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与来自北京的蓝莲花、天津的阿SU和上海的马老师等摄影好友,一同加入了摄影团,前往黑龙江省兴凯湖周边进行摄影创作。</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站在湖边,那兴凯湖的秋水、候鸟与湖光山色,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尽收眼底。此时此刻,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们,仿佛被这片美景所感染,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下属的县级市密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积属于中国,南三分之二则属于俄罗斯。湖的整体形状呈椭圆形,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p> <p class="ql-block">据互联网资料,兴凯湖是由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构造湖。地质历史时期,地壳的升降运动导致地表凹陷,加上火山喷发后的熔岩阻塞河道等因素,逐渐积水成湖。</p> <p class="ql-block">从互联网上,我们还了解到:中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被沙俄胁迫连续签下了三次不平等的条约:《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清俄天津条约》(1858年6月13日)、《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14日)。</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称呼,唐代称其为“湄沱湖”,辽金时期称为“北琴海”,明朝时有“兴喀淀”之称,清朝则定名为“兴凯湖”。1861年,中俄签署《勘分东界约记》,划定了两国界河。</p> <p class="ql-block">弱国无外交,世界从不以国之大小来论公理。拳头会比牙齿硬,靠嘴炮的力气是打不赢敌人的。祸积有日,变起一时。泱泱华夏,祸起萧墙,以史为鉴,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的黑土地,被地质专家誉为“世界黑土湿地之王”,这里良田千顷,土地肥沃,孕育着丰富的物产。</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兴凯湖,稻田里一片金黄,稻谷随风翻起层层金波;菜地里绿油油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一派丰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湖畔两岸的树木仿佛被时间精心染成金黄、火红、橙褐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生动的油画,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蜿蜒的湖岗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带无人机的摄影友,在兴凯湖周边尽情地航拍,捕捉这美丽的瞬间。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时,我们带着满意的作品,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片令人陶醉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