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线游

Jasmine

<p class="ql-block">红树湾湿地公园,坐落于海南北区的澄迈县,这里融红树湾湿地景观、珍贵鸟类、各种休闲娱乐中心于一体,空气清新,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近百只火烈鸟,岛上那成群结队的“红精灵”,看它们姿态优雅,自由自在,更是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鲜艳美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与春节喜庆热闹的氛围相契合。传说中它是由凤凰演变而来的圣鸟,象征着永恒的生命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节日缅怀先烈—临高角是琼州海峡突出中的一岬角,三面环海,有7公里长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全线登陆,解放海南岛。1995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暨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奠基仪式”在临高角隆重举行,为临高角增添了更加光辉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岬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石花水洞地质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八一总场,是中国成功开发的纬度最低的天然溶洞,形成于140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是黎族传统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旱洞已开发550米。旱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瀑布、石舌、卷曲石、文石花、单晶方解石花等极具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景观和遗迹</p> <p class="ql-block">地理学家一致认为;石花水洞是由下而上的蒸汽而形成的景观,而其他所有溶洞都是由上而下滴水形成的景色,由于形成原理不同,石花水洞才出现世界罕见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石花水洞的石花其实是天然形成的单矿 物晶体,因其色彩晶莹洁白、形状千姿百态,形似绚烂开放的花朵故而被称为石花,常见的有方解石石花、文石石花和卷曲石石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稀遗产</p> <p class="ql-block">洞内发育生长的“ 一石二花”卷曲石、文石花、方解石晶体花及其组合堪称国家级珍品和世界一绝</p> <p class="ql-block">石花被彩灯照射后形成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石花水洞的水系长约150米,曲折蜿蜒,光怪陆离,坐轻舟行此宛如龙宫邀游</p> <p class="ql-block">石花水洞与洞外的英岛湖连通</p> <p class="ql-block">石花水洞景区所在的英岛山,从50年代起一直有石灰石矿开矿活动,石花水洞是在1985年时因采矿而偶尔发现</p> <p class="ql-block">历经五年的保护性抢救开发,2005年国庆节开始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国家评为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水洞游船上岸后,还有一片石林景区值得观赏</p> <p class="ql-block">兰山望礁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龙门激浪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时(年初二)海水退潮,没见激浪</p> <p class="ql-block">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p> <p class="ql-block">梯田已种下水稻秧苗</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中国第一黎乡”的王下乡山峦叠嶂,溪流潺潺,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土地上,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木棉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新开通的旅游公路</p> <p class="ql-block">白查村船型屋,位于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是海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限最久的黎族传统村落。白查村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p> <p class="ql-block">2008年,白查村船型屋的建造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查村船型屋及其周边亦被海南省相关部门规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棋子湾在昌江西部,此湾东倚昌化岭,西连大海,东西长约20公里,呈S状,石多沙白浪静。该湾水清见底,沙细质软,洁白如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