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天花板华纬1号,米质好,产量高,优质石头粮!正月初四风俗禁忌知多少?

吉林省宏兴种业有限公司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日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p> <p class="ql-block">节日习俗</p><p class="ql-block">迎灶神</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俗谚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按习俗,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要在16时左右。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p> <p class="ql-block">接五路</p><p class="ql-block">到了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返民间。带回吉祥安康的日子,也是接好运的绝佳机会。“接神”的时候除了准备好牲礼果蔬以外,每家每户还要焚香、烧金纸以示恭迎。</p> <p class="ql-block">扔穷神</p><p class="ql-block">在民间习俗中,许多地方从初一早上开始,一直到初三的晚上,都不能打扫,也不能扔垃圾。只有等到了正月初四这一天,才能将家中的垃圾和鞭炮残留清理干净,扔进垃圾堆里。有意思的是,之前这些垃圾视为财,而初四则变成了“贫穷”的象征,要扫地出门,这便是“扔穷神”,寓意着一年风调雨顺,财源滚滚。</p> <p class="ql-block">绑火神</p><p class="ql-block">部分农村地区在正月初四这天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并把点燃的棍子送到河里,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用这种方式来祈求新的一年家中远离火灾。</p> <p class="ql-block">吃韭菜合菜</p><p class="ql-block">合菜又称春菜,“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正月初四合菜颇有讲究,尤其在北京等地方更讲究应季而食。由春天第一茬韭菜、刚生发的豆芽、才拔出的胡萝卜、新鲜的鸡蛋,还有嫩菠菜等食材合成,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寓意新的一年家人们阖家欢乐,和和美美,顺顺当当。</p> <p class="ql-block">吃烙饼卷鸡蛋</p><p class="ql-block">在民间流行一句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卷鸡蛋”,烙饼和鸡蛋近似圆形,象征着圆满之意;另外,在烙饼的时候需要翻面,而这“翻”的动作有“翻身”的含义,寓意美好的生活飞跃提升,财气冲天,收成翻几番。</p> <p class="ql-block">吃折箩</p><p class="ql-block">所谓折箩是指酒席吃过后倒在一起的剩菜,这些剩菜按不同口味归类,再用不同锅盆分装,然后将每一种剩菜盛出一点折合成大杂烩,再将折合到一起的食物分送给亲朋邻居,北方的方言称之为“折箩”,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p><p class="ql-block">张寿臣《化蜡千儿》中有记:“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正月初四吃折箩表示勤俭持家,寓意送走贫穷。</p> <p class="ql-block">初四禁忌</p><p class="ql-block">忌出远门 </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保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p><p class="ql-block">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p><p class="ql-block">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相互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中国民俗特色。</p> <p class="ql-block">忌摔坏东西</p><p class="ql-block">忌打碎器物 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p><p class="ql-block">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ráng]解。</p> <p class="ql-block">忌吵架、骂人</p><p class="ql-block">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