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发簪

青心政治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于我基本没有体验,但早起依旧美美哒梳洗打扮一番。两天没洗的头发盘起发髻很方便,正端详着镜子中近半百的自己,忽然想起逝去多年的奶奶……那是酷爱盘发髻的奶奶,也是因为盘发正好在她的审美线吧。</p><p class="ql-block"> 我的记忆中,奶奶只留过两个发型,大半生,直至花甲之年都是利落的盘发,一个自制的盘发簪,一个发网,还有盘发后用清水抿一抿的光溜溜的前额发际线……现在回忆起来历历在目,只是今天才体会到,奶奶也是美人,也是爱美的人,直至近古稀之年实在不方便自己盘发,才会剪掉长发。近日盘发之心境,应该和当年奶奶迟暮之年依旧向美而为一样吧……</p><p class="ql-block"> 奶奶没什么文化,但特别会讲故事,从小听着奶奶讲的故事,以为是神话传说,从会掐算的二爷爷,到会讨酒的狐狸,从看门的大黄狗,到镜子上的十字花立鸡蛋……无论多神奇,多无解,都没有影响奶奶教导我们成长为正直善良的好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哥哥再好,也是嫂嫂穿大花棉袄”!“奸三分傻三分再留三分给子孙”、“人不蘸水水蘸人”……现在想既好笑又非常有道理……奶奶有一个很可怜的童年,幼时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得看着婶婶的白眼过日子,她说小时候不会做棉裤,婶婶也不帮忙,就自己咬牙研究着做,十二三岁做的棉裤依旧大裤裆一闵,又笨重又难看又费材料,讲的很生动很有画面,我以为之后会很煽情,却又忽然转移到媒婆介绍爷爷,又高又帅,此时奶奶又眉开眼笑,回忆里满满的幸福和一点点羞怯,小时候的我不太懂,只觉得奶奶没有不开心的事,什么都能开解出开心的结果,微笑的面容……今时想来,因为她一生都在回忆“幸福的过往”,并且分享给我们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瞬间,让我那么多年都一直坚信世界只有幸福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经历后,才明白,奶奶的后半生多么令人敬佩,爷爷去世后的二十多年,奶奶先前一直和我们住,因为爸爸是长子,这样的安排很自然也合理,我就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后来,爸爸在89年去世,奶奶便去了叔叔家,再后来92年妈妈去世后,奶奶回来又和我相依为命,就这样度过了高中时光……奶奶就像一颗参天大树,一直是我最温暖可靠的依赖,那样的时光,虽说有些不幸却也不失幸福……直到我念大学,奶奶轮换着到她的五个孩子家住,每个假期回家,奶奶在哪哪就是我的归宿,家里人都那么善良,温暖!也是那时起,落入眼眸的变一直是利落的短发,白衬衫,半裹的小脚,掖进袜子里利落的裤腿,一生都要用手帕包裹的钱袋……只是,再也没见过奶奶的盘发髻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回忆着,才懂,为什么记忆中奶奶的故事只停留在她的童年时光--那是因为听故事的我也是童年啊!</p><p class="ql-block"> 人们总在感慨,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你细品,这样感慨的大多是成年人,而孩子们,还是雀跃幸福在有新衣服、压岁钱、烟花爆竹、年夜饭和被允许的通宵……的兴奋中……不是年味变了,变的其实可能是“我们”!可见,奶奶能一生坚守并分享给她的子孙们的那份淡然与幸福感,多么可贵、多么令人敬佩、而我恰恰是那个最最幸运的受益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发簪,有机会一定原样复刻一次,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一份对待生活的坚定、热爱、执着、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