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巴塘至理塘,反穿格聂南线,经过扎瓦拉垭口-格木村-劳者龙巴垭口-波密乡-查冲西则巴村(住一晚)-新冷古寺-然日卡-格聂之眼-铁匠山垭口-理塘</p> <p class="ql-block">卫星图片。从卫星图片可看到,格聂山就象一朵盛开的五瓣梅花,路线就是绕着格聂山的西面和南面,走了半圈。</p> 扎瓦拉垭口上散落的几个小湖,湖水清澈纯净。 <p class="ql-block">扎瓦拉垭口苍凉的美,感觉一直保持着地球洪荒时候的样貌。</p> 扎瓦拉垭口海拔4940米。 惹迪湿地森林河谷展现在眼前。 劳者龙巴垭口的转角一过,就能正对格聂主峰西坡。 <p class="ql-block">到达则巴村,村庄附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树林色彩斑斓,金黄夺目。</p> <p class="ql-block">在则巴村向北望去,就是格聂山了。</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藏民,独自到村里的寺庙跪拜。</p> <p class="ql-block">则巴村的寺庙。这个寺庙可能是“村级”的寺庙,并不出名,显得十分冷清。</p> <p class="ql-block">则巴村的年青人在玩蓝球。</p> 夏天时的则巴村全貌(网络图片) <p class="ql-block">则巴村全貌(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新冷古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寺庙。 冷古寺分为新冷古寺和老冷古寺。老冷古寺建于1690年,位于格聂山与相邻山的山谷中。而新冷古寺则位于海拔3914米的格聂神山脚下,四周雪峰环绕,经幡飘扬,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这天,我们早早就来到它的跟前,清晨的雾气正在上升,露出了新冷古寺的容貌。</p> <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的理塘新冷古寺周围,清晨寒冷,牧民给一些马匹穿上棉袄御寒。</p> <p class="ql-block">雾气渐散,格聂神山露出它的容貌,巍峨的雪峰终年白雪皑皑,尉为壮观。山巅雪峰之下是裸露的山岩,刀削一般的硬朗线条。岩石下面渐渐出现植被,山林逐渐丰满,山林脚下是冰川融水形成的溪流……植被随海拔垂直演变,如此生动鲜明。新冷古寺紧挨在格聂神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桥还没修好,藏民摩托车涉水过河。</p> <p class="ql-block">等待游客骑马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格聂之眼,是格聂神山之下一条山梁上一个奇特的水泡子,从高空观看,酷似一只凝望天空的眼睛,有眼白,有黑眼珠,中心还有瞳孔。它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聂景区。</p> <p class="ql-block">司机王师傅用无人机为我们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铁匠山垭口是理塘通往格聂神山的山门,也是传说中康南香巴拉的圣门!</p><p class="ql-block">铁匠山垭口是格聂南线一个标志性观景点,沿途多个天然、巨大的观景平台,铁匠山垭口海拔4770米。</p> 铁匠山像金字塔一样壮观。 铁匠山垭口上的低洼地形成的水塘。 从这里望去,格聂神山披着冷冽的寒芒群峰,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横亘在蓝天... <p class="ql-block">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p><p class="ql-block">理塘有“天空之城”的称誉----因为它是我国海拔高度排在前列的县城,海拔为4014米的。</p> 仁康古街位于理塘高城镇车马村,古色古香的建筑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 路旁,富有藏式风格的民居——碉房,格外地引人注目。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自东汉时就有存在。碉房藏语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藏族的碉房庄重内敛,但绝不乏味。房檐上五色的彩绘,屋顶飘扬的经幡和风马旗,不失明艳又恰到好处。火、云、天、土、水,红、白、蓝、黄、绿,他们把自己心目中的天地万物,用彩绘点缀在碉楼的窗檐和门楣上。 <p class="ql-block">这些藏式碉房,现在有许多被用做藏餐厅,或酒吧,或摄影店铺。</p> <p class="ql-block">四位藏民妇女在此转经休息,我询问她们是否可以拍照?她们很乐意。并自然而然地双手合十,微笑看镜头。</p> <p class="ql-block">理塘城区。在酒店窗口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