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讨 伐 田 岫 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刘亨云 张文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中旬,正当我区党委书记、纵队政委谭启龙率部西进,接应新四军苏浙军区第4纵队东渡富春江,进一步发展浙东敌后抗日斗争,迎接大反攻到来的时候,长期驻扎上虞地区的田岫山部,却在加紧策划和实现其第3次投降日寇的阴谋。</p> <p class="ql-block"><b>作者刘亨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个月前,即4月22日,何克希司令员曾经针对田岫山屡屡向我进攻,恩将仇报,并在我主动出兵打垮伪军第36师对他的进攻,解其上虞之围以后,又一次不顾信义撕段协议的反动行径写了最后一封信,告诫他不要以为“共产党人可欺”,“骑两头马,作墙上草”,否则必将“误人误己,误国误民”。对于这个一贯视“名声是狗屁,生活、生命、生存是我的宗旨”的兵痞、流氓、土匪头子,我们当然不会抱有任何幻想。但是,田岫山究竟有什么阴谋,我们当时还不完全清楚。</p> <p class="ql-block"><b>作者张文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5月27日,田岫山所属特务大队300余人,在参谋长郭玉鑫的率领下,出现在姚北日伪军据点第泗门的街头。他们一律穿戴伪军服装,佩戴“特遣部队”的臂章。经查明,田岫山投敌后,已被日寇改编为“中央税警团第3特遣部队”,并命令他们驻守上虞城(丰惠)、许岙、丁宅街、第泗门等地。一夜之间,上虞等地变成了敌占区,人民沦为亡国奴。消息传来,军民愤慨万分,纷纷请战。经研究,决定予以痛击。第一个行动是攻打第泗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半天时间,我们便集中了余(姚)上(虞)地区的民兵、自卫队2000余人,主力部队更是争先恐后地要求突击任务。28日晚,纵队领导决定由刘亨云带领3支队(缺2大队),5支队和余上特务营执行这一任务。当晚,部队从梁弄出发。29日拂晓,第泗门战斗打响,广大民兵奋力配合。战斗于当日下午结束,俘田伪140多人,毙伤数十人,残敌逃进周巷据点,后又潜回上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斗中有一现象引起我们严重的注意。攻击发起后的一小时内,各路警戒部队接连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松厦日军向第泗门增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巷援敌迫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庵东方向打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姚方向发现日伪军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说,能增援的都来增援了。4路援敌共有400余人。以往,我们在攻打日伪军据点时,还不曾遇到过如此全力救援的情况。由于我们事先已有周密部署,各路援敌都被一一击退。从这里可以看出,日军非常重视田岫山的这股力量,其中还可能包藏有更大的阴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缴获的文件中看到了郭玉鑫率部投敌后给田岫山的几则密电的原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密电一:“司令田。密。指挥官(指伪中央税警团指挥官徐肇明。下同)昨晚抵周(巷)。职同谢营长(田岫山特务大队大队长)即往晋谒指座……”此电发自5月28日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密电二:“职今晨偕邦成兄至周巷谒指座请训,面陈钧座所示各节。指座甚表欣慰。午刻指座亲临第泗门召集官兵训话,晓示恳切,慰勉谆谆。指座至诚之孚感,卓越之见识,为时下将领所仅见,实为本部今后光明前途之凭依。训话后,指座又发特别犒赏,校10万、尉5万、士2万、兵1万,并补发军米60包,军毯200条,士气异常感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时反复计议的是“密电二”中所说的“面陈钧座所示各节”这一句话。从上下文看,这个“钧座”便是田蚰山。那么,他对他的参谋长的“所示各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又为什么会使得徐肇明“甚表欣慰”呢?通过审问俘虏,找到了答案。原来,当特务大队离开上虞时,田岫山曾对他们训话说:“光明前途已经到来了,你们跟我田岫山走,总不会有错儿。”田岫山所说的“光明前途”便是国民党顽固派和汪精卫一再鼓吹的“曲线救国”论。对于田岫山的这次投敌,天台方面不但默许,而且还怂恿他说:到了那边能够联合更多的伪军结成反共同盟,以便南北配合,夹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泗门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军民的斗志。接着,我军又先后取得了鲍村、杜村、下管、老坝头、上沙岭等战斗的胜利。6月4日,攻占了丁宅街,基本上完成了扫清田伪外围据点的任务,使许岙、上虞两地陷于孤立。这样,这两个据点什么时候打、怎么打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提在我们手上了。此时,纵队领导及时提出:讨田战役,务必取得军政全胜。田岫山作恶多端、祸国殃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我方兴师讨伐,顺乎人民的心意,这是事实。但是,在一部分群众和中、上层人士中,特别是在长期饱受田岫山挺进4纵队蹂躏的地区,也还存在着某些疑虑和糊涂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自己方面来说,也有一些糊涂思想。有的埋怨,“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也有人认为,“打迟了,早就应该除掉田胡子”。针对这种思想认识,我们公开了何克希司令员与田岫山之间从1943年到1945年4月的来往信件一《从信札里看田岫山》。通过这些信件使人们看到,浙东游击纵队为了团结田岫山抗战,曾经作过多少努力,而田岫山又是怎样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42年11月,当我们得知田岫山要投降日寇时,何克希司令员曾经冒着极大的风险,亲自带领侦察参谋张任伟和两个警卫员,赶往三七市附近的叶家湾,在开明士绅、乡长叶志康家会见了田岫山,与田彻夜长谈。何司令员披肝沥胆,剖心相告:切勿铸成大错,成为民族的罪人,并列举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劝他明辨忠奸,效法古人,做一个爱国者。但田岫山借口要利用鬼子的力量报国民党消灭异己之仇,不听劝阻。这就是当年在浙东敌后广为流传的“何司令单刀赴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之后,田岫山于1943年夏率部反正时,被日寇穷追不舍。我们本着不咎既往,以抗日为重的原则,命令部队为之接应、掩护,并主动向日军浒山据点发起攻击,以减经日军对田部的压力。为此,我方付出了指导员凌汉琪、中队长张文荣等数十人英勇牺牲的昂贵代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还是为了团结田岫山抗日,我们甚至还提出了与之组织联合司令部的建议,请他出任司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田岫山把我们种种仁至义尽的行为,当作了软弱可欺。因此,在揭露田岫山自欺欺人,认贼作父,恣意玩弄机巧权术的真面目时,我们承认自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确实曾经“不惜冒人民的怨言,以期有所悔悟”。而这恰恰证明了我党我军团结抗日的真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针对田岫山长期顶着国民党军队“第30师第88团”和“挺进第4纵队”的番号,标榜自己“抗日有功”的谎言,我们发表了《如此国民党军队》的专论。文章列举了田岫山3次叛国投敌的事实,公布了田岫山与日伪秘密来往的电文,揭露了其“国军与伪军一身二任”的丑恶嘴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开展群众性的控诉话动,控诉田部的血腥罪行:交不完的税,纳不完的粮,多少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多少良家女子被强奸后投河上吊;又有多少人无缘无故被加上“通三五支队”的罪名,投入牢狱,严刑拷打,横遭杀害。田岫山虐杀成性,视人命如草芥,吃人心下酒,动不动下令放火。种种罪行,令人发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上虞东乡有一个76岁的老人,为我们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代写了一篇讨伐田岫山的檄文,原文刊于6月6日《新浙东报》。文中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伪司令田匪者,本一无赖,绝无学识,偶因时会,突拥兵权……依违敌伪中间,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害良儒……掳掠尤甚。道路以目,士女伤心……本部再四劝告,翼期合作……乃冥顽不灵,变本加厉,显然通敌,与民为仇。是则人神之所不容,天地之所共嫉。本部为国为民,诚惶诚恐。所幸人心不死,众志成城。伪中警特遣部队之特务大队全部缴械,孟尝乡又已解放。丛残余匪,负城自固,釜底游魂,恶贯满盈。本部乘破竹之势,不难迎刃而解。我城内外人民,其各闭门安居,幸无惊恐。如有敌方军士,缴械投诚者,咸与更始,或擒田匪以献,则奖赏从厚。此谕城内外军民知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篇檄文,事事有据,声情并茂。在当时起到了动员群众,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的作用。今天读来,则不失为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到的孟尝乡,位于上虞城东。也就是在这个乡里,有一个名叫钱伯杨的士绅,原是国内著名的法学家,曾任上海地方法院和南京最高法院推事多年。因目睹国民党司法界的腐败,于抗战开始后弃职回归故里,历来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但当我们把孟尝乡从田岫山的魔爪下解放出来以后,他毅然出任乡长。因他亲眼看到了田岫山部队欺压百姓的种种罪行,觉得再不为百姓做点事情,实在愧对乡间父老。那日,田岫山部队败退时,在上虞东门外纵火焚烧,面对大火,钱先生痛心疾首地说:“这是给我们上虞人民的一个好教训,原先以为只要不帮助三五支队,只要按月按时给田胡子交钱交粮,田胡子不会烧房子。现在,一把大火,把我们烧醒了!他告诉乡亲们,田胡子的部队是他看到的军队中最坏的军队。可不是吗?田胡子曾经公开宣称,“枪声不响,我们不抢,枪声一响,黄金万两”。钱先生还几次三番跑到我们部队,要求我们彻底消灭田部。他说:“这是全上虞人民的要求,老百姓一定尽力配合,帮助三五支队,也就是帮助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们广泛地散发了《告田部官兵书》,除了历数田岫山的种种罪状之外,还着重揭露了田岫山在其内部用金钱收买人心、笼络部属,以点香烛、拜把子的一套封建帮会的手法培植亲信;长期采取纵兵殃民、放任部属奸泠掳掠等恶劣手段,麻醉、腐化官兵,葬送青年前途等等的卑鄙伎俩,敦促他们赶快醒悟,脱离苦海,不要为田岫山卖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军事上,我们也做了周密准备。先打上虞城还是先打许岙?纵队领导和支队干部作了认真研究,分析了利弊。认为驻上虞城部队由田岫山亲自指挥,守城部队是他的主力第2支队(两个大队),并配有迫击炮连,重机枪连、教导队,共计3个大队的兵力,城内四周建有大量碉堡、地碉等工事,又有城墙、护城河作为屏障,一时难以攻克。许岙由第1支队(两个大队)驻守,其余多系后方机关、眷属等非战斗部队,兵力较弱。当然,许岙是田岫山经营多年的老巢,称得上碉堡林立,也是不容易打的。但同时又暴露了分兵把守,便于我各个击破的弱点。许岙由敌第1支队长蔡广云指挥,相比之下,蔡不善于指挥打仗。据此,纵队领导确定了“先打许岙,包围上虞”的方针。在具体部署上,确定由我们两人指挥许岙战斗,率领3支队1、3大队和警卫大队,余上特务营主攻许岙;5支队3个大队佯攻上虞城。这样,既利于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又利于对付上虞、章镇方面敌人的可能增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6月7日,我们进抵许岙前沿阵地,当即召集支队领导干部上山察看地形。许岙位于上虞城南10多公里,是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总共不过百来户人家,依山势分成内外许岙。我们两人拿着望远镜观看,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一个一个地数去,见岙内大大小小的碉堡竟有28个之多,靠近村子的一些山头上,原先树木茂密,现在已经被砍伐得像癞痢头一样了。每个碉堡的四周都布满了鹿砦、篱笆。据调查,田岫山还给许多碉堡取了名字,什么钢打的“锦锋碉”,铁浇的“武德碉”,铜铸的“蒋山碉”,吹嘘他的防御阵地是攻不破的“马其诺防线”。他模仿日军守据点的办法,一个碉堡放上1个班、1个排的兵力,在地势上互为椅角,在火力配置上互相交差,互相呼应。那时,我们浙东游击纵队基本上没有攻坚经验,打过几次攻坚战是屈指可数的,而且打的又都不是碉堡群,往往以奇袭奏效。这次是摆开来打,奇袭是不可能的了。说到攻坚武器,全纵队只有几门82迫击炮,炮弹也很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兵工厂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赶造出了相当数量的子弹、手榴弹、刺刀和迫击炮弹,有的同志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怎么打法?通过开展敌前军事民主,进一步分析敌我双方的长短优劣。大家认为,应该利用敌人分兵把守,碉堡之间相互隔绝的弱点,避开其火力交叉的长处,多打夜战;碉堡虽多,打一个少一个。于是,确定了攻打许岙的具体战斗部署是:先打掉“太平碉”,突破敌前沿阵地;再打“蒋山碉”和“武德碉”,控制制高点;尔后向敌人纵深发展,攻占田家山,消灭“锦锋碉”,解放许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以上作战部署,3支队1大队3中队于7日晚上开始行动。他们沿着许岙东面的百丈岗前进,隐蔽地接近了敌碉堡,一举攻占“太平碉”,歼敌1个班。接着,警大迅速投入战斗,于8日上午向蒋山村进攻,“投弹大王”鲁国俊接连投出几颗手榴弹,颗颗飞进敌碉堡,打得敌人在碉堡里乱喊乱叫。部队又很快拿下了蒋山村的两座“黄泥碉”。就这样,敌前沿阵地被我突破,完成了战斗部署的第1阶段任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阶段任务是攻打“蒋山碉”和“武德碉”。8日下午3时,我3支队和警大向“蒋山碉”发起攻击。这是个中型碉堡,分上下两层,守敌1个排。在它的背后是更高更大的“武德碉”,因为火力交叉,不易接近。我随即调来迫击炮连助战。炮连排长黄林根改曲射迫击炮为平射,连续几炮,打得敌人惊慌失措。步兵连充分发挥步、机枪和手榴弹的威力,打得碉堡里的敌人不敢露头。后来,有一发炮弹击中了“蒋山碉”近旁的草棚,顿时烈火冲天,并延烧到山上的茅草和碉堡四周的鹿砦、篱笆,形成了一道浓烟烈焰的火墙。傍晚,敌人看情况不妙,打开碉堡的大门,连滚带爬地逃向“武德碉”,逃敌遭我火力杀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德碉”高踞于群山之巅,有敌1个排守卫,武器精良。9日晚,我军曾组织几次进攻,未能得手。此时,许岙与上虞之间尚有电台联系。田岫山得知“武德碉”被围,咆哮如雷,下令许岙部队全力增援。10日拂晓,敌人纠集兵力,利用天色未明,山间云雾缭绕的有利时机,开始向我疯狂反扑。3支队沉着应战,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目标。他们高喊:不许有一个敌人进入“武德碉”!与此同时,我警大更加严密地封锁“武德碉”,死死控制了碉堡近旁的水井、泉坑、伙房、厕所,叫敌人喝不上水,吃不上饭,拉屎拉尿尽在碉堡里。我们的决心是:敌人不投降,就把他们困死在碉堡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日晚,部队捉住了一个从碉堡里出来偷水的伙夫,得知敌人已经断吃断喝20多小时,碉堡里死尸和伤兵挤在一处,随地拉屎拉尿,臭不可闻。我们向他宣传了新四军的俘虏政策,揭露了田岫山的罪恶,并给他吃饭喝水,写了一封劝降信,叫他送进碉堡。这是个老兵,连连表示:“一定效忠,一定效忠。”并说连长是他的同乡,一定把信送到。就这样,碉堡里的30个敌人,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土崩瓦解。他们举着枪,排着队出来投降了。“武德碉”的攻克,使我们控制了许岙的制高点,得以直插敌人的纵深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执行战斗部署的第3阶段任务时,我们把5支队3大队调上去增援,采用“掏心战术”,直插敌人心脏。此时已打了4昼夜,我们又争取了敌第1支队第1大队长蔡国玉、中队长杨玉贵等100多人的投诚。这说明了我军长期争取田部的政策是深得人心的。11日晚,我军占领了田家山村及附近的4座碉堡。残敌龟缩一隅,被我重重包围。12日、13日、14日,我军连夜出击,曾一度突入许岙,破坏了敌人的一些军事设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田岫山,字锦锋。那个最大的碉堡就叫“锦锋碉”。“锦锋碉”高踞山顶,用石块砌成,有两层楼高,可瞭望四方,旁有厨房,存有充足的粮食、饮水和副食品,田岫山自吹为“天下第一碉”,田部指挥所就设在这里。这座碉堡中住有他家的祖宗三代,男男女女不下10余口,还有他的80多个不要命的卫士,两个最亲信的心腹一教导队队长和第1支队长在面里督战、指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组织5支队7中队先拿下“锦锋碉”右侧山坡上的一座“黄泥碉”。这就造成了对许岙村的直接威胁,并切断了几座碉堡之间的联系,使“锦锋碉”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此时,田岫山又从上虞城派出第2支队第2大队和教导队向许岙增援。15日上午,田伪集结许岙残余兵力和增援部队,一面向我田家山阵地连续发起反扑,一面向我5支队7中队两个班坚守的、刚刚攻下不久的“黄泥碉”发起冲击,先后连冲9次。我方共21人,战斗中9人英勇牺牲,其余全部负伤,情况十分危急。中队长都曼令和曹排长临危不惧,他们带着伤痛沉着指挥伤员坚持战斗。后来,因弹药告绝,奉命暂时撤离。当晚,我军再度占领“黄泥碉”。经16日、17日两晚的战斗,田家山残敌被肃清。18日,我们加紧对“锦锋碉”的包围,利用敌人挤在一处,饮食更为困难的弱点,积极开展政治攻势。纵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徐放、政工队杨奚等同志带领战士和民兵,逼近碉堡向敌人喊话。他们根据田岫山父亲在田部中是说一不二的太上皇的特点,指名道姓地要他答话,劝说他应该念及一家老小的性命,顾全跟随田岫山多年的兄弟们的性命,不要执迷不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奸巨猾的田父,一面表示愿意谈判,一面又有意拖延时间。口口声声地说,要到20日以后才能作出决定。显然,他是在等待儿子来解围。我们明白告诉他,日伪军救不了他,他儿子也救不了他。这时,何克希司令员来到许岙。他亲自给田父下书,说明只要交出电台,20日再作决定也可以。同时我们又布置“观杰中队”副中队长计金根率领1个突击班携带短枪、手榴弹,向敌“锦锋碉”旁的伙房攻击。广大民兵纷纷赶来参战,他们背着一捆捆干柴、青松,提着一篮篮辣椒,在重机枪的掩护下,会同突击班一起钻进铁丝网,砍开竹篱笆,冲到伙房附近。接着便点火烧屋,并烧着了青松和辣椒,熏得敌人眼泪鼻涕直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日晚,敌人交出电台。20日早上,从碉堡内伸出了白旗,第一个举着双手出来的便是田岫山的父亲,后面跟着几个中青年妇女和放下武器的几十名伪军。不久,驻守许岙东北“永和碉”内的1个排敌人,也携带轻机枪两挺、步枪20多支向我投诚。接着,剩余的几个碉堡也被相继攻克。至此,历经14个昼夜的艰苦奋战,许岙战斗宣告结束,共歼灭田伪1000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困守在上虞城中的田岫山,一旦失去了与许岙的通信联系,情知不妙,可他还巴望着国民党部队来挽回他的败局。正在这时,保持中立的张俊升部队连连告急。国民党顽固派在田岫山投敌后,不去声讨田伪,而在我军讨伐田伪时,却来增援田岫山,攻击不愿与田岫山合流的张俊升,这不是明目张胆的伪顽合流又是什么呢?此时,国民党天台“绥靖”指挥部共调集约10个团的兵力,向北推进,妄图与日伪军呼应,对我实施南北夹击。北上的顽军,首先向张俊升开了刀。21日,顽军分头袭击张部驻地的章镇南堡、汤浦。22日占领汤浦,张的1个支队被消灭,支队长在突围中自杀。接着,顽军转兵北上,迅速与田岫山取得联系,并猛攻我丁宅街阵地。27日,顽军不顾我再三警告,侵占丁宅街和官山村一线,晚7时,我3支队、5支队分两路出击,打得顽军仓皇退却。28日,我军继续发起攻击,将顽军击溃。当晚,我军的攻击更加猛烈,迫使顽军全部撤至曹娥江西岸。29日晨,我军进占章镇、南堡。接着,纵队副司令员张翼翔率主力一部,西渡曹娥江,30日在嵊东之西谢、下岙一带追上顽33师和浙保5团,激战5小时,顽军全部被击溃,俘顽军300余人,残顽向南逃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田岫山眼看顽军增援已无希望,于6月30日凌晨率残部弃城西窜,从此,上虞回到人民的手中。从5月29日攻打第泗门开始,至6月30日上虞城解放,讨田战役共进行了33天。当时,延安《解放日报》作了报道,宣告浙东我军解放了第一座县城。新四军军部特来电嘉奖讨田战役的部队。上虞解放,不仅使得三北、四明、会稽地区连成一片,浙东和浙西连成一片,而且巩固和扩大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为后来的纵队顺利北撤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月6日,田岫山所率残部,在嵊县开元附近又遭我沉重打击,生俘其官兵200余人,仅田蚰山及其少数随从得以脱逃。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多年与人民为敌的田岫山,终于被缉拿归案,交给四明山人民审判,处决于当年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所在地的梁弄,浙东人民无不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我军不断取得胜利特别是讨田战役巨大胜利的影响下,同时,也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勇于打内战,勇于消灭异己,坚持投降,坚持倒退的反动政策,唤醒了张俊升和他所属的广大官兵。7月11日,张俊升毅然声明脱离国民党军队,接受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领导与指挥。13日,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改编挺进第5纵队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2旅,任命张俊升为浙东游击纵队副司令员兼第2旅旅长。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浙东敌后所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1, 1, 1);">(1987年12月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