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大理

丹霞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6日,我们来到大理,这是我第三次到大理了。好像每次到大理都是把它当作一个转车点,来去匆匆的看一下古城又前往下一站,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们从西双版纳前往腾冲,需要途径大理,所以中途便停下来住一晚,到古城里走走看看,再次感受大理古城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东门,也叫洱海门,位于大理古城的人民路上,这里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很有历史的厚重感。附近的洱海门集市,是最具人间烟火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萌萌的羊驼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大理古城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理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宴请贵宾的地方。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多次被焚毁和重建。最后遗存的是明代初年的五华楼,后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除。现在的五华楼建于1998年,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第一层为台座,上面三层为楼。</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的建筑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显得十分的古朴。在历经1200多年沧桑的古城中央,四亭拱托、清流环绕的一座宏大精美佳构就是南诏、大理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华楼。</p><p class="ql-block">游览大理古城就以五华楼为中心,沿着水溪漫步,会看到一步一景的古城韵味和一些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大理城隍城</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南门</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p> <p class="ql-block">城门过道</p> <p class="ql-block">文献楼</p><p class="ql-block">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简介</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是中国十大名城之一,中国九大千年古镇。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p> 登上五华楼观看城区夜景。 <p class="ql-block">拍摄:丹霞</p><p class="ql-block">编辑:丹霞</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2-1日制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