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与小舅妈

刘文英

<p class="ql-block">  小姨家在李家园徐家玕村。依山傍水,鸡犬相闻。徐家玕进村右手边有一座真材实料的大飞机,里面安置着对外营业的小型餐桌。它们距小姨家几十上百米。</p><p class="ql-block"> 大飞机紧邻一条宽阔的涧河。河中成万上亿的鹅卵石以小为特征,见微知著,密密分布河床。谁也说不准这条河的年纪,父辈们说,开天辟地就有了。</p><p class="ql-block"> 河水有时枯瘦有时丰腴有时壮阔。其源头来自天目山余脉,经山体浸润贮存而后溢流出的雨水,有着质的飞跃,沁凉甘甜透亮。成群的鸭子,在浅水中追逐嬉戏凫水,畅快得很。这水也孕育了两岸村民的勇敢、勤劳、淳朴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沿河往下600米,就到了同官外公外婆家。他们已去世一些年了,小舅妈成为这座焕发现代气息的老宅的女主人。</p><p class="ql-block"> 我的7位阿姨舅舅中,小阿姨与小舅舅最小,两家也离的最近,往来最多。外婆在世时,一家人一起吃饭,外婆将五花肉中胖的咬去,精的递给小姨,小姨有点不好意思,小舅妈说:“姐姐,没事,我会吃胖的”。 </p><p class="ql-block"> 小舅妈话不多,笑容却是常挂脸上的。儿孙辈们带着家眷一波波过来拜年时,小舅舅忙着拿零食倒茶招呼晚辈们,小舅妈留给我们的始终是她在灶间忙碌的身影。她用忙碌填补一个个空隙,也用忙碌来抒发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领悟。</p><p class="ql-block"> 小阿姨与小舅妈一起在附近民宿上下班。疫情期间,两人前后感染。你没力气了,我帮你干活。我没力气了,你帮我干活,互相帮助。从来没有因利益或意见不同而争的脸红脖子粗。几十年和睦相处情同手足,“姐姐,你比我的亲姐姐还好”,小舅妈感慨道。</p><p class="ql-block"> 小舅舅家现有一口嵌入地面装满清水的大缸,类似百家塘七星灶的老灶头。他说:“原来我们过年做豆腐,10天左右,每夜睡不足3小时觉。”极度的操劳与疲惫,仍然没有使娘家张渚的小舅妈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更没有用粗话让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变的鸡犬不宁。</p><p class="ql-block"> 小姨家养了鸡,院里种着形似花朵的青菜,栽培昙花、天竺树、月季、万年青、胡颓子、欧洲红豆杉等花木。她在凌晨二三点,起床观赏昙花的盛开,那宛如天仙灿若云霞的极至美让她震撼与惊叹。</p><p class="ql-block"> 她在做家务时,听手机上下载的哲学与文学书。偶尔我朋友圈发的文章也会浏览,并点赞评论鼓励。她在与我们交谈时,会有新的观点与见解,让我们耳目一新。她与小姨夫的日子过得怡然惬意。</p><p class="ql-block"> 小阿姨与小舅妈在一起有40年了。一起卖莱做豆腐21年,没日没夜的。后各自带儿女的小孩,虽不用披星戴月,却也从早忙到晚。等小孩带大,又在民宿一起上班。“我和你小舅妈挺有缘的”小阿姨由衷的说。</p><p class="ql-block"> 在离小姨家数百米处的同官上村。有一棵七百龄左右的老银杏树。它高耸入云,庇佑一方。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去拜访她。她不仅让外公外婆这个大家庭兴旺发达,让小阿姨与小舅妈情同姐妹,也让这方水土的人活的简单、明朗,喜乐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