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中的涩是触觉不是味

茶叶猎人寻茶悟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30日,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中拍到一张照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绘制的中国茶叶滋味轮。其中滋味感觉味型的含糊其词的表述,让人看不明白。该理应是中国茶学方面的顶流机构。但是,顶流机构闹出笑话许多人也不敢反驳。因为人家权威么,但是,再权威那也不能逻辑不通啊!先仔细认真看图!一定要仔细认真,然后,跟着我的逻辑走。否则,您会掉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行业的专家也好、教授也罢、就是一些所谓的"院士",对于茶的理解也有一些人仅仅只是照本宣科,鹦鹉学舌罢了。不服,把他们的著作收集起来看。查阅他们对于茶汤滋味中的"涩",看看他们是不是都以滋味来定论?如果把"涩"当成味来论,就是味觉的结果,让茶友们都误以为是味觉的感知。这是大错特错。而且把"涩"归于"味觉"的还大有人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们要明白,品茶时的几个觉。首先是视觉,用眼睛看茶;其次是嗅觉,用鼻子闻气味;第三是味觉,舌头上的味蕾和口腔感知茶汤的滋味中的甜、鲜、苦、酸、咸、辛。第四是触觉的涩和滑;第五还有温度觉,口腔感知茶汤是否烫嘴;还有思想觉、身体觉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用简短文字核心讲述茶汤中的"涩"是一种感觉是对的。涩是触觉。涩不是味觉的。涩是茶多酚与口腔黏膜蛋白结合产生的一种收敛感,其实是一种皱褶感。很简单的道理,用指头轻触物体的表面就能感知是光滑还是粗糙,手指头可以感知涩滑,那么按照味觉的逻辑,是不是用指头也可以知道探知茶汤的酸、甜、苦呢?好像指头是无法感知滋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年许多专家们、学者和茶人夸夸其谈地一直把涩当成味觉来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首先得明白人的觉有多少种?每一种觉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然后再去讲,否则就闹出千古笑料,让人贻笑大方。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时候,听某些专家的话,容易造成群体性错误甚于迷失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卖茶的、茶人、学者、专家、教授和院士们把涩感归于味觉。我就知道他们没有用心研究茶从未用心品过茶更未专心感知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