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九,除夕。放假第二天,重新启动因为感冒断了月余的晨跑。曦色微明,街道还没醒过来,静谧安然,偶尔遇见几个晨练的人。8公里下来,脚步轻松,身体微微发热,感觉不错。如此,年后又可以与天儿日日约跑了。这样一想,心里不免喜悦,实在也是想念两人每天一约无话不说的一个小时。龙年的最后一跑,即是对身体状况的验证,也算以此为蛇年序章。</p><p class="ql-block">二姐的手艺越来越好,前几天做的腊肉,一家人吃的交口称赞。昨天又送来自己做的炸肉和酥鱼,都是我爱吃的。二姐的关爱,总是像杜甫笔下的那场春夜喜雨,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每年放假第一天都会给大姐打个电话,今年也不例外。其实,拉些杂七杂八的,也没有什么事,是惯性是牵挂更是不可或缺的心灵抚慰。大姐的关爱,是冰心笔下的荷叶,风雨来了,我是那朵红莲。</p><p class="ql-block">姊妹三人,我缺少大姐的睿智,也没有二姐的豁达,但不得不说,三小姐的命还是蛮好的。</p><p class="ql-block">知道自己每年放假晚,尤其是到了年底工作会更忙。也知道自己性子急。所以,家里的卫生提前一个月,我就一点点的收拾。小家过年,打扫卫生是重头戏。收拾的干干净净,自己看着也清爽。“室内绝爽无尘埃,必定出高才!”这个说法我认同,毕竟干净整洁是一个家的好风水。</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四,赶在最后一个大集,去买了兰花,长寿花和澳洲腊梅,屋子里瞬间明亮起来,澳洲腊梅淡淡的松香味尤其令人愉悦。女儿还在每个房间的门上挂了福字小灯笼,一盏盏小红灯笼,映出满屋子的喜气,年值拉满。一下子想到了“长乐未央”,多好的四个字:平仄仄平,读起来音韵清脆优美,又情意绵长。</p><p class="ql-block">生活既不是对过去的回望,也不是对未来的猜想,而是眼前的零零碎碎,手边的林林总总。眼前的人,手边的事,一切都按部就班。所以,安静的忙碌着,不急不躁。</p><p class="ql-block">昨天上午又去单位一趟,处理一下工作的小尾巴。这一年,公司效益不错,延续了上一年的平稳又有所突破,作为公司的一员自然感到很高兴,尤其是在整个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对比而出的还有骄傲。实话实说,打工人盼的就是公司红红火火,自家的日子才能水涨船高。</p><p class="ql-block">今年,牛先生弟兄四个仍然各自在小家过年,以后的每一年,这大概是一种常态。想想心里也不是滋味。以前婆婆在的时候,那么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又热闹又有年味。</p><p class="ql-block">唉,那样的年,再也回不来了。要不老话说:娘在,家才在!</p><p class="ql-block">这样写着,眼睛不由得湿了。婆婆,你在天堂可好?</p><p class="ql-block">好在孩子的爷爷病情基本稳定,虽然一时一刻离不开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但是,不痛不痒,也让人比较心安。三年了,四兄弟不攀不比,各自尽心尽责白黑轮流,老爷子被照顾的挺好。我想,九泉之下的婆婆也会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四兄弟真挚的诠释了这份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孝与悌,更为儿孙们立了标杆。其实,对父母尽孝,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积福报呢?</p><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两个孩子工作都干的不错,肉眼可见的在成长,也让我和牛先生比较心安。身体健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上班,积极上进,热爱生活,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就是我们对俩娃的期望值。所幸,俩个孩子都没有让我们失望。究其实,我们是一对平凡的父母,不能免俗,最真切的幸福感,还是来自孩子。</p><p class="ql-block">我和牛先生都上班,尤其是牛先生每周两夜去照顾父亲,挺辛苦。但是作为父母,还是想着如何把年准备的足一点,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疼爱,累着也兴奋着。只希望,家永远是孩子们在外的期盼和归属。</p><p class="ql-block">昨天煮了琥珀皮冻,蒸了一锅馒头。牛先生说,忙忙活活蒸馒头,不如从外面买点,又吃不了几个。我说,忙年忙年,忙活着才有年味呢。</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过年就应该有年味,也应该有仪式感。小时候,家里那么穷,过年的时候,爹娘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想尽办法让我们穿上干净的衣服,吃上一顿饺子。其实,年味即是人情味,也是我们外化的精气神。浓浓年味,代表着蓬勃的生命之力。送灶、除尘、贴春联、放鞭炮烟花、吃团圆饭、相互拜年……这一系列仪式活动,无非是让所有美好的一切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中午包了水饺,炸鱼炸肉炸豆腐,带上水果和钱粮,牛先生和儿子去给婆婆上坟。我嘱咐儿子,在坟前给奶奶念叨念叨,谢谢奶奶在天之灵的护佑,一大家人都平安健康,爷爷也很好,让奶奶放心。</p><p class="ql-block">年龄越大,对婆婆既充满了感激也很敬佩。一个普通的妇女,在那样的一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养大了四个儿子,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成这么一大家子,想必她老人家此时此刻也很欣慰吧。</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一辈又一辈。</p><p class="ql-block">昨天,两个孩子分头行动,去看了舅舅姨妈大爷叔叔。放假前,姐弟俩早早就准备好了礼物,自从俩孩子工作后,这些事情都不用我和牛先生操心。仁义礼智信,是刻尽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伦理,孩子们能自觉去做,更是对长辈一种情感的表达。</p><p class="ql-block">儿子女儿还各自给我包了一个大红包,说初一拜年时给我。种子在发芽,孩子在长大。我心甚慰。</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窗外的鞭炮声渐渐密集起来,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晨跑回来,诵一遍地藏经。为母亲祈福,愿她老人家福寿绵延,长命百岁。</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净手净口虔诚的念诵了九遍心经回遮,祈祷明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p><p class="ql-block">又诵了一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为牛先生和一对儿女化解太岁,消灾除厄。</p><p class="ql-block">年夜饭的菜谱,早在一周前一家人就商定好了:蒸鱼,鲍鱼焖鸡,红烧大虾,烤猪蹄,小酥肉,桂花蜜酱藕,肉炒水笋,琥珀皮冻,姜汁松花蛋,外加“喜气盈门”水果盘,当然缺不了牛先生的三鲜饺子。蒸腾的热气和香气里,有满满当当的欢愉。</p><p class="ql-block">很平常的一桌子菜,现在物资生活丰富,鱼肉谁家也不缺,平日里吃的和过年没啥两样,要的是这份仪式感:既有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富贵如竹,又寓意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有对自己的尊重,也有过日子的心劲,谁又能不说这是根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p><p class="ql-block">过年了,应景教满娃背诵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满娃问:什么是“千门万户曈曈日”?</p><p class="ql-block">我说,就是温暖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如此,亲爱的朋友们,鱼儿在此给你拜年了,愿新春嘉平,长乐未央,愿新年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沐浴在每一个人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