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具烟火气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食物的香气总是最先唤醒人们对家的记忆。每一道年味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密码,诉说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陕西渭南,年的味道是从揉面的掌心开始的。 </p><p class="ql-block"> 腊月里的蒸笼永远氤氲着热气——雪白的花馍被捏成小鸡、游鱼、玉兔等,点上朱红,仿佛将一整年的吉祥都揉进了面团。巧妇们手持剪刀,将面团剪成“圣虫”“元宝”,蒸出一屉屉花饽饽,让麦香里开出春天的花。</p><p class="ql-block"> 在家乡,饺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将硬币、糖果等吉祥物包入馅中,寄托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这些传统年味背后,是家乡人对团圆的执着追求。年夜饭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亲情的纽带。游子归乡,带回来的是远方的故事;父母下厨,烹制的是浓浓的思念。在食物的香气中,一家人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畅想着新年的美好愿景。这种团圆的仪式感,让春节成为家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未归的游子,通过网络拜年让祝福跨越时空,但真挚的情感依旧。这些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年味的传承与创新。</p><p class="ql-block">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味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心灵的慰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团圆的期盼、对亲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将通过年味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一口年味,便是一卷无需文字的家谱,在唇齿留香间,将“中国”二字,刻进血脉深处。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