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知青诗人书法家李铁龙先生乙巳新年诗词书法欣赏

周志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七律·乙巳正月初二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铁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晨起开机红满屏,百余微信带春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电波表意虽心暖,思绪难言已泪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叹路遥知马力,更觉日久见真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携来雨露化冰雪,此刻无声胜有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七律·乙巳春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铁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舞长空祈雨顺,蛇归田野护丰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山树茂绿盈地,四海鱼肥水溢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利益民生方得道,国凭强大可无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携风化雪春来早,更是一年好兆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乙巳新年自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铁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书笔墨伴身边,人过英华不赋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古留痕因奋斗,从来成就忌空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岂图享乐为虚度,曾历坎坷志更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负青春那点梦,灵魂深处是桃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澜先生赏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龙邀春夏”楹联书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稳如泰山,浩气冲天。中流砥柱,仪态万千。低调收敛,春风扑面。结体讲究,笔划妙联。眼前一亮,美溢心田。抱朴守拙,鹤舞云间。金枝倒挂,百花争艳。硕果累累,叶茂枝繁。平湖秋月,不惊波澜。善哉美哉,大作空前。观赏李铁龙先生《龙邀春夏》楹联书法有感。北京草木斋文澜拙评于2025年1月29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书法评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铁龙先生书法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周志忠(长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墨舞龙蛇势若飞,行间草意透春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挥毫泼洒风云变,一气呵成万古威。</b></p><p class="ql-block"> 在当代书法界,李铁龙先生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多年来,我曾经拜读过他的许多书法作品,其中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尤其以其行草书作品著称。作为一位老知青,一位退了休的副厅长级公务员,一位著名诗人,李铁龙先生的书法不仅承载了他对时代的记忆和感悟,更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显现出其弘扬正气的文化底蕴。本文将对李铁龙先生的行草书作品进行赏析,以领略其书法艺术之魅力。</p><p class="ql-block"> 李铁龙先生的行草书作品,多为自创楹联、横幅、诗词等,内容富含哲理与诗意,字形则灵动飘逸、端庄厚重,充满生机与活力。他的书法风格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理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p><p class="ql-block"> 在楹联作品中,李铁龙先生巧妙地运用汉字的形态美和意象美,通过笔画的疏密、浓淡、干湿等变化,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境。如“龙邀春夏秋冬福,蛇借东西南北风”一联,以龙腾四海之势,尽邀一年四季的福气,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沉,字里行间蕴含着真诚的新春祝福;蛇与龙相对,突现蛇年主题,借来四面八方的祥风瑞气,为新的一年注满生机。灵动的草书,不狂不傲,收敛端庄,霸气十足;而“静极灵动”四字,则通过灵动的笔触和稳健的结构,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坚强。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的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横幅少字作品写行草书是比较困难的。而李铁龙先生的横幅行草书却能挥洒自如,气势磅礴。他善于运用硬线条和倾斜的笔势变化,使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如“文当载道学亦明德”一幅,以刚劲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墨色,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整幅作品气势连贯,节奏明快,既展现了书法的韵律美,也体现了作者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行草书斗方作品“玉树临风”,更是堪称李铁龙先生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以下几个特点,足见其精妙:</p><p class="ql-block"> 风格独特:此作风格前所未见,展现了李铁龙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全新突破,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即兴创作:这是铁龙的即兴佳作,短短两分钟内一气呵成,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形式与内涵并重:“玉树临风”四字以斗方形式呈现,行草书体飘逸潇洒,结构精准,美感十足,寓意着坚韧不拔、风雨无阻的精神。广泛赞誉:作品展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美,几乎所有观者都为之惊叹,纷纷询问作者。得知是李铁龙先生所作后,无不夸赞其技艺高超。</p><p class="ql-block"> 广泛赞誉:作品展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美,几乎所有观者都为之惊叹,纷纷询问作者。得知是李铁龙先生所作后,无不夸赞其技艺高超。</p><p class="ql-block"> 专业认可:书法界人士仅凭字体便能认出这是铁龙先生的大作,不仅说明铁龙先生的书法已独树一帜,形成个人风格,而且也足见其在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李铁龙先生的行草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与诗词的紧密结合。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是吉林省新诗学会的创始人,新诗创作成果斐然;而他的格律诗词也毫不逊色,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是上乘。他的书法作品往往配以自创的诗词或楹联,使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完美,在内容上更加深刻。这种诗书合一的创作方式,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增强了其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 </p><p class="ql-block"> 总体来看,李铁龙先生的行草书作品体现了其对传统书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精神。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使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色彩。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使他的作品在书法界独树一帜,备受瞩目。</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李铁龙先生的行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备受赞誉。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书法的韵律美和形态美,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未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中,相信李铁龙先生的作品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不揣冒昧,妄自点评铁龙先生的书法作品,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诗词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李铁龙经典诗词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周志忠(长春)</p><p class="ql-block"> 初读李铁龙先生《七绝•读著名画家易洪斌天马图有感》:才看惊龙四海生,又闻霹雳九霄行。神驹一跃三千里,纸上飞来百万兵。颇为震撼,一股冲天豪迈之气扑面而来。再读更觉此诗雅而不俗,气势恢宏,意境之深远,内容之精彩,情感之充沛,语言之夸张,无不令人动容。有感而发,写了如下文字。</p><p class="ql-block"><b> 诗的创作背景</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铁龙先生在阅读好友、著名画家易洪斌先生的《天马图》后有感而发创作的。2018年11月16日下午4时,铁龙先生与省民政厅潘占学副厅长、长影频道总监程玮博等一行五人到欧亚集团总部拜会易洪斌先生和曹和平董事长。易先生与曹董事长分别是中国画坛及商界领袖级人物,家喻户晓,影响巨大。见到各位好友,易先生十分高兴,忽来灵感,挥毫泼墨,创作双骏飞天图,让大家惊喜万分,并当场题字,将这幅珍贵的画作赠与本诗作者。图中双骏飞天,一黑一白,一上一下,一领一随,一动一静,其飞扬神采,生动形象,不俗意境,令人感动,令人震撼!正如铁龙先生诗曰:“巨匠挥毫三万里,雄兵一跃九千重”。据铁龙先生描述,易先生起画时目光炯炯,气定神闲,用笔时如行云流水,心到画成。点画之间,双驹如神灵附体,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仿佛听到远方传来阵阵马蹄声,看到遮天蔽日的滚滚烟尘。大师作画,已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出神入化!易洪斌先生这幅《天马图》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感动了铁龙先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铁龙先生激情澎湃、诗兴大发,写了这首七绝。先生不仅通过这首诗来赞美画家精湛画艺和朋友间的真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天马的喜爱和敬畏之情。</p><p class="ql-block"><b> 赏析</b></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仅有4句28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气势宏大,意境深远 。 </p><p class="ql-block"> 1. 诗句的字面意思</p><p class="ql-block"> “才看惊龙四海生”:刚刚看到画中的天马,就如同惊龙出海,气势磅礴,震撼天地。“又闻霹雳九霄行”:紧接着,又仿佛听到九霄之上传来霹雳之声,天马在云端疾驰。 “神驹一跃三千里”:这匹神骏的天马一跃而起,就能飞越三千里之遥。 “纸上飞来百万兵”:画中的天马仿佛带有无穷的威力,使得纸面上仿佛有百万雄兵在奔腾。</p><p class="ql-block"> 2. 诗句表述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家易洪斌所绘的天马图,展现了天马的雄姿与灵动。诗人用“才看惊龙四海生”和“又闻霹雳九霄行”这样严谨对仗的诗句来形容天马飞天的震撼与姿态,用“神驹一跃三千里”和“纸上飞来百万兵”这样强烈夸张的诗句来描绘天马的神奇与力量。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与力量,将《天马图》所蕴含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 点评</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天马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运用得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奇特想象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二首》中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句诗描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景象,与“神驹一跃三千里,纸上飞来百万兵”所表现的壮阔意境相呼应, 还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与“才看惊龙四海生,又闻霹雳九霄行”所表现的震撼气势相类似。</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这句诗描绘了山川与平原相接、江水流向广袤大地的景象。从表面看,铁龙先生的诗与李白这两句诗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深入感受铁龙先生整首诗所表现的开阔与豪迈意境,竟与李白的诗句高度契合默契。</p><p class="ql-block"><b> 题外赘述</b></p><p class="ql-block"> 李铁龙先生对写新诗也有很深的造诣。2010年就牵头创建了吉林省新诗学会,团结广大诗人,积极开展活动,其影响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为全省诗歌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铁龙先生对格律诗也很有研究,曾受邀在吉林省图书馆、大中小学、企业、文化单位等举办几十场诗词书法讲座,受到热烈欢迎,省内外重要媒体报刊都有报道。铁龙先生提倡用新韵写格律诗,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喜爱格律诗,创作格律诗,促进格律诗创作的繁荣,但也不排斥平水韵。难得的是先生这首《七绝·读著名画家易洪斌天马图有感》却既符合新韵,又符合平水韵。可以说,这首诗是现代人写古体格律诗的一个成功范例。</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铁龙先生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或传说故事,但其中的表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马和龙的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表述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画中天马的威猛、神奇和非凡。它以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高度赞美了画作《天马图》的磅礴气势和画家的精湛技艺,展现了诗人对画作艺术魅力的敏锐捕捉和深刻领悟。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使得这首诗在赞美画作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鼓舞人心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0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周志忠,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公务员退休。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书法作品入展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大展、庆祝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全国优秀书画作品展、“翰墨丹青 文化强国”吉林浙江两省老年书画联展、信仰·未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楹联书法征集大展”等;近年来在中华诗词杂志、中国楹联、吉林日报等报刊、公众号、媒体发表诗词、楹联数百首(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李铁龙 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李铁龙,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学历。自幼喜爱诗书,临帖不辍,习诗不懈,练就童子功,终成正果。当过知青,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曾在教育、工业、党务等机关部门工作。前任中共吉林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副厅长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四届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第八届吉林省文联及作协全委,吉林省新诗学会会长,吉林省诗词学会工作指导组成员。被聘为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顾问,吉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知青人书画院顾问,吉林省知青志愿者团队顾问,长春净月潭瓦萨书画院副院长,《吉林诗人书画艺术家论坛》首席顾问,《松花江诗词》特邀顾问,省委省政府直属吉商联合会艺委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图书馆特邀演讲嘉宾,长春大学客座教授,被吉林省十余所高校、中小学、国企、文化等单位聘为文化顾问。</p><p class="ql-block"> 诗集获吉林省委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中国郭小川诗歌奖。《心翼集》《思絮集》《秋叶集》三部作品被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收藏。出版《李铁龙书法作品集》,参加省市级各类书法大展或比赛,曾获隶书特等奖,楷书一等奖。举办个人书法网络大展10余次。书法作品被驻华使节、外国友人、政商文化界名流收藏。应邀在吉林省图书馆等文化单位举办诗词书法讲座,深入欢迎,省市级媒体都做过深度报道。为学校、企业、文化场所、书画斋堂、茶楼会馆等题写牌匾。</p><p class="ql-block"> 在省民政厅及省慈善总会举办的慈善捐赠活动中,捐赠或拍卖书法作品,所获款项均全部捐赠农村贫困学校。数十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撰文对其诗歌书法成就予以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依据媒体报道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