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扫尘 :</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禹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寓意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p> <p class="ql-block">祭灶 :</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传统的祭灶节,家家户户会祭拜灶神,感谢一年的保佑,并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家中事宜。祭灶通常会供上糖果、水果、糕点等祭品,寓意希望来年家中顺利,生活富足。</p> <p class="ql-block">备年货 :</p><p class="ql-block">在春节前的腊月,许多人会去集市或商场赶大集,采购春节所需的各种年货,如年糕、糖果、干果、年画、春联等,象征着新年好运与富贵。备年货也是一种家庭团聚的活动,大家共同挑选、采购、准备,既是为了过年,也是一种传承和庆祝。</p> <p class="ql-block">贴春联 :</p><p class="ql-block">春联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人们会在大门口贴上春联,以祝福新年的到来。春联的内容通常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等美好祝愿。贴春联不仅是对美好祝愿的表达,更是传统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守岁 :</p><p class="ql-block">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p> <p class="ql-block">放爆竹:</p><p class="ql-block">放爆竹一直是过年的一大特色,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大年夜关门前要放三个“关门炮仗”。大年初一开门前要放三个“开门炮仗”和一些鞭炮以示高升发禄。在年节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工作又要开始的时候,企业和单位都要在开工前,选个吉时放鞭炮和炮仗为新的一年开个热闹,开个好头。</p> <p class="ql-block">拜年 :</p><p class="ql-block">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