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忧思17:悲剧是这样制造的

国歌

<p class="ql-block"><b>这个视频让人心痛:</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再读《狂人日记》</b></p><p class="ql-block"> --从“救救孩子”看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困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振聋发聩,穿透百年时空,仍与当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强烈共鸣。如今,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已然成为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凸显问题的紧迫性。小学阶段约一成孩子患抑郁症,初中阶段三成,高中阶段抑郁倾向高达40%,中重度抑郁超10%。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无数孩子的痛苦挣扎,是一个个家庭的黯然神伤。厌学、弃学、狂躁、逆反乃至自杀案例接连出现,悲剧不断上演,刺痛着社会的神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育内卷是罪魁祸首之一。在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就业压力下,家长们虽反对应试教育,却又无奈裹挟其中,让孩子从早学到晚。在这种极致内卷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不堪重负,兴趣被磨灭,压力如山般压来,心理健康防线被轻易突破。以统一标准要求天赋、资质各异的孩子,苛求门门优秀,既不公平,更打压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刚入小学就面临繁多考试,孩子从一开始就被置于紧张的竞争赛道,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下的教育宛如流水线模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差异与身心健康。正如专家所言,教育应循序渐进挖掘孩子兴趣,让孩子在不排斥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学好。考试不必过早启动,中考发力、高考加速或许更为合理。当然,若想彻底减负,改革中高考制度才是关键,否则一人卷动众人,孩子永远是受害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解决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可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运用故事启迪、心理疏导、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排解压力、疏导情绪。同时,生涯教育也不可或缺,通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方法,唤醒孩子内心力量,增强信心、明确目标,从根源上解决动力与毅力问题。</p><p class="ql-block">老是发文作用有多大?!</p><p class="ql-block">当代社会,我们应接过鲁迅“救救孩子”的接力棒,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为孩子创造宽松、多元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远离心理阴霾,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对“救救孩子”这一呐喊的最好回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