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古都圣彼得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天晚上,我们乘坐夜火车从莫斯科前往沙俄古都圣彼得堡,行程649.7公里,在四人软卧包厢乘坐大约9小时,每小时70公里左右的速度,被称为“特快号列车”,速度太“快”了,我的个天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2日早上,抵达圣彼得堡,开始游览这座素有“俄罗斯皇家后花园”之美称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712年至1918年3月为俄国首都。全市有93条大小河渠,100多个岛屿,300多座桥梁,被誉为"北方的威尼斯"。</span></p> 列宾美术学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清晨的薄雾中我们来到了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坐落于涅瓦河畔,门口由两座狮身人面像守卫。被誉为“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span><b style="font-size:22px;">列宾美院的油画专业更是在世界美术界内立于不败之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院建于1757年,原名圣彼得堡艺术学院,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更名为帝国艺术学院,现学院主体建筑完工于1789年,位于大涅瓦河以北瓦西里岛南侧大学滨河路北面,河边有著名的斯芬克斯像。1944年以后更名为列宾列宁格勒绘画雕塑建筑学院,1991年以后更名为圣彼得堡绘画雕塑建筑学院。但世人都简称为列宾美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院美术馆对公众开放,里面的作品由学院历届学生和教师共同创作,对俄罗斯艺术感兴趣的参观者不妨来此一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列宾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加入了巡回展览美术协会,推动了艺术事业。代表作品包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托尔斯泰》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宾:《1887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写作《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画像。</span></p> 旧海军总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旧海军总部大厦伫立在涅瓦河左岸中心地带,紧挨着冬宫。是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扎哈洛夫设计的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是圣彼得堡的象征性建筑之一。大厦中央阶梯式塔楼的屋顶嵌有一根闪闪发光的镀金长针,高达72米,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此外共有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和350块壁画装饰着整座大厦,很值得一看。现在这里是俄罗斯海军学院。</span></p> 十二月党人广场的“青铜骑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畔,是为纪念1825年12月在这里发动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斗争而命名的。广场中央矗立的彼得大帝骑马青铜雕像,是叶卡特琳娜二世为纪念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于1782年建造的。塑像的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特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基座上的雕像为彼得大帝骑在前腿腾空的骏马上,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充满胜利的信心,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俄罗斯打败了敌人。普希金高度颂扬这一塑像,在他写的最出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中,将这尊雕像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这尊彼得大帝雕像的代名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十二月党人广场旁边,还有著名的伊萨基耶夫教堂,她不仅是俄罗斯最高大的教堂,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高度相当于30层楼房,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又称圣母百花)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span></p> 彼得保罗要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圣彼得堡的城市发源地。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涅瓦河右畔,是圣彼得堡标志性的古建筑。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彼得保罗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彼得罗夫大门是要塞的主要入口,大门上刻有描绘俄国对瑞典战争胜利的浅浮雕,拱门上饰有俄国的双头鹰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我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外交家蒋廷黻先生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一段文字,他说得很明白:“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年,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司哥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尼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 。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 所以今日的斯塔林还推崇他。”《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文字原文照抄,一字未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彼得保罗教堂是要塞中最著名的古迹,属于巴洛克风格,外观庄严肃穆。教堂钟楼建于1712年,高约122米,金顶塔尖,光彩夺目直插蓝天,是圣彼得堡的象征之一。钟楼尖顶上有一个高3米的天使和高6米的十字架形风向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内部装饰有镀铜的吊灯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灯架,内壁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彼得保罗教堂是历代俄国沙皇的寝陵。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移葬到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正面是造币局,今天俄罗斯的金币、纪念币等依然是在这里被制作的。</span><b style="font-size:22px;">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也是在这里印制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要塞初期用于军事目的,从1717年起成为沙皇的政治监狱。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塞(因反对父亲的改革)是这里的第一个囚犯。一些历史名人,如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人都曾被监禁于此。</span></p> 斯莫尔尼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斯莫尔尼宫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斯莫尔尼宫因它的旁边曾有一个斯莫尔尼修道院而得名,建于1806~1808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它最初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办的斯莫尔尼学院的校舍。斯莫尔尼学院是俄罗斯第一所女子学院。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看来,</span><b style="font-size:22px;">要使一个国家的公民变得理想而完善,就要依靠每一个人的第一个老师﹣﹣母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宣布一切属于苏维埃!(上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宁在斯莫尔尼宫领导了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这里指挥了武装起义,7日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十月革命胜利后直到1918年3月,斯莫尔尼宫成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此期间,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苏联时期,斯莫尔尼宫是列宁格勒州政府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斯莫尔尼宫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会议大厅和列宁的办公室。我们在整整100年后的2017年游览此地,真的感触良多。</span></p> 阿莱乐尔巡洋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冬宫大门前的涅瓦河上停泊着阿芙乐尔巡洋舰。</span><b style="font-size:22px;">“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就来自于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芙乐尔巡洋舰是一艘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著名舰艇。该舰由彼得堡"新军舰制造厂"制造,1900年5月下水,参加过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在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革命中,该舰官兵举行起义。1917年11月7日,该舰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向冬宫开炮(抵近开炮,涅瓦河上军舰距冬宫不到200米),并通过舰上的无线电播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宣言》,宣布了革命胜利的消息。从1923年起,阿芙乐尔巡洋舰被正式编入波罗的海舰队的训练舰支队,成为培养指挥员的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当年反击纳粹围攻列宁格勒的保卫战中,舰上九门大炮被拆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水兵们把自已的阵地由水上移到列宁格勒城郊。留在舰上的炮兵班水兵用留下的一门主炮积极作战。后来舰艇被德军火力毁伤,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阿芙乐尔巡洋舰被打捞上来,于1944年修复。1948年以来,阿芙乐尔巡洋舰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一直停泊在涅瓦河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刚好100年后到访此地,苏联早已解体,雄风不再,感慨之余,想起了有篇文章中的一段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怎么可能不感谢苏联呢?一个国家,用自己的诞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用自己的灭亡为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说得真有意思。</b></p> 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冬宫位于圣彼得堡宫殿广场,面向涅瓦河,与圣彼得堡要塞隔河相望,是圣彼得堡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之一。 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叶卡捷琳娜二世戎装画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彼得大帝死后,俄国在37年间换了6位沙皇。这些沙皇中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和能力肩负起彼得一世开创的事业。帝国的首都重新迁回了莫斯科,彼得一世签署的法令大多数被废除了。俄国回到了彼得一世改革前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几乎是在一登基,这位年青的女性就宣称自己是彼得一世的继承者,俄国将重新回到彼得一世开创的道路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丈夫,彼得三世,他从小就在德意志长大,他甚至不会说俄语,处处蔑视俄罗斯人,蔑视俄国,而恰恰跟他相比呢,一个真正的日耳曼人,也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恰恰到了俄国之后,非常虔诚地皈依了东正教,认真地学习俄语,而且在俄国人面前,是一幅母仪天下的形象,因此说,她很快地就得到了俄国老百姓的承认。她推动的改革,把俄罗斯又一次推上了强盛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艾米尔塔什博物馆最早源于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收藏。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著名画家的250幅绘画,并从冬宫中腾出部分房屋存放这些艺术品,把存放这些艺术品的地方称为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一词源于法语,意为"幽静之地”。随着藏品的增多,展馆的面积不断扩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全部建筑有包括冬宫在内的5座大楼,400多个展厅,270多万件藏品,展品若排成一列,将绵延20多公里,在每一件展品前停留一分钟,人们要用8年时间才能走完这个艺术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艾尔米塔什是一座了解世界文化的殿堂,其藏品包括绘画、雕塑和各种文物在内的世界古今文物和艺术珍品,有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刻、古代东方各国的艺术品、中世纪及近代西欧各流派的绘画与雕塑,可谓无所不有。其中,达·芬奇青年时代创作的绘画《甜蜜的少女和儿童》、拉斐尔的绘画《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名画尤为珍贵,还有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等名画家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镇馆之宝——孔雀时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俄罗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月革命攻打冬官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0年后的今天,俄如何看1917年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终结数百年的君主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从此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历史”,法新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俄罗斯的1917年。这一年,俄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为强盛的苏联时代拉开序幕。2017年,这段革命岁月迎来了100周年,对于它的解读在俄社会舆论中不断回响。经历过苏联解体的俄罗斯,如今对1917年革命的看法更为复杂:有人认为,它带来了国家最好的时代;有人说,国家发展进程受到阻碍。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支持俄社会围绕革命进行坦率而深入的评价,“绝不允许将过去的分裂、愤恨、怨恨和冷酷拉入我们现在的生活”。</span></p> 夏宫花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夏宫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30公里处,它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点。大北方战争的取胜(战胜瑞典),使彼得大帝的雄心得以极大满足,为了彰显俄罗斯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的地位,需要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这就是夏宫,后经历代沙皇对它进一步雕琢、润饰,使得它更加美丽、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后经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彼得大帝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它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40公里,占地面积四百多公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在其占领 Astoria Hotel 的计划失败后,打算在这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苏联当局。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期间,斯大林下令炸毁这座宫殿,以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二战后苏联花大力气修复如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7年9月13日日我们游览夏宫花园,请一个俄国人帮我们拍的照片。心情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喷泉群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雕像。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直喷22米之高。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喷泉群在蓝天白云下,闪耀着鎏金的光辉水流的银影。黄金色的雕塑沐浴在水幕中,玉珠飞溅,光彩夺目。漫步在幽静高大的森林中,每走一小段路,眼前就会闪烁出飞溅的玉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夏宫运河连接波罗的海出海口,气势宏伟,这也正是彼得大帝追求的效果。</span></p> 涅瓦大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聚集了该市最大的书店、食品店、最大的百货商店和最昂贵的购物中心。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教堂、名人故居以及历史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涅瓦大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罗斯滴血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区涅瓦大街。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和镶嵌复杂、颜色艳丽的外观,反映了俄国十六七世纪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881年3月1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这里时,遭遇“民意党”(反对废除农奴制)极端分子的暗杀。原因在于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于1861年下诏废除农奴制,并且主持政治改革,推动俄国朝君主立宪制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开始兴建这座教堂,直到1907年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沙皇尼古拉二世继位时期才最终完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涅瓦大街远观滴血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喀山大教堂位于繁华的涅瓦大街上,呈十字形排开,半圆形的廊柱一直延伸到涅瓦大街上,掩映着背后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带有传统的东正教特色。据说这里供奉着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这里也安葬了俄罗斯著名元帅库图佐夫的骨灰。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面向大街环抱广场,柱廊前面矗立着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纪念碑和俄国陆军元帅纪念碑,教堂里有库图佐夫墓和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胜利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面向大街环抱广场,柱廊前面矗立着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纪念碑和俄国陆军元帅纪念碑,教堂里有库图佐夫墓和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胜利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条大街上还有统一俄罗斯党的总部,是普京所在的俄第一大党。一栋三层楼房,总部只占了二三两层,底层是卖蜜腊、琥珀的商店。国内一个象样点的乡党委都比这个总部气派得多!可见政党在俄罗斯的地位并不怎么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倒是在这里以俄罗斯套娃为背景来了一张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也生活在圣彼得堡。我很喜欢他的这首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却常是忧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切都是瞬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切都将会过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那过去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普希金的生活态度:光明必来,正义必胜。</b></p> 中国与前苏联的对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圣彼得堡的国家博物馆。看到这里的冷清,我不由得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把中国与前苏联进行了一番对比: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当今的中国比前苏联更强大,甚至还拥有前苏联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民众的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从经济韧性看</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2024年GDP规模超18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波动中能快速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增长态势,而苏联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重工业,缺乏这样的韧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在科技创新方面</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2024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左右,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5G、高铁等技术世界瞩目,苏联在一些领域虽有成就,但整体创新活力和覆盖面不如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从文化影响力讲</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全球有超500所孔子学院。相比之下,苏联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特定历史时期和部分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在国际合作上</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是众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苏联当时的国际合作范围和深度相对有限。</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从社会凝聚力来说</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面对疫情等重大挑战,中国民众积极配合防疫政策,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纷纷挺身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这是苏联难以企及的。</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在全球治理贡献上</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积极参与维和、气候治理等,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比如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苏联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与中国当前的积极贡献不可同日而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3日晚上8点30分,我们结束了俄罗斯之旅,坐上高铁开启了北欧4国之旅。说是高铁,真没看出来。从圣彼得堡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300公里的距离,“高铁”行驶三个半小时,于11点57分正点到达,真难以想象。我们国内每小时不上150公里不能叫动车,不上300公里不能叫高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2010年12月12日,俄罗斯和芬兰之间增开了高速列车线路。新增列车 Allegro 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制造,将负责圣彼得堡﹣赫尔辛基之间的运输,运行时间为3.5小时,而此前的运行时间为6小时18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乌冲突爆发后,2022年3月25日,芬兰国营铁路公司宣布, Allegro 列车的服务将暂停。欧盟国家与俄罗斯间唯一仍在营运的铁路也随之关闭。这条线路再开通不知哪年哪月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01.25日于国奥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