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家园第十五季

庄子明

<p class="ql-block">看画张吃烧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画张吃烧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看画张吃烧卖,这是江南古镇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犹记得幼时,我总是翘首以盼过年的到来,因为年三十拿到的压岁钱,年初一便可以和弄堂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奔向石库门烧麦馄饨店,只为品尝那心心念念的烧卖。吃完烧卖后,再踱步到文艺店、新华书店,精心挑选年画和年历片,那是我童年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承载着无尽的欢乐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对于我的上辈们来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烧卖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毕竟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并非人人都能轻易享受这份美味。而年画,却是每家每户过年必不可少的点缀,往墙上一贴,浓浓的年味与欢乐氛围便瞬间弥漫开来。因此,吃烧卖、看画张,成为了那代人心中独特的精神追求,慰藉着他们在艰苦岁月中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听母亲讲述,每年大年初一,东庙桥头、门口以及得意楼门附近,都会摆满卖画张的地摊。那些吃不起烧卖的人,便会围聚在画摊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画张。而烧麦店则生意兴隆,热闹非凡,有些店铺甚至在街面上摆起桌子,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场面热闹非凡,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和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江南众多美食中,盛泽烧卖堪称一绝,独具魅力。它口味独特,面皮薄而筋道,肉馅鲜嫩多汁,汤汁鲜美醇厚,光是看着,便足以令人垂涎欲滴。倘若再搭配上一小碗热气腾腾、蛋皮金黄的蛋皮汤,二者相得益彰,构成了经典江南小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合,向来备受世人的推崇与青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够生动逼真地呈现出那时热闹且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我走遍大街小巷,走访询问了许多老一辈市民,收集他们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不仅如此,我还特意将画作拿给资深的文史专家周德华老师,请他给予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之后,又承蒙设计师陆幽燕老师悉心指导,从构图布局的精心规划,到色彩搭配的构思,从人物神态的细腻刻画,到场景细节的精准描绘,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最终,才形成了这幅江南古镇场面热闹非凡、市井人物六百余人,细节丰富,且能尽可能还原当时场景的精彩画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条件日益优渥,曾经只有过年才能品尝到的烧卖,如今已成为市民日常早餐的常客,而卖画张的身影也渐渐隐匿在时光的深处。吃烧卖看画张的热闹场景,已然成为老一辈人记忆中泛黄的旧影。然而,这消逝的场景,恰似人们心中那一缕“纯鲈之思”,承载着深深的记忆与乡愁。而缓解这份乡愁的最佳方式,莫过于通过绘画,将那时的场景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出来。在细细品味与深情回忆中,再次触摸到家乡独特的地域性人文情趣、深厚的文化特征以及市井人群的别样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盛泽迎来了“高铁时代”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备受瞩目的盛泽高铁站盛大启航,它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更为盛泽这座城市注入了全新且强劲的发展动力。盛泽也将迎来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愈发炽热,当下旅游者的需求与旅游形式正呈现出多元且丰富的态势。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当地小吃悄然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向往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旅途,成为旅行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所带来的参与感与体验性享受,对广大旅游者而言,充满了无法抵挡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耗时近一个月精心创作的《吃烧卖看画张》,旨在弘扬与宣传家乡的美食文化,传承盛泽传统小吃的精华,深度挖掘并追溯展示家乡传统小吃烧卖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希望能够让这一传统习俗成为盛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市民和外来的游客都能通过这幅画作,领略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感受家乡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画中品味岁月的痕迹与家乡的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