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我心依旧

<p class="ql-block"> 母 亲</p><p class="ql-block">过罢年母亲就整八十了,可在我的认知里母亲远不是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据说母亲的娘家在旧社会属于比较殷实的家庭,在母亲十几岁时外公还时不时的背着她走路,外公对母亲的疼爱可见一斑。但外公对母亲的管教也是十分严格的,很小就送到邻村的学堂去念书,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能让一个丫头去上学可谓少之又少,听母亲说学堂里就两个女生,其中的一位就是母亲。母亲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只可惜母亲只读到高小毕业就不能再去学堂了。因为解放后,外公家被划为富农,阶级成份不好,“黑五类”的子女当然不能再和贫下中农的孩子一样再接受教育了。为此,外公每每提起此事就觉得十分沮丧,就在外公临终前还在念叨此事,总认为是自己连累了母亲,要不以母亲的学习状态将来一定能成为“公家人”,当个农村教师什么的。</p><p class="ql-block">母亲对我们子女的管教也是十分严格的。记得姐姐很怕和母亲一起做针线活,因为母亲总觉得姐姐做的不好,比如纳鞋底的针脚稀了密了,母亲总要进行纠正,大姐反驳说鞋底穿在脚下,谁能看见,这时母亲都会严厉的教训姐姐,说做事就像做人一样必须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马虎,虽然鞋子穿在脚上别人看不见,但做的好坏自己心里清楚呀。为此,姐姐没少挨母亲的批,姐姐好像还哭过几场呢。</p><p class="ql-block">母亲对我们的学习也是格外上心。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豆大的煤油灯忽明忽暗,我在桌子这边写作业,母亲就在桌子的另一边做针线活, 等我把作业写完,母亲会停下手中的活,帮我看看作业写的怎么样,虽然那时候学校的老师并没有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和签字,但母亲不管看懂看不懂总要认真翻看我的作业,我也期待母亲那一句“今天的作业写得真好”的表扬。随后,母亲就铺床叠被安顿我睡下,我钻在被窝里,母亲就开始给我讲一些过去传统故事,那些故事虽然不完整或者很短,有些可能是母亲杜撰的,但都是些教人为善的,现在想来就是所谓的“朴素的人生观”吧。听着母亲针线框里剪刀、针锥碰撞声,我渐渐的进入到梦乡,至于母亲啥时候睡的,我是不知道的,反正等我早上醒来,母亲就又在屋里忙东忙西。对于这种疑问那时的我是从来没有问过的,觉得母亲的日夜劳作也许就该如此吧。</p><p class="ql-block">我小学四年级以前,学习一直很好不用大人操心,学校的老师和校长碰见我母亲都是一个劲的赞扬,说恁家这娃子是个上学的料,学习成绩很好,将来肯定能上个不错的学校。母亲及全家人也逐渐认同了这种看法,总觉得我不会令他们失望,肯定能考上重点初中,将来再上个不错的学校,毕业了能成为一个“公家人”,由我实现母亲年轻时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赞扬的话听多了,自己也就飘了,到五年级的时候学习也就不那么上心了,总认为别人都说我学习好,好像自己就应该学习好吧。上课也不认真听了,作业也不认真做了,整天还一副啥都不用学都会的“小聪明”样,慢慢的,“学习尖子”对于我来说成为一个空架子,虽然老师们还很看好我,但我已浪得虚名。打脸的时刻说来就来,那时候乡镇每年都有学科竞赛,就是将各学校的尖子生集中到一块进行考试,然后进行排名,以检验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各学校都是将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送去参赛以求个好成绩。也许是老师还对我抱有一丝希望,或许是觉得我还是一个尖子生,反正代表学校去参加竞赛这个重任交给了我。记得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很高兴,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特意给我做了一顿好吃的,用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棉籽油为我炸了过年才能吃上的油馍,还煮了两个鸡蛋让我带上,就这样我带着老师和母亲的殷殷期望走进了竞赛考场,考试的过程可想而知,语文还好凑合,不会的题就瞎胡蒙,可数学可是蒙不了呀,道道数学题似曾相识,每一道题好像都会好像又不会,竞赛的成绩可想而知了,我给学校挣了个倒数第一。回家的路上带队老师一句话也没说,我默默的跟在老师后面,肩上黄挎包里的两个鸡蛋轱辘来轱辘去,我不敢对视老师的目光,更不知道怎么向母亲交代。</p><p class="ql-block">晚饭时,当父亲知道我的成绩时,脱了鞋就要打我,母亲连忙将我护在身后,虽然我逃过了父亲的一顿打,但母亲的眼泪滴在了护着我的手上,那双粗糙的双手沟沟壑壑,那右手中指上磨得锃亮的“顶针”在母亲泪水浸湿下亮的刺眼,我真的不敢看!</p><p class="ql-block">随后的日子我从零开始,每天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完成作业,即使考了个好成绩有人在我耳边夸赞我,我也觉得十分刺耳,我知道就是因为我的“飘”,不仅伤害了老师,更伤害了母亲。</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每每想起那段时光就觉得十分有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懂得了人生的一些道理。人呀!啥时候都不能“飘”,啥时候都要脚踏实地规规矩矩,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如果整天活在别人的赞誉声中“飘”起来,飘得越高摔得也就越狠。</p><p class="ql-block">现在虽然老母亲八十岁了,穿着打扮还很讲究,出个门时不时要换上二姐给她买的半高跟鞋。母亲除了有点眼疾外,其他没有什么大毛病,每次听说我要回家,都是提早和面炸油馍,临走时还要我们带上一大兜,虽然母亲现在炸的油馍远没有年轻时的好,里面偶尔还会吃到一些杂质,但那种味道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特棒!</p><p class="ql-block"> 献给八十岁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