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特曲

林之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年了。清脆的鞭炮声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胡同里各家各户门楣两侧悬挂的灯笼和张贴的红色对联,在鞭炮的闪光中或灯火的映照下格外醒目。空中燃爆的礼花炮或“二踢脚”发出的沉闷响声,将除夕之夜烘托出浓郁的年味而热闹非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一个蛇年的除夕,又是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吃饭少不了摆酒席吃饺子,更少不了喝上几杯美酒。当一家人暖意融融的围坐在摆满美味佳肴的餐桌前,孩子们将餐桌上的“五粮液”一一斟满酒杯,将拌有甜美味道的饮料一一倒满茶杯之后,大人们举起手中的酒杯,孩子们端起甜美的饮料。大家共同辞旧迎新、恭贺新年!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一家人再次举杯同庆、共度良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辞旧迎新、庆贺新年的快乐气氛中,我看着带有“红标签”的“五粮液”酒瓶,似乎感觉到某种情景相似,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对当年过年情景的再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城镇居民凭粮本供应粮油,凭票证购买农副产品。逢年过节,每个家庭能够凭票买上几斤肉,排队买上几斤鱼,蒸上几锅白面馒头或豆包、枣花馍,准备一些花生、柿饼、水果糖,尤其是能够凭票买到一瓶“红标签”的“焦作特曲”酒,就算是置办好年货,可以过个好年,招待亲朋好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焦作市有一家国营“焦作酒厂”,专门生产白酒。瓶装的叫“焦作特曲”,散装的叫“老白干”,也叫“一毛辣”(一毛钱一两)。像“张宝林”(张弓大曲、宝丰大曲、林河大曲),是市面上很难买得到的贵重酒。什么“茅台酒 五粮液”只是耳朵听说过,眼睛没见过。如果家里来了亲戚或客人,拿出来带有红标签的“焦作特曲”酒,是一件很郑重很体面的事。给亲戚或客人倒上一小酒盅酒,每次在谦让的情况下,也仅仅是抿上一小口表示一下,很少有贪杯畅饮的。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没有第二瓶。除非“有本事”的家庭,能够托关系多买几瓶酒,才可以放量多喝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夏秋冬,似水流年,斗转星移、时光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提高,使得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粮油米面、蛋禽鱼肉等生活食品应有尽有。大型商场超市或路边门面店,各种品牌的酒类商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当下,人们整箱整件的买酒,聚众开怀畅饮的情形已是司空见惯。那种物资匮乏、贫穷落后,连多买一瓶酒多吃几口肉都是奢求的艰苦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电视春晚快要开始的时候,我端详着手中的酒杯,品味着酒的醇香,依然沉侵在对往事的深深回忆中。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的心中五味杂陈,诸多的苦辣酸甜涌上心头。看今朝,社会稳定,市场繁荣,我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展望未来,期盼国泰民安、幸福生活天长地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大家一起举起酒杯: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干杯! 为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而干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林之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1.2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