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村大沟

宝洪子·郭聪

<p class="ql-block">  七村大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传说为了利用南盘江水灌溉农田,当时宜良、路南、陆良三个县的知县相约到南盘江上打坝,三位县长从南盘江上乘船溯流而上,最先来到一个峡谷,一打听地名,名“干沟”,嫌名不好,“干”了怎么还有能有“沟”呢?继续向上,又来到一个峡谷,见乱石横陈,一打听,小名“响水”,地名“龙兑”,龙能兴水,兑为泽,此名好!于是决定在龙兑村老鹰嘴山崖下南盘江上建栏江滚水坝,经过几年的努力,右岸修闸口,开挖出两三米宽的人工沟渠,名七村大沟,不需要任何动能,江水被抬升了七八米,大沟绕村过寨,依山流淌,与南盘江并行18公里,从前所村再次汇入南盘江,<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南盘江上的一条重要支渠,</span>它承载着灌溉4600多亩土地的重要使命,是当地农业灌溉的关键设施。</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七村大沟属于宜良县北古城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重视,七村大沟也得到了相应的维修和养护。昆明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努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以确保七村大沟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发挥。同时,当地也加强了对沟渠的管理,引导教育群众保护沟渠环境,防止污染。</p><p class="ql-block"> 七村大沟不仅是宜良县北古城镇的重要水利工程,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龙兑村老鹰嘴石崖下的南盘江乱石滩</p> <p class="ql-block">南盘江上的滚水坝,为七村大沟的入水口</p> <p class="ql-block">宜良县北古城镇人民政府立的《老鹰嘴滚水坝修建碑记》</p> <p class="ql-block">柴石滩水库放水时的七村大沟</p> <p class="ql-block">七村大沟溢水闸口</p> <p class="ql-block">七村大沟溢水闸口</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南盘江上的七村大坝左岸修凿了龙兑大沟,长12公里,灌溉耿家营沿途的村庄农田,成为又一条历史名渠。</p> <p class="ql-block">1958年在七村大坝上修建的龙兑大沟入水口</p> <p class="ql-block">  龙兑村老鹰嘴南盘江段如今取名苗王谷,又叫苗王峡,这里江面宽约数十米,两岸各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原来通过一个铁索桥连接,而今修通了下达南盘江边的公路,成了热闹的夏日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一、《宜良县志》卷四·水利·[七村大沟]</p><p class="ql-block">二、《宜良县自然村概要》[北古城概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