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p><p class="ql-block">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王菲一首《世界赠予我的》在春晚节目中一骑绝尘,唱的那是真不赖。歌词浪漫且有诗意,还掺杂一些朦胧的哲理。不过如果把这首歌放在当初港台神仙歌曲打架的八九十年代,估计也掀不起什么波澜,可见当下创作力是多么的低谷。细品之下,我不大赞同歌词用到“赠予”这个词,把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自然世界定义为是对我们的赠予,有点过于虚化拔高,这得站在多高的视角来俯视人与自然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月华朦胧满庭院,微凉的风拂过,聆听虫鸣和玉米拔节声;懵懂的少年站在屋顶望着那座山、那片海、那天地交融,幻想着山的那边或海的那岸……这些不都是百姓最普通的生活嘛!如果连这些都算是被赠予的,让我们没有了理所应当的踏实感,那这一生还能拥有些什么呢!仓央嘉措不是说嘛“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不管有我无我,山河湖海本就在那里,而喜怒忧思那是我内心独有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自小的教育告诉我们,接受赠予后应该怀有感恩和回报之情,那我们应该感谢什么恩情呢?父母养育、老师教导、祖国庇佑,这些恩情自当感谢回报,可如果像歌词里写的那些弯月虫鸣也算赠予的话,那空气算嘛。这种赠予不就转化成了一把枷锁,一种压力嘛!联想当下社会内卷何其激烈,一首歌也能PUA到我们。只是一首歌何必矫情呢,可正是这些生活中常态化的东西,不容易防备,但恰能潜移默化的麻木人们思维,使人逐渐忘掉自我。</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世上讨生活,揽大自然过一生,何来那么多亏欠。我们在惠风和畅中敞开胸怀,我们在烟雨凄凉中握紧双拳,人与自然共生是多么和谐美妙,为什么非要整出一锅锅鸡汤。听过了,见过了这世间的诸般之后生命才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死与世界有关,但生死于世界无欠。</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不曾赠予我们什么,万物本就存在,反而是我们的出现为这世界增添了另一种生机。我们与花争艳,我们逆风而行,我们和风花雪月,星辰大海共情。</p><p class="ql-block">2025.1.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