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飘带、无檐帽,海军水兵的标配

舒雅茶舍

<p class="ql-block">  有过从军经历的人都会知道,最吸引人眼球的军服非(74版)海军水兵服莫属!</p><p class="ql-block"> 披肩、飘带、无檐帽一直是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期间,突发奇想要把居住了近二十年的住房装修改造一下,在整理卧室衣物时,从衣柜上面的箱子底层翻出了我的一套呢子料水兵服,(呢子料水兵服是潜艇兵特有的👍水面舰艇和岸上的水兵服装都不是呢子料😎),这套压在箱底的军装又勾起了我远去的记忆,只可惜胸前的内挡板不知哪里去了🤣这份残缺的回忆一定留住!😎</p> (网络图片) <p class="ql-block">  1983年秋,邻居表哥约我一起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他告诉我说:“今年的兵种除了陆军、武警外,还有潜艇兵。”</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轮体格检查,我们公社(当时叫公社,之后改乡、街道)共有43人符合入伍条件,幸运的是我是唯一的一个潜艇兵(合格)😎</p><p class="ql-block"> 接到入伍通知书后,第一时间去公社领取了属于我的水兵服。一套蓝色的上衣、裤子,水兵裤是两侧开口系扣的😛上衣带着四条白色线条的披肩、无檐帽后面飘着两根挂着金锚的飘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哥就带着我和表哥坐了两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大连黑石礁公园海边礁石上,我第一次近海,穿上让我兴奋不已的海军水兵服,拍下了这张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18岁。</p> 绵延的礁石托起青春的翅膀 <p class="ql-block">  十多天后,大连市的入伍新兵从大连港客运站乘坐客轮奔赴青岛,从一个海滨城市奔向另一个海滨城市,集中到海军潜艇学校,参加由民转兵的训练和潜艇专业知识培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客轮🛳️是单一的客运,只运人,如今的轮渡都是客货混装的了,运力更强,更符合当今的交通发展。</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那艘客轮是天鹅号。</p><p class="ql-block"> 在大连海港客运站候船大厅外面,陪我到码头送行的大哥,为我们县一同入伍的10个水兵留下了这张永久的纪念,后排左一穿军官服装的是接兵的郭连长。</p> 候船厅外留影 <p class="ql-block">  三个月由民转兵的训练,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受益非浅。</p><p class="ql-block">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立定!</p><p class="ql-block"> 一系列的军姿训练、一次次的反复操作,让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显出英姿!</p><p class="ql-block"> 1984年,适逢国庆35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水兵参阅方队352人要在潜校的学员队里挑选。</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我跃跃欲试,很想参与其中,只可惜“海拔”差了一点没能入围😀</p><p class="ql-block"> 入伍训练结合专业知识学习,让我离水下蓝鲸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 1984年中秋节当天,我又从青岛飘洋过海,返回大连。离开大连时我们乘坐的是夜晚航班🚢,晚上航行早晨到,返回大连时我们乘坐的是白天航班晚上到,航行途中,在客轮甲板上,部分同专业水兵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半左右,客轮停靠大连港客运码头,被分配到旅顺某潜艇部队的战友们,乘坐接站敞篷解放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追随着前车的尾灯,穿过两个山洞,一路赏月来到了静泊蓝鲸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上艇后,很快我们就收到了潜艇兵冬季服装:呢子水兵服、呢子大衣、高腰棉皮鞋、长腕皮手套……</p><p class="ql-block"> 在艇上工作两年后,我被借调到支队俱乐部从电影放映和新闻宣传工作。三年后又来到后勤系统医院政治处工作。</p><p class="ql-block"> 水兵服陪伴我五年,记忆却是永久的。</p> <p class="ql-block">从青岛返回大连的客轮甲板上,部分战友合影留念(后排左起:杨东军、赵凤全、陈晓明、钟传伟、杨生祥、蒋丹平、刘书发;前非左起:刘维良、潘新华、黄鉴成、周永斌、邱其国、于卫发)</p> <p class="ql-block">潜校宿舍楼前的桃树前留下青春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海军帽子上的两根飘带是为了纪念英国皇家海军著名的军事将领及海军家霍雷肖·纳尔逊的。</p><p class="ql-block"> 他于1805年在于拿破伦的对战中阵亡,英国皇家海军敬他大无畏的精神,胜利号船员将船旗撕成细长条,由每个人收藏,以示对纳尔逊的纪念,有水兵将船旗长条系于脑后,后来遂被设计师纳入设计元素,于是就有了水兵飘带帽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也有说海军水兵帽上的飘带最初是用来测风向和风速的!😮作为风向标,它们能指示风的方向和速度,必要时还能固定帽子防止脱落。</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