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坝三捷

铁甲骑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坪 坝 三 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方正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坪坝位于安(陆)、京(山)、随(县)3县的交界处,是联系鄂西北与鄂中地区的纽带。我军于1940年6月中旬,在打开了白兆山局面以后,一举歼灭了占据坪坝的顽伪两面派丁巨川、谢占奎两部,解放了坪坝重镇。从而使我白兆山与大山头两块根据地连为一体。这对于进一步发展鄂中抗日游击战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军掌握坪坝重镇后,不仅切断雷公店、三阳店、宋河等敌据点之间的联系,而且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心脏,使敌人如坐针毡日夜不安。因此,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纠集近4000人马,3次向坪坝发动疯狂的进攻,企图夺走坪坝,建立据点,安下钉子。为保卫安(陆)京(山)随(县)抗日根据地,控制鄂中,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平汉支队和纵队所属6团,在当地群众支援下,英勇地进行了3次坪坝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b>作者方正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汉支队组建于1940年4月(同年8月改为1支队),部队主体由豫南、鄂东,鄂中地方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武装等部组成,初创时期战士使用的枪支多是陈旧的“汉阳造”,而且坪坝战斗前,部队未经过大仗的锻炼,因此,部队的战斗作风、战斗力比较弱,整体素质不高。但是,我平汉支队全体指战员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怀有刻骨仇恨,对最终战胜敌人充满了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第1次进攻坪坝,是在1940年1月初。那时,我们平汉支队1团队驻扎在坪坝以北的谢家店,2团队驻洛阳店附近,支队司令部就设在坪坝北偏东约10华里的安陆响塘湾。当时的支队长是周志坚同志,我任支队政治委员,黄林同志任支队参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破晓时分,支队长、参谋长和我正在屋里研究敌情,支队侦察参谋谢苹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昨夜集结在雷公店的1200多名日军(日军第3师团奥津联队两个大队)奔坪坝来了。联队长奥津起三郎也来了,还带着铁丝网、信鸽和建筑材料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可以看出,敌人的战略意图是想在坪坝安据点。我们立即电示1、2团队火速赶来,决不能让日军从我们手中夺走坪坝,使百姓遭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听说要打奥津起三郎,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奥津起三郎曾骂过我们新四军是“小小的毛猴”,把大伙给气坏了。大家心里都憋着股劲儿,要让这些家伙尝尝平汉支队铁拳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2团队2大队接到支队指示后,从驻地跑步向南运动,当行至坪坝东的李家寨附近时,遭到日军的阻击,我军奋起反击,经过一番厮杀,将敌直撵到坪坝东边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可这时,大股敌人已经进入坪坝,在四周布满了警戒,插上日本旗,互相打气壮胆。我2团队先以4连发起进攻,因敌人居高临下,防守甚严,攻击没有成功。见此状况,我们急令支队1团协同2团攻击。1团拉上阵地后立即在我军密集火力掩护下,再次向山崖口守敌发起攻击。刹那间,冲锋号山鸣谷应,喊杀声震天动地。很快,敌人的防线被突破,山崖口制高点控制在我军手中。接着,早已憋足了劲的指战员们像猛虎一样扑下山去,一下子把敌人赶到山沟稻田里,当场打死了不少日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在收集枪支弹药和铁丝网时,我们命令部队:“赶快抢修工事,准备对付敌人反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出所料,才一会儿,日军反扑了。敌人的小钢炮、掷弹筒、重机枪响成一片,炮弹像雨点似地向我军阵地飞来。我们的战士隐蔽在工事里,沉着地还击敌人。连续4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敌人上百具尸体横倒在山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左右,敌人发起了第5次冲锋。这一次,小钢炮打得特别凶,整个山崖口阵地笼罩在硝烟烈火之中。炮火一停,山下的日军指挥官撵着鬼子兵“嗷嗷”叫着向我阵地拥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1、2两个团队密切配合,猛力往山下开火,为日军奏响了送终曲。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炸得敌人失魂落魄,哗啦啦地退了下去,有的拖着重机枪逃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此情景,1团队一位作战参谋带领几个战士跳出掩体,勇猛地冲下山去抢夺机枪,与日军扭打在一起。狡黠的日军见我们人少,转身冲了上来。我军的阵地立即发射猛烈的火力,又一次把敌人打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防无阵地,急忙向雷公店方向撤退,逃至沙窝又遭到我1团队3大队的截击。慌乱中,奥津起三郎领着残兵败将连夜逃回雷公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激战,我们消灭日军100多人,缴获一些战马、铁丝网等战利品。但由于敌人人多武器好,此战我军伤亡也比较大。支队侦察参谋谢苹同志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苹同志是江西人,14岁参加红军。长征时在12团团部内卫班当警卫员。他个小,又机灵,大伙都亲热地叫他“谢花生”。在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的广昌战斗中,团部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情况万分紧急,他带领内卫班几个小鬼用手榴弹把敌人打了下去,立了战功。后来,他先后担任侦察连长、参谋。他作战勇敢顽强,工作出色,曾多次受到支队表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不甘心失败,于1940年9月间,在安陆一带集结了七八百名步兵,又对我坪坝地区进行“扫荡”,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强占坪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刚刚吃完早饭,侦察员和群众从王义真店东南送来情报说:敌人从雷公店方向奔坪坝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支队的1、2团队都派出执行任务去了,3团队驻地杨家湾离坪坝也比较远。在坪坝附近仅有1团队的1个大队,在响塘湾的支队司令部只有1个警通连的兵力。诡计多端的敌人想乘这个机会钻个空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仔细分析了敌情,决定坪坝暂不派部队防守。马上将支队机关所有人员和直属部队全部布置在响塘湾东边的一线山峦上,准备诱敌深入,来个瓮中捉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斗部置完毕,我和支队长带着几个警卫员和通信员朝公路边走去。这天,坪坝地区被一层淡淡的晨雾笼罩着。为准确观察敌情,我们披着雾色,搜索前进。我们一边走路,一边不断派通信员和警卫员向各部队通报情况,传达命令。当我们翻过东边的两道山岗时,好家伙,看到七八百日军黄乎乎一片,正沿着公路向坪坝方向挤来,离我们只有几百米了。这时我们身边只剩一个警卫员了,但沉着镇定的周支队长还是把他派出去,十万火急地让他去调部队。临走,支队长从他身上取下步枪,我则背上一袋子弹。为牵制敌人,以便为我军战斗展开赢得时间,我们向日军扣动了扳机,敌人一下惊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迷惑敌人,我俩边打边退,边退边打。日军怕我们有埋伏,只好分散队伍,搜索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俩撤到第2个山包时,我1团队的1个大队赶到了,部队迅速展开占领了阵地,并与敌人接上了火。虽然敌人兵力两倍于我,武器精良,但由于我军有所准备,以逸待劳,又控制了制高点,地形于我极为有利,加上指战员的顽强战斗毅力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拼搏精神,敌人几次猛攻均未得逞。日军见攻不下阵地,不敢久留,只得整队向王义真店方向撤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王义真店后方突然响起了枪声。这是在杨家湾的我3团队接到支队电令迅速赶到了。战士们一听枪声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高兴得蹦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3团已控制了王义真店一带的制高点,依托有利地形,向冲上来的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日军狼狈不堪。为扭转被歼命运,日军集中1个多中队,向3团3营守卫的阵地扑来。见此情景,3团政委王友德同志亲临3营阵地指挥战斗。当他正向营、连指挥员部署攻击任务时,对面敌人突然射来一梭子机枪子弹打中了他的胸膛,王友德同志不幸牺牲了。王友德同志的牺牲,激起了我军的更大愤慨。战士们冒着敌人射来的弹雨,奋勇向前,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血战。在我1团、3团前后夹击下,敌人腹背受击,难以招架。这时,日军的小钢炮在近距离作战发挥不了威力,而我军的手榴弹却能充分发挥作用。日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尸体遍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色渐渐弥漫开来。敌人在焚烧了数十具尸体,向我发射了一阵炮火后,仓皇地拖着180多个伤兵窜回安陆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令人难过的是,我们3团队的政治委员王友德同志在这次战斗中英勇壮烈地牺牲了。王友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红军、支队的得力干部。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亲密战友感到万分悲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军贼心不死,于1940年10月第3次进攻坪坝。敌人纠集1000多步骑兵,携带迫击炮等武器,从坪坝西的三阳店出发,先沿三(阳店)宋(河)公路南下,故意制造假象,中途却突然转向坪坝,发起进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保卫坪坝的战斗任务,落到在坪坝附近整训才两个星期的6团队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凌晨3点,部队正在休息。6团队团队部接到“鬼子没有顺公路南下,转头朝坪坝方向开来”的情报后,连夜布置战斗任务,决心给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叫他们跟前两次一样惨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3大队不在家,1、2两个大队的干部在团部接受伏击任务后,立即向各连传达,作了简要的战斗动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部队吃过早饭便迅速向预伏阵地——坪坝镇漳水河东岸山背后的战壕进发。深秋时节,寒气较浓,山林沟壑飘浮着团团轻雾。指战员们披云戴雾地进入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多钟,敌人进到坪坝附近。团部发现敌人所走的路线离我军设伏阵地远一点,为了更加接近敌人,便于出击,团部命令部队秘密向西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大队在左,2大队在右,团部率重机枪连、特务连、警通连居中,一字形展开,向西翻过一道山岗。然后,在一条山岭的东坡隔着山梁与敌人并排着向南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了一会,侦察员发现敌人有准备休息的迹象了,2大队长沈文卿和教导员庞俊领着几个战士爬上山岗一看,只见这股走了半宿的日军正稀稀拉拉地待在段家湾的稻场上,还没等敌人从马背上把东西放下来,参谋长杨子仿就举起手枪喊出了“1、2、3”的射击口令。“3”字刚一落音,几挺重机枪可吼叫起来。指导员谢玉凯亲自操起重机枪撂倒了不少敌人。紧接着1、2两个大队和团直共20多挺轻机枪同时向敌人开火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敌人被我突然发起的进攻打得晕头转向,不一会儿,段家大湾的稻场上就躺下了大片死尸。他们好半日才清醒过来,组织火力向我军反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在敌我双方激烈交战的时候,纵队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唐亥带领几个同志来到2大队阵地增援。一时,战士们的战斗情绪更加高昂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团队的重机枪、轻机枪,加上那挺转盘机枪和步枪、手榴弹,迅速组成了一张密集的火网,直向敌人撒去,顿时战火纷飞,吞没了敌人的阵地,刚从三阳店出来增援的日军吓得缩了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多钟,山上林间的光线逐渐暗淡,大股敌人开始逃跑了。我们舍不得丢掉这块“肥肉”,团长朱立文同志亲率一部追击敌人,另一部与被打散的零星敌人和掩护部队继续进行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击部队尾随逃敌向南追击。撒退的日军沿途纷纷丢弃尸体、枪械,拼命奔逃。我们追了一段路程,忽然听到南边响起枪声,原来这股逃跑的敌人又遭到了我应城地方游击队的截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搜山清除残敌的战斗中,战士们打得非常勇敢。6团2大队5连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强忍着剧痛,斜靠在树干上。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十分准确地瞄准消灭一个想从他身边逃走的敌人。这位英雄战士第二天就与战友们永别了。前往八字门执行任务的支队参谋长黄林和警卫排部分同志途经这里,听到枪声也立即赶来增援。他们见树林中拴着一大群战马派人摸上去牵走了七八匹,再去时被敌人发现了。一阵激战把敌人打跑了。他们继续朝前急行,又碰上一小股残敌,他们又奋力搬掉这股“拦路虎”,满载着胜利的喜悦往前赶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天,我们又消灭敌人100多人,缴获10余匹战马和不少枪支、军毯、罐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此,日军于坪坝重安据点的妄想被彻底粉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坪坝三捷,我军共毙、伤敌400多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罐头、铁丝网、军毯、战马等战利品。我军三战坪坝的胜利,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深远的影响:一是彻底粉碎了敌人在坪坝安据点的图谋,日军联队长奥津起三郎被迫自杀;二是培养和锻炼了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三是沟通了白兆山与大山头的联系,开创了一块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四是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战斗结束后,坪坝地区的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赞扬新四军“真能干”;五是对以坪坝为东大门、屯居在大洪山的国民党部队也起到支援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坪坝三捷的消息传到国民党部队中,一些官兵竖着大拇指直夸我军“打得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坪坝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1987年4月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