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里的中国在哪里?

资阳大梦

<p class="ql-block">本期将介绍一部华夏历史上最神奇的书,最传奇的人,他就是《穆天子传》及其主角周穆王。</p><p class="ql-block">先思考一个看似繁杂的问题,汲冢竹简《穆天子传》所载周穆王时期的中国、宗周、洛邑、诸夏、西夏、楚国、彭城、犬戎、徐国、汲郡、三苗、长沙、涂山、文山、益蜀山、雷首山、太行山、终南山、铁山、泰山、龙泉有玉英、瀍水、太原、偃师、流沙、汉水、弱水、洛水、漳水、赤水、黑水、荥水、九河之隥(孟门)、河宗﹑青鸟、嘉禾、竹林、桑野、木鲜(野菌)、曲洛、降雨七日(雅安)、孟冬鸟至、阳纡之山﹑群玉山、县圃、舂山之宝、昆仑之丘、黄帝之宫、夏后启之所居、河宗伯夭、西王母之邦、瑶池、机器人、盛姬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晋太康年间,汲郡一个名字怪异叫不准(fou biao)的盗墓贼,满心欢喜的挖开了战国魏王的陵墓,却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因为这被盗的魏王陵墓中,除了一大堆竹子片片,似乎什么也没有。事件惊动官方,得竹书数十车,这批竹简由汲县马上被运到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获得包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记》)等共75篇散逸先秦典藏。其中《竹书纪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年体史书,《穆天子传》算一部奇书。</p><p class="ql-block">《穆天子传》主角周穆王年龄成谜。根据《史记》记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立五十五年,崩。但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三十四年。周穆王原是个雄心勃勃的超级耍哥驴友,史载为证。《左传》说他:欲肆其心,周行天下。想使天下的道路都印上自己的车辙马迹。《史记.秦本纪》说:造父善御,得八骏,穆王使驾而西巡狩。《赵世家》说:见西王母,乐之,忘归。可见《穆天子传》的故事绝非无本之木,周穆王之西游,正是西周盛时影响波及西域的反映。奇怪的是,司马迁只记穆王西巡狩事于《秦本纪》和《赵世家》,而独于穆王自家的《周本纪》中却只字不提,这恐怕不是无意的疏漏。</p><p class="ql-block">当然,周穆王姬满和他父王周昭王姬瑕一样,也不是纯粹为了游玩,顺带想惩戒征服一些不听话的诸侯,但周昭王却在第三次征讨楚国的途中在汉水被淹死了。年届五十的姬满于公元前977年姬满践位后,又起兵九师伐楚,要为父王报仇,东至九江。另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说:周穆王时,徐子赢姓,地方五百里,四方诸侯朝于徐者三十六国,自称徐偃王,曾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闻徐子僭号,他便联楚攻徐。徐子败北遁走彭城。楚的势力反而得以扩张,成为南方新兴的强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967年,周穆王对西北之犬戎进行征伐。据《国语.周语》记载:犬戎在西周初年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穆王时犬戎不及时进贡,便以此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劝阻不听,征伐的结果是只得了四白狼、四白鹿。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p> <p class="ql-block">周穆王对前朝后宫不感冒,对诗和远方却痴心不改。《列子.周穆王》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左传》记载:穆王欲肆其心,周游天下。古本《竹书纪年》及司马迁的《秦本记》《赵世家》等篇也记载了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p><p class="ql-block">竹书《穆天子传》主要记载的是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上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匹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宗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动人故事。穆天子不辞辛劳,呼朋唤友一路西去,终于抵达昆仑之丘,抵达青鸟栖息的所在。西王母出来先阻止他,看见礼数到位后就请他观黄帝之宫,夏后启之所居,还迎他上瑶池,设宴热情款待。两人诗歌相和,如胶似漆,通宵达旦,让周穆王乐不思蜀。三年后西王母思念难耐,身不由己回访穆王,穆王在洛邑昭宫同样热情的款待了西王母。</p><p class="ql-block">纵览华夏典籍我们不难发现,西王母是华夏历史中天神般重量级人物,传说她居住在昆仑之丘、瑶池之滨。《山海经》这样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三青鸟为伴。而《汉武帝内传》说西王母是容貌绝代的女神,她赐予汉武帝三千年结果的蟠桃。</p><p class="ql-block">华夏文明存续三千年的第一主角、唯一天神、绝对权威的西王母是何来头?典籍记载,西王母居昆仑之丘,授王权、统十巫、执医术、观天象,执掌观象授时、共工之台、祭祀大典、授命王权及河图洛书。西王母曾派玄女协助黄帝打败蚩尤,虞舜时西王母来朝、西王母来献其白管、西王母授益地图、西王母来献白环、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商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从西王母。周穆王西行拜见西王母。西王母赐汉武帝蟠桃等。由此可见,虞夏商周到秦汉时期,西王母及黄帝家族都同在一个时空,或炎黄神权文明还在延续。西王母是皇天后土,天父地母,存续三千年。</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西王母不是一个人,她是华夏存在三千年神巫体系、贞人集团的精神领袖,就如英国、日本皇室世代沿袭。西王母掌管三星堆昆仑华夏祖廷、天府神都的神器和神权,颁发神权神授、君权神授的诏书,执掌传国玉玺、镇国之宝《河图洛书》(洪范),包含山海经、天文历法、命理卜算、冶金制玉、防旱治水、桑蚕丝织等技术。故孔子《论语.子罕》惊呼:凤鸟(西王母)不至,河不出图,吾已久乎!</p><p class="ql-block">难怪周穆王作为天子,要兴师动众,诚惶诚恐,不惜代价备足厚礼,不息舟车劳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见到西王母后,就沿途题刻,张扬西王母的功德和神性。要知道,西王母集团到了西周时期,不受待见已经五代人了。这是西王母的心病,也是历代周王心病。周武王登基时,西王母不承认其合法性而缺席,武王只好用自己的大巫师代为授衔,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没有神权的护佑加持,诸侯百姓对周王朝的认同感也会大打折扣,周代的首领就不敢称帝,只好称王,称天子。乃至在周朝前期产生武王重病、周公阴魂不散、昭王死于非命这样的怪异事来。</p> <p class="ql-block">旅游的终极目标是赏美景、品美食、观易趣。周穆王也不例外。在偃师(人名成地名)周穆王就曾遇见奇人,偃师本是当代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还要出色的偶人。偃师造出的偶人与常人的外貌极为酷肖。周穆王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偃师的随行之人,经过偃师的解说,才让这位神性极强,见多识广的名王也惊奇万分。只见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启动下巴,则能够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让旁观者惊奇万分。周穆王看得如痴如醉,就叫宠姬一起出来观看。哪知道表演将毕,那偶人却向周穆王的宠姬抛了个媚眼,让周穆王吃醋勃然大怒,一心认定这个灵活宛似活人的家伙,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真人,不良之人。穆王便要将偃师当场将其处决。偃师却将偶人立刻折开,只见它是由皮革、木头、胶漆、黑白红蓝颜料组成的死物。</p><p class="ql-block">周穆王趋前细看,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边则是筋骨、关节、皮毛、牙齿、头发一应俱全,但却都是假物。一经组合,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偶人。将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无法说话。拆走肝则眼目皆盲,将它的肾拆走,就无法走路。最后,才让周穆王心悦诚服,大叹偃师技法的高超。于是就有典故说:偃师造人唯难于心。就是说技艺再好,人心难造。今天我们AI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还面临同样的瓶颈问题。</p><p class="ql-block">此故事不由得让人想起三百年后,东周时期的蜀地资阳人苌弘。古资中苌弘是中国古天文学和术术代表人物、东周礼乐大师、孔子之师、兵阴阳家、政治家,周景王的王畿大夫和敬王时内史大夫。苌弘一生致力于周室的巩固统一,忠肝义胆,鞠躬尽瘁,成就碧血丹心典故,深受后世景仰。苌弘在进入中原权利中心之前,就是蜀都术士的翘楚,是镐京贵族首领刘文公的家臣,主持祭祀问卜解梦,表演音乐杂耍娱乐。适逢周天子灵王来访,看过苌弘的月镜(夜明珠)和机妍(偶人)表演后,惊为天人奇技,遂将其带回宫廷任职。看来,人工智能古已有之,周朝人玩机器人已成常态。《史记.天官书》载:昔之传天数者……周室、史佚、苌弘。这就是说东周执掌天数的人就有苌弘。《淮南子.记论训》说:昔者苌弘,周室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史记.封禅书》记:是时,苌弘以方术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貍首。貍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p><p class="ql-block">在看看史墙眼中的穆王。周代的《史墙盘》在提到穆王时是这么形容的:只显穆王,刑帅宇诲。可见在周代史官的笔下,穆王姬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因此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中会留下了众多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野史载,穆王年轻时就喜欢修炼成仙的道术,想学黄帝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在旅途中,穆王曾得到一只白狐狸,一只黑貉子,用它们祭祀河神。后来穆王的车驶到据说连羽毛都浮不起来的弱水时,河里的鱼、龟、鳄鱼等自动为他搭起桥,让他的车通过。穆王才终于登上了泰山(昆仑山),在天界的瑶池上见到西王母。</p><p class="ql-block">西王酒席上母深情唱道:天上飘着悠悠白云,道路漫长无穷无尽。无数的高山大河把我们阻隔,从此一别将难通音信。然而你将长生不老,相信以后还能重逢。穆王虔诚回答说:等我回到神州故土以后,将使华夏各国都能和睦相处,使万民都过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时我会再来看望你。</p><p class="ql-block">穆王继续远行,到过雷首山和太行山等名山。回到都城镐京不久,听说令尹喜已经跋涉过流沙和草地,到了终南山之北。周穆王重振行囊,马不停蹄,也追随着令尹喜走过的路,还请来了隐士尹辄和杜冲一起,在终南山草地树上搭起浪漫的树屋,大家一起嗨。他们的树屋被后世称为楼观。正当穆王一伙兴致勃勃之时,祭父从郑圃赶来拜见穆王,说徐偃造反作乱。穆王不得不返回平复乱贼,使社稷平安。</p><p class="ql-block">又说穆王登昆仑时,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得到了腾云飞升的道术。是他之所以还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间出现,是想现身说道,告诉人们修炼的结果。传说西王母曾降临到周穆王的宫中,两个人一块驾云飞升,进入了天宫。</p><p class="ql-block">从黄帝、穆王、张道陵等线索来看,道家及道教文化源自昆仑文化无可辩驳。同时我们还发现,岷江、沱江流域是华夏文明起源地,易学、天文历法、中医药、青铜文化、酒文化、诗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稻作文化、餐饮文化、治水文化、音舞文化等似乎都源于古蜀地。</p><p class="ql-block">周穆王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文章前面的问题似乎没有答案。提示一下:《穆天子传》里面所提到的人物、地名、地理物产、山川河流、气候环境等,是不是与记载三皇五帝夏商周故事的华夏典籍高度吻合重叠?这是否能进一步印证本人专著《蜀源四万年》及单篇《涿鹿之战在蜀川》《上古中国在古蜀》《上古大神葬蜀地》《上古大事在古蜀》《三皇五帝在四川》《上古中原 大禹治水在成都平原》《夏商周即蜀商周》《三星堆神像物象是神祖尸偶》等系列论述呢?</p><p class="ql-block">欢迎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期待理性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