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宏兴高科农业给全国人民拜年!国审兴辉908,谁种谁发家!正月初一的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吉林省宏兴种业有限公司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改称为“春节”。在先秦时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p> <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春节世界申遗成功!</p> <p class="ql-block">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的元旦。</p> <p class="ql-block">元日-王安石</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p><p class="ql-block">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的习俗:</p><p class="ql-block">1.吃斋:年三十通常会大鱼大肉,初一则多吃斋饭,即素食。例如将发菜、粉丝、腐竹、冬菇等一起煮食,吃“罗汉斋”。“斋”和“灾”同音,吃斋有“吃掉灾难”的寓意,也代表古人祈求新一年财源滚滚、事业有成。此外,初一吃斋也有助于调理肠胃。</p> <p class="ql-block">2.迎喜神:是烧香祈福的好日子,人们会去寺庙</p><p class="ql-block">上香,保佑新的一年平安顺遂,也有人会在野外场所摆供品、放鞭炮、叩拜,并说出新年愿望。若遇见小鸟、野鸡、野兔等被视为吉利象征,还有人会捡柴火带回家,寓意招财进宝</p> <p class="ql-block">3.聚财:初一不能倒垃圾、倒污水,因为在人们</p><p class="ql-block">看来,垃圾和污水代表财运和福气。可以把外面的垃圾往屋里扫,聚在一起表示招财进宝;污水可倒在闲置大水桶内,留住福气和好运,寓意新年顺利吉祥、财源广进。</p> <p class="ql-block">4.开财门,放“开门炮”:早上要早早起床,穿戴整洁后“开财门”。除夕提前将柴火准备好放在门外,初一打开房门把柴火抱进家门,寓意开门进财。开财门后燃放“开门炮”,爆竹燃放后的红色碎屑有“满堂红”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5.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饮用屠苏酒的方式比较特别,通常是从最年少者开始喝,而不是像正常喝酒从年长者开始。饮屠苏酒寓意驱逐病邪,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6.拜年: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年初一早上,人们洗漱后穿上新衣服,吃完早饭后拜年。顺序一般是晚辈先给家中长辈拜年,如孙子给爷爷奶奶、父母拜年,祝福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的禁忌:</p><p class="ql-block">1.忌动扫帚: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若非要扫地,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的习俗,且会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p> <p class="ql-block">2.忌打碎物品:新年里打碎家具被认为是破产的预兆,若不小心打碎,要赶快说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来化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