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青春

薛鑫

<p class="ql-block">被偷走的青春</p><p class="ql-block">文/薛鑫</p> <p class="ql-block">“不怕同学是学渣,就怕同学放寒假。”这句在家长圈里流传甚广的话,生动地道出了假期里弥漫的紧张竞争氛围。本应是阖家欢乐、尽享蛇年春节喜悦的时刻,我的妻子却心急如焚,一口气给女儿增报了好几个补习班。疫情过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日常开销她总是精打细算,可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她没有丝毫犹豫。在她心中,知识改变命运是不变的真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女儿的房间里却依旧灯火通明,台灯洒下暖黄的光,映照出她小小的身影。她坐在堆满书本和练习册的书桌前,握着笔的手不停地在纸上舞动,沙沙的写字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每天,她都要这样熬到子夜之后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床睡觉。我心疼地看着她,一直以来,我都不太在意她的考试分数,在我心里,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几年前,我就劝她别太拼命,多休息休息,可她却一脸认真地反驳:“班里哪个人不是写作业到半夜?我的成绩又不算拔尖,只能半夜再加把劲了。”看着她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我既心疼又感动。</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在视频中看到一位高中老师拍到许多高中生顶着一头过早出现的“少年白发”们正埋着头奋笔疾书,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执着,手中的笔一刻也不停歇。老师感慨万千,对着镜头发问:“到底要怎样的未来,才配得上他们如此地努力?”这个视频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评论区里满是家长们的无奈、学生们的心酸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的反思。我把视频拿给女儿看,她看完后微笑着说:“你们那个年代其实也很努力,我们要是不努力,未来会怎样,您敢想吗?”那一刻,我无言以对,只能沉默。</p><p class="ql-block">私下里,我与不少家长交流,发现他们的孩子也大都如此,每天后半夜才睡。小小的年纪,却被如山的课业压得直不起腰,课间休息时,在课桌上趴着补觉的孩子随处可见;家庭聚会里,孩子们心心念念的不是玩耍,而是未完成的作业。我满心无奈,只能暗自叹息。</p> <p class="ql-block">为了早晨上学不迟到,原本我每天骑电动车送女儿,后来改成开车,就盼着她能在车里多眯一会儿,虽然只是多睡那么几分钟,但这短短的几分钟,也能让她疲惫的身体得到些许放松。有几次汽车限号,我只能骑上电动车送她,女儿每次都趴在我背上睡着,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揪了起来,又惊又怕,我放慢车速,也舍不得叫醒她,可又不敢骑太快,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行,就像一只蜗牛,在路上缓缓蠕动。寒风呼啸着吹过脸颊,我的心却如坠冰窖。我不禁问自己: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教育“内卷”成这样,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健康,到底能得到什么?放眼望去,如今的学子们,身上少了几分本该有的活泼可爱,多了一些与年龄不符的迟缓老成;少了几分精神抖擞的朝气,多了一些萎靡不振的疲态;少了几分活力四射的模样,多了一些眼神呆滞的麻木。</p> <p class="ql-block">有位家长倾诉他家孩子被皮肤病困扰。去看医生,医生明确指出,孩子患病的根源在于免疫力低下,而提升免疫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现实却无比残酷,孩子因为浑身瘙痒难耐,不仅身体遭罪,心情也变得极度烦躁,每天都被负面情绪笼罩,情绪一差,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把成绩提上去,只能四处报补习班,希望通过额外的辅导来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这下可好,孩子每天光是完成学校的作业,加上补习班布置的任务,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睡眠时间被大幅压缩,根本无法保证充足的休息。而睡眠不足,又进一步导致了孩子免疫力持续下降,皮肤病愈发严重,心情也变得更加糟糕,学习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闭环,孩子在这个闭环里苦苦挣扎,越陷越深,家长在一旁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p> <p class="ql-block">我常常在公园、地铁等公共场所看到年轻人或蹲或坐,那姿态,像极了我的祖辈和父辈在农村田间劳作累了蹲坐在地的样子。这些年轻人由于长年睡眠不足,身体和精神高度紧绷,体力和脑力过度消耗。长此以往,怎么可能有健康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疾病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许多年轻人“玻璃心”,以及心理负担过重引发的抑郁症,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不正是这种教育现状种下的恶果吗?只不过孩子们年轻力壮,身体上的问题还没完全暴露出来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禁预言: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小时候没像祖辈父辈那样吃苦受累,长大后又赶上了好时代,算是享了福。可等我们老了,说不定要在伺候四位长辈的同时,还要回过头来照顾这些被教育“压垮”的孩子们。他们年少时身体就被过度消耗,想补回来谈何容易?只能由我们像照顾病人和老人一样,去照顾他们。想到这里,我不寒而栗,这背后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推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深渊。我们普通百姓被裹挟其中无力挣脱,只能默默祈求老天保佑,保佑家人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希望有一天,教育能回归本质,不再被功利的目标和盲目的竞争所左右。课堂上充满探索的乐趣,课余时间能自由地奔跑玩耍,让学子们真正“明明德”,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不再被沉重的课业压弯脊梁,不再失去他们本该拥有的青春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薛鑫,字心合,号豫石,</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陕西省政协文史馆馆员;</p><p class="ql-block">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艺术报•书法艺术》主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陕西书法》副主编;</span></p><p class="ql-block">陕西书学院宣传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劳模工匠协会书画研究院秘书长;</p><p class="ql-block">豫石斋书法工作室主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