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杨家桥,最早曾叫“忠孝桥”,座落于城外小东门,一桥飞架城乡,是常熟城区最有名的桥梁之一,它的前身曾是一座木桥,后几经修缮从颤颤巍巍摇摇欲坠的木桥改成了后来的水泥拱桥。</p> <p class="ql-block"> 昨天恰逢大年初一,人们正在各大景区商场拼凑人、从、众,而我另辟蹊径穿越建筑工地护栏去探访已经废弃的杨家桥。</p> <p class="ql-block"> 桥名由常熟籍著名书法家言恭达题,重建落款于1978年。</p> <p class="ql-block"> 杨家桥公交站的设立,更多的是在刷曾经的地域坐标存在感。</p> <p class="ql-block"> 曾经以为杨家桥已经没了,只乘下一个地名和留存下来的一段记忆。其余不然,只是被削了足,还是妥妥的存在着,仅仅是被在建工地的围挡以及茂盛的树杈和杂草挡住了视线而已。</p> <p class="ql-block"> 断坡上架设的竹梯,看似简陋,踩上去的感觉倒是很结实。</p> <p class="ql-block"> 2022年被列入常熟市第四批历史建筑,这标志着它不仅是一处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金牌上身,能否成为不拆的护身符?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弄了块绿牌,多了份尴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