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年味

山高水长

<p class="ql-block">  说到过年真是一件令人最高兴的情。说到过年最高兴的也许70后才是最高兴过年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70后这代人啊才是最能见证国家大变迁的一代人,无论从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的小家巨大变化,我觉得70后才是最有资格来解读和抒发感慨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啊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里,有着红色骨气,又能适应新长征改革开放的变化,到现在为止都在努力的适应着极速的社会变化,难怪有人说70后是最孝敬父母的一代人,又是第一批住养老院的一代人,也许历史上70的年味真是精彩绝伦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这代人懂得渐入佳境,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候能记住的记忆里,最盼望的年来了,不知谁给村里引来了杀猪匠,过年才能看到杀猪,我每每的都要从开始垒土做灶到最后桌子放着猪蹄,肠子,猪头,和整块大肉,口水从开始到最后流干才恍然大悟,赶紧回家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肉。</p><p class="ql-block"> 进了家门闻到了久违的香味,一家人最大限度割二斤肉,母亲在白土漫刷的干净的那个土灶台里生着硬材火,火光燃烧的很红很亮,如同人对幸福有着生活的热情的盼头,看着肉下锅了,撒上两个辣椒半根葱,条件好点的弄片姜和一捏花椒,瓜瓜娃娃悬着的那颗心总算了放下了,然后才愉快的出门摆弄自己的自制链子枪,看到小伙伴的母亲也下锅煮肉,梦然间撒腿回家准备吃肉,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认真的用手撕着滚烫的热肉,趁热给肉皮的表面涂抹一遍酱油,越发的让人眼睛发馋,但凡有点小快点的,孩子们总能想尽办法搞到手,如果能沾点盐,这样的美味将会回味到来年。如果家里有事过年没有肉吃,将会是忘记了肉是什么味道的一年。这是70后标准的七十年代年味。</p><p class="ql-block"> 后来进入80到90年代,生活越来越好,那鸡肉牛肉都有了,猪肉也不稀罕了,母亲的厨艺似乎非常的高超,肉是用蜂蜜或者冰糖红烧的,肉也不用偷着吃了,母亲总是叫我来尝尝味道,她老说自己牙不好了,懒得尝肉,全凭自己的做肉的经验能做出孩子们的母亲味道。</p><p class="ql-block"> 2000年到2025年,虽然年复一年的过年,过年的味道再也不是舌尖上的味道了,花样翻新层次不断,有跟旅游团天南海北玩耍的味道,有自己独自享受品茶享受孤独的味道,孩子们则去玩耍或者看电影的味道,自从网络全面覆盖以来,年味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味道,年味从馋嘴上融入到了精神上,味道倒是飞升的很高很高了,有人说好,有人说累,有人说过去好,不管怎么说,年味还是存在的,只有存在就是很好。</p><p class="ql-block"> 在近代以来50后几乎没有年,他们所处的年代除了满满活血的奋斗,年味也许一碗稀面或者一块黑馍,他们常常说,现在的生活就是天天在过年。</p><p class="ql-block"> 60后的前一半吃着接近50后的生活,60后的后一半接近70后的生活,每个时代的人对年味的期盼就是吃些好吃的,由猪肉到鸡鸭牛羊,再到鱿鱼海参,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已不是稀缺的味道了,回忆满满的那块小肉沾盐倒是成了稀缺的年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