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潞江坝镇梦赫酒店出发,用导航松山抗战遗址就指引我们拐进了这条小路,不一会儿走进了80年前修建的、铺满石头的滇缅公路,这条路是两车道,到松山遗址约30公里,路面全是用石头和红土筑成,但没有遇见大坑凹,只是有点颠簸,少东说是“按摩路”,还好往来车辆很少。站在这条路上可清楚地看到怒江大峡谷的拐湾处正在建设中的怒江四线特大铁路桥,沿着我们行进方向的左手边是波涛汹涌的怒江,江之上有新建的并已通车的惠通公路桥和红旗公路桥;在右手边就是峻峭、坡陡的松山,哇!这里的位置绝对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可以控制老惠通桥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30公里石头路的终点即是远征军十战松山赶走日本侵略者庆祝胜利的胜利广场,也是日本鬼子花费二年时间修筑的工事前,如今这里是宁静的山村,青山绿水,早就没有了战争的痕迹,但新立了一口警钟,复原的鬼子碉堡和坑道、十战松山的记录等;沿道往上走就是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毛豆会主动要小兵抱着他分享橘子给娃娃兵雕像,䒳䒳能读所有简介,近距离看看娃娃兵的服装,我感觉来这里参观对姐弟俩震动不小,虽然不懂大道理,但那段历史故事他们已记住了。</p><p class="ql-block"> 在国殇墓园纪念馆,䒳䒳、毛豆知道了那些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的娃娃雕塑里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毛豆会右手拿树枝当鞭,左手拿玩具手枪对准万恶的鬼子开枪、抽打。 </p><p class="ql-block"> 在史迪威公路博物馆,我们见到了私人收藏的远征军用过的各种车辆,南侨机工用过的各种工具,腾冲民众修路时唱的《滇缅公路歌》,还有毛豆在军车前标准的敬礼。这个私人博物馆要买门票,60岁以上的人凭身份证买半票34元/人。</p><p class="ql-block"> 在畹町镇看到了滇缅公路中国段第一公里牌坊,也见到了史迪威公路中国段起点牌坊,在博物馆里还知道了中印公路的历史。其实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中国段都是同一条路,只是不同称呼而已,如今战争已过去80余年,时代变迁公路和一些地名也在变,地图上已找不到一条叫“滇缅公路”的路了,现在是叫320国道或老昆瑞公路,滇缅公路的大部分路段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仅有的一小部分路段就是我们所见的并走过的那30公里当年的滇缅公路依然盘旋在荒山野岭间,等待着有心人来重温这段历史,我想“滇缅公路”也许不仅仅是一条路的名称,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值得我们子子孙孙记住的应该是那一代人所具有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p><p class="ql-block">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p><p class="ql-block"> 2025.01.18~2025.01.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