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被称为“首节”。</p><p class="ql-block">初二拜年跟初一有所不同。初一拜年大多是礼仪性的,初二看望是实质性的。初一送礼是以情带物,初二看望是以物示情。</p><p class="ql-block">约定俗成的“首节”,成为人们怀念故人、不忘故交、交流情感的日子。因此,给谁拜年是需要认真选择的。</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是农历新年的第二日,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年日”。</p><p class="ql-block">旧时,这一天有回娘家、祭财神的习俗。</p><p class="ql-block">“金狗旺财”“犬吠福禄来”,过了鸡日,今天迎来狗日,也就是女娲造狗的日子。</p><p class="ql-block">狗,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它们忠诚护主、勇敢正直、看家。如今,人们习惯于称它们为“汪星人”,可见人们对它们的宠爱。</p> <p class="ql-block">在古人看来,狗更是天生的瑞兽。远古时期,人们崇拜狗,是因为他们认为,狗可以预测吉凶,还有驱灾的神通。狗乃“至阳之畜”,人们在狗的身上,寄托了“福、禄、寿、喜、财”的美好愿望。中国人给狗取名字,也喜欢取- -些“富贵”“旺财”之类的蕴藏好意的俗名。</p><p class="ql-block">在正月初二这一日,我们更要殷切地唤它们“金畜”“玉犬”。这一天,我们更要对狗好一点。最重要的是禁止杀狗,否则既是对女娲的大不敬,也是侵犯了瑞兽,会招来霉运连连。</p> <p class="ql-block">古时,人们还要在这一日祭祀狗神。有一个说法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就是龙狗,因此,狗也被先祖奉为图腾之一。时至今日,这样的习俗已经失传,但人们也会给爱狗们换上大红的新衣。人过年,狗也过年,人畜都喜气,才是鼎盛兴旺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风俗有哪些?</p><p class="ql-block">祭财神</p><p class="ql-block">北方在正月初二会祭财神,比如,北京人一般都是去广安外的五显财神庙进香,太原城中市民要赶往府西街的财神庙进香,以求一年财源广进,衣食无忧,更多人则是在家里祭财神。在古代,商号及富贵的人家在初二这一天祭财神的供品上都是相当讲究的。北京的同仁堂等大商号,在祭财神时,都用五宗大供,一供整猪或用猪头、前后爪、尾;二供整羊或者用羊头、前后蹄、尾巴;三供整鸡;四供整鸭,鸡鸭煺[tuì]了羽毛,只留后尾上的翎[líng]子;五供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绿线拴上,供在正中央,称为“吉庆有余”。过去祭财神还有一整套的仪式,在商号中一般由掌柜的主祭,则由长辈主祭。</p> <p class="ql-block">回娘家</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嫁出的女儿要回门,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家人回娘家,女婿给岳父母拜年。特别是新人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后,是一定要专程拜年的。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儿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表示生活甜甜美美,健康长寿。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新人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而新婚后第一年的拜年更是隆重,这一次新姑爷登门,不亚于新媳妇出嫁。</p> <p class="ql-block">吃面</p><p class="ql-block">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还有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p> <p class="ql-block">串友拜年</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开始走亲串友拜年,馈赠礼物。初二当天多为闺女回娘家,外甥走舅家的日子,不去则为大不敬。闺女、女婿相伴而行,有小孩的定要带上,俗云:“请闺女, 带女婿。小外孙,也跟去”,其乐融融,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祭祖上坟</p><p class="ql-block">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蔚州始置于北周大成年间。自古以来正月初二都有祭祖、上坟仪式,不论身份地位多高,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俗称“给祖先拜年”。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禁忌:</p><p class="ql-block">一不吃</p><p class="ql-block">不能吃狗肉</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五德之禽啼,福气满门来。正月初二和狗有关,因此当天是不能吃狗肉的。</p><p class="ql-block">初二不吃狗肉,初二是狗诞生的日子,传说中,正月初二是狗的生日。女娲在正月初二这天创造了狗,古人认为狗是吉祥的瑞兽,它们忠心耿耿,对人类起过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不洗</p><p class="ql-block">不洗头、不洗衣</p><p class="ql-block">初二这一天不能洗衣服、洗头这种习俗,主要是为了讨个吉利。在传统习俗中,水神在第二天会降临人间,观察人们是否爱惜水源。如果初二这天洗衣服、洗头,可能会被认为不尊重水神,从而带来不吉利。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认为初二是水神的生日,洗头、洗衣服会冲撞水神,影响来年的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三不说</p><p class="ql-block">祭财神忌说不。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是为了保佑自己在新年里风调雨顺、事事顺遂。所以,祭财神的时候最忌讳的也是说“不”,如果有人说“不”,就是在拒财。</p> <p class="ql-block">四不催债</p><p class="ql-block">春节是庆祝新年的日子,这个时候对大家来说是喜庆的,如果这个时候去催债要账。就可能会让自己一整年都处于不利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