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1.16. 上午,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提前三天实名免费预约,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高德地图:考古博物馆位于奥匹公园与奥运博物馆之间。</p> <p class="ql-block">695 路公交车,洼里南口站下车。站台北面见奥林匹克塔,塔下有奥园龙行水系滑冰场。不同路线,乘公交车 82路、419路、538路,北辰东路站下车。</p> <p class="ql-block">洼里南口公交站,东西两侧街景。01: 东侧有中国工艺美术非遗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02: 西侧街景。</p> <p class="ql-block">考古博物馆建筑一角,有朱雀🐦🔥和白虎 🐅圆环浮雕。朱雀🐦🔥 向南,白虎🐅面西。</p><p class="ql-block">古代神话中,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四神兽分别代表南北东西四个方向。 </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东西两侧,碑刻地标。</p> <p class="ql-block">中国考古博物馆,于2023年对外开放。博物馆门前, 两匹石刻铜牺尊,迎接八方宾客。</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大厅,走在探索中华 “ 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多年文明史” 浩瀚无垠历史长道中。</p> <p class="ql-block">中华历史长道记录了科学考证:从距今800万年,腊玛古猿禄丰种活动于云贵高原开始,记录华夏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历程。记录180万年前,山西芮成西侯度遗址,旧石器人类使用火🔥的遗迹。记录距今170万年,云南元谋人生活遗迹和元谋人骨化石…。</p> <p class="ql-block">望背影,母子携手迈着探索步伐,在中国考古历史长道上前行。</p> <p class="ql-block">停下脚步,《 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序篇,镶嵌在大型铜铸壁画中。</p> <p class="ql-block">01: 大厅圆形穹顶,有2022年10月22日星象星座图,这一天是二十大开幕日。据说,星象图是当日在天安门广场拍摄,叠加宇宙星座图。</p><p class="ql-block">02:《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序篇,介绍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馆面向社会,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分别以《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展出。内容多,参观部分展览。</p> <p class="ql-block">铜铸壁画前,伫立两位身穿铠甲,神态威武,陶制彩绘贴金天王俑。<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618年~907年)西安隋唐墓出土。天王俑分别脚踏</span>卧牛和卧鹿。</p> <p class="ql-block">大厅两侧, 展示殷商车马坑(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让人们感受3000年前,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的繁荣盛世景象。地面留有人与马的遗骸,揭示人类历史中的殉葬一幕。</p> <p class="ql-block">01: 俯瞰大厅,两侧隔板墙一百多个窗口,摆放着出土陶器。02: 近观殷商车马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二层《文明起源》,展示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文物,含兴隆洼、庙底沟、陶寺等遗址文物。</p><p class="ql-block">左下:陶人面像 · 新石器 · 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有着七千年历史的陶器人面像,保存完好无损,国宝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右下:玉玦 为中国最早的玉器,新石器(约公元前6200年~前520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早在八千</span>年前,人工打磨的玉器,至今依旧圆润光滑,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左图:大口陶尊 · 新石器(公元前1800年~前1500年)山东莒(jǔ)县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汶口遗址出土</span>。上面有日月山符号,是最早的中国文字,国宝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右图:用红黄绿三色笔,描绘日月山。考古学者将此符号释为元旦的 “旦” 字。认为圆圈像太阳,下面五个山峰为山脉,中间一弯新月,像飘浮的云。由此,中华文明史上推1000年。</p> <p class="ql-block">精华展在三层。文物多到目不暇接。2个小时走马观花,随手拍,做记录。</p> <p class="ql-block">《问鼎中原》考古发现,商周青铜器中,鼎的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鼎是炊器、盛食器,是商周时期,贵族生活器具,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时的礼器。铜鼎是商周礼器的核心器具,象征着王权,有着等级森严的使用制度。</p> <p class="ql-block">介绍湖北大冶古代青铜铸造技术。商周青铜铸造工艺,举世闻名,为世界青铜文化之巅。</p> <p class="ql-block">商周青铜制品:青铜剑、铜戈、铜刀。</p> <p class="ql-block">青铜编鎛、编钟,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河南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各种铜爵。</p> <p class="ql-block">01: 铜胄 西周早期 作战将领的防御性装备,亦称 “盔”,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p><p class="ql-block">02: 铜当卢和铜人面饰 西周 北京琉璃河燕王墓出土。“铜当卢” 为古代马匹头面部的铜饰品。一是显示身份,二是保护马匹头面免受伤害。观铜人面饰,感受古人的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为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井叔铜钟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陕西长安张家坡墓地出土,表面铸铭文。</p> <p class="ql-block">张家坡出土青铜器文物数量众多。。</p> <p class="ql-block">铜方斝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河南安阳郭家庄遗址。鋬上有铭文 “史” 。</p> <p class="ql-block">铜斝</p> <p class="ql-block">铜卣与铜觯,西周 山东东滕前掌大墓地出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铜卣内有铭文 “史”。 </span></p> <p class="ql-block">铜罍。</p> <p class="ql-block">铜鼎 · 西周早期 · 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铜鼎内壁有铭文 “史” 。</p> <p class="ql-block">考古博物馆将古文字《史》字匾,高悬于正门之上。</p> <p class="ql-block">数字演示精美的嵌错宴乐攻占纹铜壶,纹饰中有战国时期的竟射、采桑、宴乐、戈射、水陆攻战等场景,文物现藏于四川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游客走到前面,停下脚步。那里有数字化演示,让文物 ”动” 起来,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通过数字演化,将文物呈360度缓慢旋转,高清观看国宝文物 — 铜牺尊。<span style="font-size:18px;">触摸一下,手指操作,</span>睡在地下几千年的文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仿佛穿越了时空。</p> <p class="ql-block">铜牺尊(原件)超萌神兽,为西周青铜工艺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它是 “天马神驹” 形似马驹却头生双角,背上有卷尾虎和凤鸟,前后有两条卷尾龙。器上有 “邓仲作宝尊彝” 铭文,译作 “邓仲制作宝贵的宗庙祭器”。因此,亦称 “邓仲牺尊”。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彝”是古代先民使用的盛酒器具,泛指宗庙祭器。</span>铜牺尊不仅是酒器,更是政治联姻和用于祭祀之礼器。古代将用于祭祀的动物称 “牺尊”。</p> <p class="ql-block">铜牺尊两侧为陶器展。</p> <p class="ql-block">《触摸陶片,感知文明》,发现人类最早制作的陶制容器,是在中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2万~1.9万年。每一个陶片,每一尊陶器,都可佐证历史发展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龙山文化 “ 彩绘蟠龙纹陶盘” (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为国宝文物,禁止出境。陶寺蟠龙形象,是考古首次发现,最早期的,不是一种动物,是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特征于一身,以蛇形龙的形象出现。</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出土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出土陶片原件。</p> <p class="ql-block">用陶片原件,复原陶器。</p> <p class="ql-block">欣赏一下,夏商周时期,雕工精美的玉鸮、玉猪、玉鹿、玉琮。</p> <p class="ql-block">商朝为奴隶制统治,有残忍的殉葬制,人牲人殉。</p> <p class="ql-block">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文物展。殷墟为商王朝最后一个都邑。</p><p class="ql-block">妇好墓是位于河南安阳一座保存完好的商朝王室成员墓葬。1976年考古研究所对安阳殷墟妇好墓进行发掘。出土銅器、玉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等1928件(套)。其中青铜容器 468件,玉器755件,宝石制品 47件。其中青铜礼器 210件,有铭文的青铜礼器109件。</p> <p class="ql-block">" 妇好" 是中国商朝著名女性,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她协助武丁处理政务,亲自带兵出征,为商朝的稳定和扩张做出重要贡献。“妇好” 姓 “好”(hào)名“妇” 。</p><p class="ql-block">武丁是商代第23位君主(公元前13世纪左右),具有卓越的统治与军事才能。在位时,通过军事扩张,扩大商朝疆域。通过中央集权,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使用甲骨文,促文化发展。举办祭祀活动,崇拜祖先与神灵,增强凝聚力。使商朝进入鼎盛期,被称为 “ 武丁中兴 ”。</p> <p class="ql-block">“ 妇好” 铜<span style="font-size:18px;">甗(yǎn)蒸煮器,器口下内壁有 “好” 字铭文。食器为分体式,下部有三足,称 “鬲” 用于煮水,上面为 “</span>甗” 中间有透气孔,可用蒸汽蒸煮食物。</p> <p class="ql-block">象牙杯,妇好墓出土,国宝级文物。雕刻精细繁缛,镶嵌绿松石。有兽面纹、饰鸟纹。象牙杯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鋬(手柄)</span>与杯身榫卯相连。</p> <p class="ql-block">“ 司母辛” 铜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妇好而铸的祭器,造型厚重,纹饰精美。“司母辛” 铜方鼎,为国宝级文物,禁止出境。妇好死后庙号为 “辛”。</p> <p class="ql-block">网图。“司母辛” 铜方鼎铭文。</p> <p class="ql-block">铜圆尊。</p> <p class="ql-block">“司粤母癸” 铜方尊。写 “粤” 字,明显是错误的,上面是 “ 兎” 字,键盘上没有的古文字。</p> <p class="ql-block">“ 妇好” 铜钺,国宝级文物。认为是用于祭祀的礼器,非兵器。</p> <p class="ql-block">“ 妇好” 扁圆铜壶。</p> <p class="ql-block">虺钮圈足铜觥(gōng),读起来拗口。</p> <p class="ql-block">刻写 “ 妇好 ” 铭文的青铜器皿。</p> <p class="ql-block">“妇好” 一对铜方彝。</p> <p class="ql-block">龙头提梁卣(yǒu)& 铜分体甗。</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鸮尊,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对鸟形铜尊,国宝文物,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铜鸮</span>上面有 “妇好” 铭文。</p> <p class="ql-block">“妇好” 墓出土的兵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墓出土玉器。其中有玦形玉龙、玉鸟刻刀、龟型骨刻刀…</p> <p class="ql-block">各种玉器,中间为石人。其它有玉兔、玉虎、玉狗、玉猪…</p> <p class="ql-block">鱼龙纹饰铜盘 和 “妇好” 铭文铜盘。</p> <p class="ql-block">文字溯源 庚续文脉</p><p class="ql-block">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品,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汉字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是维系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数字化演绎 “利簋”、“何尊” 等青铜器物上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生活的中华民族,早在8000多年前,就应用了表意符号,被称为 “文字雏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用数字演绎,对甲骨文进行解读。胡厚宣(1911~1995)中国现代历史学家、甲骨学家。甲骨学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甲骨上面刻写甲骨文,在妇好墓中有很多。记录了妇好的一生,包括对其怀孕生子过程进行占卜。</p> <p class="ql-block">朱书文字陶扁壶: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晚期代表,有4000多年历史。扁壶上朱书汉字 “文”,是早于甲骨文的成熟文字。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文字,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刻辞卜骨与刻辞卜甲。</p> <p class="ql-block">在曾侯乙编钟专题处,为孩子们提供了敲击编钟,体验古人演奏乐器之乐趣。</p> <p class="ql-block">《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 “何尊” 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迁都洛邑,即河南洛阳,作为政治中心。这是重要史实,即 “宅兹中国”。铭文中的 “宅兹中国” 是迄今为止发现 “中国” 一词,最早的出处。</p> <p class="ql-block">在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p> <p class="ql-block">网图,何尊是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周早期青铜酒器,浮雕 “饕餮纹”。</span></p> <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30年)二里头遗址出土。是我国最早的宝石镶嵌青铜,工艺精湛。历经3000多年,镶嵌紧密,无松动脱落,是世界上最早的 “金镶玉”,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龙形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500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3号宫殿。贵族墓主人右臂呈拥状,怀抱着的一条绿松石龙形器,一个铜铃🔔置于龙身之上。龙身长65厘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展现了夏朝对龙图腾的崇拜,至今,被誉为 “华夏第一龙”,国宝级文物,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01;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王城的发现,展示了礼乐初成的华夏王都,标志着东亚地区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开始形成。</p><p class="ql-block">02: 二里头遗址地图,为都邑遗址,更是王朝城廓。</p> <p class="ql-block">三层有休息区,坐在台阶软座上,可以边休息,边观看博物馆制作的考古学科普专题片。休息区两侧有卫生间和开水间。</p> <p class="ql-block">01: 黑釉剔刻花经瓶 瓷 西夏(公元1038~1227年)宁夏灵武窑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02: 白釉黑花龙凤纹瓷罐 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磁州窑产品。</p> <p class="ql-block">乘电梯上四层。时间有限,结束参观。</p> <p class="ql-block">大国一统 和融万方,《锦绣河山》数字演绎屏。</p> <p class="ql-block">《民族觉醒》浮雕壁画。</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观,留个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