥,姥姥把我哥姐4人从小拉扯大,父母才安心工作,姥姥九十岁时,还亲手为我孩子缝制棉鞋,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永世难忘。</p><p class="ql-block">“谁吃到硬币给我,别不小心吃进肚里”父亲年夜饭总是这样叮嘱,北方过年包饺子时,包上一枚硬币,寓意谁吃到一年好运。开啤酒瓶也成了父亲专属,生怕别人不小心开破酒瓶,玻璃渣掉进杯子里面,并把瓶盖一个一个收好,才安心吃饭。</p><p class="ql-block">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一边聊天,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充满了节日的喜庆。</p><p class="ql-block">初一早上,父母早早起来煮好饺子,开启了新的一年,初一饺子,初二面,这是北方过年的习俗,初一吃饺子寓意新年交好运,初二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p><p class="ql-block">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拜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仪式感。人们会亲自前往亲朋好友家中拜年,表达新年的祝福。我们会准备<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糖果、瓜子、茶水和香烟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span>每一次拜年都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深深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美好和温馨。</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又称为“破五”,是中国农历新年的一个重要日子。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街道上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店铺张灯结彩,顾客络绎不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的鞭炮声,提醒我回单位的时间到了,这时父母总是会反复叮嘱,收拾好行李,准备好回单位的东西,不要落下什么重要的物品,会催促着去车站,总是担心误车,影响行程。虽然有时候觉得唠叨,但心里明白这是父母的关心和爱护。</p><p class="ql-block">每次离别,父母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不舍,离别的不舍让人心里酸酸的,但也更加让我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