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月21日一大早,我们从湖南韶山出发,驱车数百公里,赶往广西柳州。到柳州时已是下午六点多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1.22),我们按计划在柳州游玩。上午游览柳侯公园,下午则游玩了龙潭公园。这二处都是柳州著名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16公顷。</p><p class="ql-block">柳侯公园始建于清末的1906年。公园内有柳侯祠 、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p><p class="ql-block">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p><p class="ql-block">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柳侯祠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现改名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字子厚(773年~819年),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贬官柳州又称“柳柳州”。 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做过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等官司职。 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官至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同年贬任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 元和十年(815年)改谪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故。 在柳州任职的四年中,他兴文教、释奴婢、修城郭、植树木、移风易俗、政声颇著。 在他病死柳州后的第三年,即长庆元年(821年),地方人士按照他“馆我于罗池”的遗愿,在罗池旁建庙以作纪念。 唐代就有官绅及文人墨客游历柳侯祠。</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衣冠墓</p><p class="ql-block">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第二年灵柩归葬长安,柳人在柳宗元灵柩原停放处修建了衣冠墓,供千秋凭吊。</p> <p class="ql-block">大概是2004年五月份,我到柳州来上函授课,就住在柳侯公园附近。课后也曾到公园里瞻仰过柳侯祠。不过,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不仅是柳侯公园,整个柳州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全找不到当年的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是柳州市鱼峰区4A级风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3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 是一个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浏览区。</p><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景区。公园内树木苍翠、群山环抱,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清澈的潭水泻入镜湖,雷龙二潭水温恒定,每逢隆冬,水汽蒸腾,故称双潭烟雨。</p> <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翀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惟妙惟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p> <p class="ql-block">图中桥叫“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最令人惊艳的一幕是,桥下方的湖水上筑有一道弯曲细长的水堤。许多青春少男少女纷纷涌上水堤,摆出各种姿势,照相留影,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照相者多为当地职业人士,站在高高的风雨桥上,通过无线对讲机,指挥着站在水堤上的被拍照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