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1)‍人间沧桑话孟买 ‍

Mark Li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1月29日,这正值2025年农历大年初一,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春节的团圆氛围中,我们六人却毅然放下节日的温馨,背起行囊,快步走向机场,开启了一场横跨42天的印度-尼泊尔自由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程,从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出发,途经奥兰加巴德、布巴内斯瓦尔、科纳克、瓦拉纳西、克久拉霍、阿格拉、斋浦尔、阿姆利则、新德里,再穿越国境,走进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博克拉,随后返回印度,继续探访贾沙梅尔、焦得布尔、乌代布尔,最终从孟买启程,飞回悉尼。</p><p class="ql-block">在印度的这些日夜,我们自由穿行于城市街巷,驻足于乡镇村落,见证印度令人诟病的空气污染与交通拥堵,也沉浸在公元前遗留至今的石窟与寺庙之中。我们目睹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基建,也感受到街头巷尾年轻人躁动的氛围、涌动的荷尔蒙,让人不禁想起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p><p class="ql-block">印度没有巍峨壮丽的世界级山川风光,却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国度。在这里,人们虔诚信奉着千年流传的宗教戒律,在物质匮乏中生存,却又安然顺从天命。他们包容着外人难以理解的矛盾:极度的贫穷与迅速的发展、污秽与纯净共存、混乱与秩序交织…… 这种极端的反差,为喜欢猎奇、搜秘、街拍摄影的旅行者提供了无数独特的视角和题材。</p><p class="ql-block">在这42天的旅程中,我们住过酒店、民宿,搭乘过飞机、火车、公交车、出租车,甚至体验过人力车、嘟嘟车的颠簸之旅;我们与商贩讨价还价,时而得意,时而懊恼;也曾因文化差异而陷入误会,但只要面带微笑,合掌作揖,那些尴尬瞬间便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归结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难忘的旅程。 42天的印度之行,我们没有遇到任何不敬或挑衅,更未曾感受到人身威胁。毕竟这里是一个信仰深植人心的国度,虽然落后,甚至显得原始,但远不像某些刻板印象中的那样令人难堪…… 相反,它真实、复杂、多元,值得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体会。</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印度,我们终于来了!</p><p class="ql-block">在孟买,著名的中央火车站是印度交通枢纽,车站是由19世纪的英国建筑师设计,並于1888年完工。站名最初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命名为“维多利亚终点站”,以此纪念她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由于车站建筑融合了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哥特复兴风格与传统印度建筑元素,堪称19世纪铁路建筑的杰作。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车站列为世界遗产,认可其在建筑和历史方面的独特价值。</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孟买中央火车站也是印度铁路总部所在地,车站的大厅里各式人物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在这里,也是最能反映孟买原汁原味的市俗风情。</p><p class="ql-block">视频:孟买火车站一瞥。</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车站外的殖民建筑风格各异,展示了孟买丰富的历史和建筑遗产。这里也是历史和建筑爱好者的必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孟买泰姬陵酒店是有百年历史的五星酒店,奢华且典雅,融合了东方、佛罗伦萨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印度门原是为英王乔治五世伉俪首次访问印度而建,具有幽默意味的是1948年印度独立后,最后一批英军也是通过此建筑离开印度。</p><p class="ql-block">这两处相距百米,同属孟买地标,也是游人必打卡之处,从这里坐船半小时,便可到达著名的象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象岛石窟(Elephanta Caves)建造约8世纪,相当于唐朝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时期,石窟由山体外部向内开凿。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座高約5.5米的湿婆神像,这座三面胸像,正面代表创造者,神情庄重,左面代表毀灭者,面目愤怒,右边代表守护神,面帶笑容。其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手法与动态感,使雕刻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是印度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孟买除了各国大都市应有的灯红酒绿,时髦商店之外,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达拉维贫民窟(</span>Dharavi)。</p><p class="ql-block">我们按图索骥,从马希姆车站徒步走向这个悲惨世界,一探其究竟。</p><p class="ql-block">视频:孟买铁路线上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从车站天桥上走来数名学生,她们以熟练的英语询问我们从那里来,并希望一起合影。我们很惊讶贫民窟的下一代竟然如此有礼貌和教养,真的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经过车站过道和天桥,聚集了不少乞丐,若你想对他们拍照,给钱就没问题,就怕给了一个围上一群,所以你只要目光不交集不搭理,擦肩而过互不打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走进贫民窟,那里的环卫绝对触目惊心,让人窒息。笔墨无法形容这种脏乱差,根据有关资料透露,这里平均1千多居民才拥有一个厕所。</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竟然还有医生在此悬壶济世,不由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贫民窟里随便蹓跶,你可以随便拍照,没人阻拦,更多的人是对着镜头微笑,甚至还会跟你搭讪。</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徒手进食,<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被文明人视为不雅不卫生,但却</span>是印度人独特的饮食方式,而这种传统深植于印度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因为徒手进食强调了人与食物的亲密接触,这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整个贫民窟占地约1.7平方公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百多年来吸引了来自印度各地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各自的手艺和技能,如今这里居住者近80多万,拥有约5000种商贸机构和</p><p class="ql-block">15000个独立小工厂,每年总营业额可达5亿至6.5亿美元。其中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来此观光,已成独门生意,毕竟号称世界之最的贫民窟就此一家,别无分店。</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视频:贫民区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孟买的千人洗衣坊(Dhobi Ghat)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独一无二的露天洗衣场,已有超过130年的历史。洗衣坊内有几百个洗衣池,数以千计的洗衣工人在此手工清洗衣物,场面堪称奇观。 </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想走入洗衣坊参观时,被门口的工头阿里拦住,他说想进去得交3千卢比,我们一听掉头就走,只过了几秒钟,阿里从后追上,经过杀价,最后以3百卢比成交。</p><p class="ql-block">阿里人还不错,收钱为我们服务,他热心介绍说,这个洗衣坊内有800多个洗衣池,有7千工人在此工作,24小时开班。而这里也不是有钱就能租得到买得到的产业,它背后有着自己的系统和社会规则。但对低层人群而言,这里可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安居乐业場所。</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些洗衣工大多是世代从事洗衣行业的首陀罗,他们几代人的吃住,都生活在暗无天日和臭气熏天的洗衣坊内,条件极其艰苦。</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阿里临别时还告诉我们,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曾在此取景,这使得千人洗衣坊名声大噪,广为人知,如今,这里已成为孟买的一大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印度传统洗衣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悄悄地走了,正如我们无声地来。见过各大洲的繁华都市,但我们最喜欢寻觅的就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孟买二天自由行,满足了我们的愿望。</p><p class="ql-block">临走前摄下的这张图片,我想应该是对孟买最真实最概括的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