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后,重回故地,睹物思人,忧喜参半,细细品来,更多的伤感。</p> <p class="ql-block"> 2015年,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到这里,我工作闲暇之余,陪伴二老度过了三年快乐的时光。二老先是住在1号公寓一楼的一个房间,那时候二老还能自理,父亲负责做饭、照顾偏瘫的母亲。记得每天下班后,我回到父母的房间,陪二老吃顿饭,聊聊天。周末开车,带父母到周边转转。</p><p class="ql-block"> 后来,母亲的病情有点重,便找了一个保姆,每天给二老做饭、洗洗衣服、打扫卫生。</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工作调动去了广西,老家大哥来云南把二老接回郓城。</p> <p class="ql-block">二老在白龙山</p> <p class="ql-block">游罗平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曲靖</p> <p class="ql-block">陪二老到北海看海。</p> <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二老要回山东,女儿和爷爷奶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母亲病情加重离世。2024年2月(农历正月初六),父亲也永远离开了我们。从此,再也不能陪着父母过年了。这张照片是2024年龙年春节正月初一我和父亲的合影,也是父子最后一张合影。欣慰的事,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陪在他身边,照顾他的起居。这个春节,父亲身体消瘦的体重只有六十斤左右,说话声音及其微弱,那几天我只听清他两句话,一句话是“别走”——父亲不想让我回广西上班,不想让我离开他;另一句是“回家”——父亲一直想回到农村老家赵楼生活,叶落归根。</p> <p class="ql-block">父母2013年冬天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如今,再回白龙山,看到过去父母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想起了父母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里酸酸的。</p><p class="ql-block">此为伤感之一。</p> <p class="ql-block">BLS煤矿始建于2004年,历经波折,先是LN集团投资,后转归央企HN。建设过程中曾发生两次大的瓦斯突出事故——2006年的“7.29”事故,死亡11人,以及2013年的“901”事故,死亡9人。我曾参与“901”事故的善后,主要负责和遇难矿工家属谈判赔偿,过程细节不能回味,作为公司领导,我要按照企业规定谈判,不能无限满足家属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工会主席,又应该维护职工权益,很难权衡。</p> <p class="ql-block">从2004年开始建设,这个煤矿因为两次的事故,也因为国家环保政策变化,矿区面积要进行调整,煤矿建设断断续续。最早的一批职工——主要是来自黑龙江鸡西矿务局的职工,现在大多数都已退休,现在煤矿仍未建成投产,而投资一再追加,概算从最初的23Y,到后来的40Y、63Y……</p> <p class="ql-block">曾经热闹的幸福广场。那几年,公司在这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篝火晚会、歌唱比赛,等等。</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门口的8棵海枣,只剩下5棵了。</p><p class="ql-block">院子里的缅桂花树,已长到两个碗口粗。</p> <p class="ql-block">听到的传言,上级公司可能缓建煤矿,这一点我多少能理解——双突煤矿是世界性难题,以企业现有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确实难以应对。另一方面我又很伤心,毕竟,自己在这里工作了十年,心有不甘啊。企业投资巨大,不是一句缓建就能交代的,已投资金财务费用如何处理?二三百名职工如何安置?</p><p class="ql-block">此为伤感之二!</p> <p class="ql-block">好消息是,连续亏损十几年的电厂,2024年终于实现了盈利,配套的铁路专用线,马上也要建成投运。也许,这是企业的一个转机。祝愿企业能走出困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