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太冷

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2025-01-30 邵丽军</p><p class="ql-block">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着传统的新春佳节的到来,再过几天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又要从老家返回居住,生活,工作的城市,预示着传统新春佳节结束,一年一度,一路一年。春运可以号称为人类规模最大的回城周期性大迁徙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无论世界多么精彩,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这一年经历了怎样的忙碌,临近春节,家是我们唯一向往的方向,再远也要回家,这是中国人对传统春节共同的心声,也是心底最大的执着与牵挂。</p><p class="ql-block">记得多年春节前看到的一段,爷爷因为孙子“啥是偑奇” 的一句话问遍了可能知道的人以为是喜剧,但看到结尾泪流满面。爷爷不了解孙子的世界,但即使不了解,也要达成孙子的心愿,笨拙却质朴,付出一切只想你高兴。</p><p class="ql-block">今年冬天一直都不太冷,现在离春天还有一段时间,想到这个短片却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一丝暖意。也许给你的不是你想要的,但长辈给你的都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这世间,让人感动的事千万,但唯有这种爱让人满含热泪。</p><p class="ql-block">千山万水,回家的路最美,愿所有的人过年都能回家陪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陪亲爱的家人。面对面的和家人问候一声新年好。岁月不等待,一辈子很短。</p><p class="ql-block">往年冬天,母亲都会用大缸积许多的酸菜,让我们兄妹三人每次回家的时候,捎回自己的小家,分装成三个袋子包装好放在纸箱里,没有回家的也会代为捎到,几乎一次不落。但今年母亲脚崴了,行动都受限,就更别说腌菜了。妹妹也说,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我心里一酸,母亲快80岁了,是邻居里有名的勤快人,一辈子闲不住,身体一直硬朗。可如今?</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我也往天命之年迈进。有自己的小家,做母亲多年,儿子慢慢长大。如今也即将大学毕业,不久的将来,他也会结婚娶妻,会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直到有一天,他也会成为父亲,也会感受到期盼孩子回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觉得自已老了,孩子大了,是今年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往复重生。</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最喜欢坐长途火车,最好是绿皮的,哐叽哐叽在铁轨脉络上摇摇晃晃,风景有层次的后退。到站各种小贩一拥而上,有时还会凑热闹买点,坐在狭窄的座位上,眼晴闲不住四处搜罗众生相。困了就歪头睡一会儿,醒了就与周遭的人天南海北地瞎聊一通。</p><p class="ql-block">酒店更是无所谓,干净安全就好。年前休假去云南,还专门订了民宿,体验从未体验的经历:坐在冷飕飕的阳台上眺望玉龙雪山;一日三餐和民宿的老太太一起凑合;老太太谈她年轻时开民宿的偶遇段子;把她开民宿的风流逸事当奇遇、大片看。</p><p class="ql-block">当我牙齿上下打架,撒开手脚躺在沙漠里欣赏撒哈拉日出时,认为寒冷只不过是一种兴奋剂,让这一场景以更深刻的方式让我在生命中牢记。</p><p class="ql-block">觉得肉身不过皮囊,塞进一塌三餐即可,哪有那么些烦文缛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p><p class="ql-block">但是,当我进入到中年养家糊口的重要阶段,我变了,这种改变在肉体上循序渐进,但发觉却是醍醐灌顶的瞬间。</p><p class="ql-block">我在去三亚,因为天气原因飞机晚点,在机场滞留5个小时。当飞机到达三亚,眼神发直,大脑进入停滞状态,全身无力,加之前一晚走了很远的路,按照我一贯的体力与承受力,我认为这丝毫不会影响我的出行,况且这是“无事一身轻”主动选择出去游玩。</p><p class="ql-block">从那一天起,我发现我年老体衰了,需要省着用自己,善待自己。开始明白人生必然要面对逐渐衰老的现实。</p><p class="ql-block">孩子大了,也是近年的感受,希望能按照自己的预期规划,直到孩子考到距家2800余公里的最南端海南省,去三亚开始,我才放弃改变他的想法。但是,偶尔打电话,也还是会千叮咛、万嘱咐,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什么什么的,如今的他不像从前那样说什么敷衍的话,语气里尽是小心,害怕惹我生气。但我也能通过他的语气感受到他的在意和小心。我知道这是儿子长大了,有时他还会把看到的见闻,生活中的感受讲给我听。如今我更多的希望儿子把我当成能说心理话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当时只将它视作一篇普通的选修课文,多年后隔着岁月的磨砺与沧桑,再去阅读那些发自心底的文字,惊觉其实我也是这样一个母亲,也是那不懂事的孩子。母亲有三个孩子,操的心一定更多。比起我的儿子对我的理解,更加觉得母亲的不容易。有千言万语,可只能默默观注。</p><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我们兄妹三人约好,尽可能分头回家,让父母能在更多时间里有人陪伴。因为我们知道来日方长,但更知道生命里都是后会无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