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征文选登(二)

雪野猿踪

说  说  过  年  的  那  些  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本期征文目录:</u></i></b></p><p class="ql-block"><b>✍1.拜年的那些年</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蔡建军</b></p><p class="ql-block"><b>✍2.那些年的除夕</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蔡华</b></p><p class="ql-block"><b>✍3.新年家庭诗会</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赵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制作 :</i></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i><u>※ 盐城市老干部文友会现代文学创研部</u></i></b></p> 🌻🌻🌻🌻🌻🌻🌻🌻 <p class="ql-block"><i><u>拜年,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承载着我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拜年的那些年</b>(散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蔡建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拜年是一场饱含仪式感的盛事。从记事起,我便踏上了拜年的旅程。那时,家里准备的拜年礼品,有糖果、糕点、蜜枣、桂圆、柿饼、白砂糖、乙种白酒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礼品从最初的四样逐渐变成六样、八样….,这些精心准备的礼物,承载着对长辈深深的敬意与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春节的天气似乎格外寒冷,常常零下十几度。拜年时,我们兄弟姊妹一行人跟在父母身后,前往外公外婆家、姑奶奶家、舅舅家、姨娘家…。长辈们住得四处分散,我们也东奔西走,乐此不疲。那时道路崎岖,没有自行车,只能靠双腿步行。心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一二十里路对我们来说不在话下,因为拜年不仅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还能收到压岁钱。</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天空飘着大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我和父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寒风如刀般割着耳朵,生疼生疼的。但我们穿着新衣新鞋,热情不减,内心满是喜悦。到了长辈家,大家围坐在一起,饭菜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有点荤腥,却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欢乐。大人们谈天说地,小孩们嬉笑玩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拜年中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糗了很多年。有一年,到了舅舅家,因为还有其他亲戚同时来拜年,我人小没有被安排上桌子。于是我在大人们吃饭时,气得拼命踢门踢墙敲窗户,故意弄出很大动静。舅舅见状,只得让我挤上了桌子。</p> <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了自行车,一部车上前后坐三五个人,速度快了很多。但遇到雨雪天气,就格外艰难了。有一年,雨夹雪,越下越大,道路变得泥泞不堪。父亲扛着自行车,我们在后面跟着,看着车骑人,心中满是新奇。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却笑着说:“咱这是给自行车当马骑呢!”在艰难的行程中,我们也帮着父亲一会儿抬着,一会儿推着,一家人相互扶持,虽然累得满身是汗,但亲情愈发浓厚。</p> <p class="ql-block">  成年之后,又多了拜丈母娘这一内容。记得结婚前第一次去丈母娘家拜年,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虽然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但仍忐忑不安。敲响门的那一刻,见到了未来丈母娘热情的笑脸和一桌的好菜。我心里踏实了许多,因为听人说,丈母娘如果对未来女婿不满意,不仅态度冷淡,饭菜也很简单。过去农村有句俗话“新女婿上门,薄粥三盆”就是说的这种情况。那天我坐在饭桌上,虽然仍很拘谨,但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表现,不辜负他们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  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几十年里,工资收入虽然微薄,社会风气也还不错。但有时春节,我还会带上一些虽不昂贵但有意义的礼品去长辈领导家拜拜年。有一次,我提着礼品来到一位领导家。一向威严、不苟言笑的领导看到我却很和蔼可亲,于是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领导颇有兴致地和我聊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我认真地听着,习惯性地找笔记本准备记录。没能记下领导的指示,好像犯了很大的错误,只能拼命地点头。领导哈哈大笑说,我们只是随便聊聊天。节后领导还请我们部下吃饭喝酒。那些年,大家工作干劲十足,常常加班加点,却丝毫不觉得累和苦。在这样的氛围中,领导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p>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接受晚辈们的拜年。每当晚辈们带着礼品来给我拜年时,看着他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我总是热情地招呼他们,和他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临走时再回赠一些礼品给他们。节后再请他们聚聚,大家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通讯的发达,拜年也有了新的载体,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红包拜年…,拜年的形式多了,但拜年的内涵小了。在家庭群、家族群、朋友圈发一条信息,就同时拜了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即使花了钞票的红包拜年,也只是手指一点的功夫。现代人们都感叹年味淡了,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拜年的方式变了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  其实拜年,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承载着我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这些回忆如同珍珠般镶嵌在我六十多年的生命里,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一首七绝记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瑞雪飘飞覆旧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糖糕酒礼敬慈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经年多少欢腾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尽付梅香满院春。</p> 🍀🍀🍀🍀🍀🍀🍀🍀 <p class="ql-block"><b><i>作者简介 :</i></b></p> <p class="ql-block">  <b><u>蔡建军</u></b><u>,文学爱好者。盐城市级机关退休干部,曾在盐城市人大、大丰市政府、盐城市科技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华诗协、盐城市诗协会员,盐城市老干部文友会副会长。</u></p> 🌻🌻🌻🌻🌻🌻🌻🌻 <p class="ql-block"><i><u>那时的年夜饭很简单,但年味很重,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那些年的除夕</b>(散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蔡 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这一天。大人们是不用上工的。听不到打铃声,看不到升红旗,更看不到为怕隔个阙子就扣工分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奶娃的小媳妇。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里,今天家里有很多事。</p> <p class="ql-block">  擦罩子灯,擦柜子,洗条台上两盆塑料花,扫地,擦窗户,泼些水到门上泡去去年的旧对联等等一些小事,这些都是前一天晚上就吩咐好我们大姐弟俩的事。父亲抽空来检查,不合格是要返工的。好在他们自己也忙,我们胡乱地再做一遍大差不差,也就没说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  他们忙的事情可多了:肉焯水、茨菇焯水、要到窖子里拿萝卜、扒开稻草铲青菜、拔芫荽、煮鲫鱼、烧安乐菜、煮盐水绿豆子、打浆糊贴门对等等,花生瓜子是二十九晚上就炒好的,还要搓圆子(后来这事改二十九了,据说三十晚上搓圆子,一年忙到头,忙个大白手不吉利),现在重点来说说弄肉团子,那可是一项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  三十晚上一早上,我们是在有节奏的咚咚咚声中醒来的。我们知道这是斩肉团子了。先把肉洗净,切成块,再切成丁,然后就铺在砧板上来回反复的斩,斩到变成肉糜。(那时是没有绞肉机的)这期间已经把糯米饭做好,放到外面去凉。加上切碎的生姜葱,放好调料,放几个鸡蛋。反复的搅拌。我们东海里(盐城向东)肉团子不是油炸的,而是肉跟糯米饭混在一起做成团子状,再把上下两面压扁些一个挨一个铺在锅里,从锅边上箍上一圈油,用稻草小火去煎,煎过一面翻过来再煎另一面。做得好两面巴子黄爽爽的。这很考验火工,弄不好糊了,弄不好没熟。反正我小时候三年两年听到他们弄团子的时候吵唠,准确地说不是吵,只是父亲在发怨,有时候是因为肉团子散了不成型,有时候是因为糊了。这时候我们是不敢作声的。前几年我曾问过父亲,为啥过年弄团子要发火,挺简单的事为啥做不好。父亲说,那时候穷,肉少饭多,鸡蛋少油少又难得弄。说是肉团子,实际上叫饭团子更合适。加上也年轻不会做事。所以就互相抱怨。我说现在好了,油锅里一放,快当得很,他叹口气说:唉,过去穷啊!</p> <p class="ql-block">  做好了,放到柳匾子里,尽管肉香扑鼻,满嘴口水。我们却是不能尝的,大人们早就跟我们说了,这是半熟的,肉不熟不能吃,吃了要拉肚子的。那时我是相信的,甚至有一年,我看到邻居家小黄在匾子旁转,我还友情提醒:不要偷吃,没熟呢,吃了会拉肚子的。可是它还是趁我没注意偷吃了一个,第二天没看到它来,不知道是不是拉肚子了。及至长大些,我认为父母是哄我们的,因为团子是有定数的,年后是有客人来的。现在想想,又觉得应该是真的,那样做是难得全熟的。</p> <p class="ql-block">  这件大事做好,其他的就小事了。做好年夜饭,那时的年夜饭很简单,但年味很重,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于是其乐融融开吃。父亲照例弄一杯大麦冲子。我看到汤里面的团子,是那几个要散了的有些糊了的,怪不得匾子里看起来都是上相的。</p> <p class="ql-block">  其他事情忽略不计了,但有件事必须说一下,晚上睡觉前上学的书包是要腾出来的,明天一早要出去拜年,哈哈,就是到邻居家也就是一个生产队一家挨一家拜年。家家都早早开门放鞭等着了,开门迟了,就怕哪个细小的来一句:这家没人啊?初一被说出没人🉑不是什么好事哦。到了门口,胆大的孩子说两句恭喜发财,腼腆的不说话,但大家都明白是来干嘛的,给你拿两块糖,跟家里有亲戚或者关系好的还会给些花生红枣,甚至还有两毛钱的。小伙伴们初一下午是要比试的,看谁买的糖多。哪个买的糖多,这几天他就是孩子里的王。</p><p class="ql-block"> 哈哈,你不生在农村你是不懂得其中的乐趣的🙂</p> 🍀🍀🍀🍀🍀🍀🍀🍀 <p class="ql-block"><b><i>作者简介 :</i></b></p> <p class="ql-block">  <b><u>蔡华,</u></b><u>网名村姑,盐城希文诗词沙龙成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盐城市诗词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络。</u></p> 🌻🌻🌻🌻🌻🌻🌻🌻 <p class="ql-block"><i><u>朗朗佳句,片片雪花,滴滴美酒,融融亲情,交织揉合在一起,全家人陶醉在天伦之中……</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新年家庭诗会</b>(散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赵 斌</b>(响水)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年年过年,今又过年。吃了腊八粥,便有了年味。接下来就是扫尘、送灶、蒸馒头、炸肉丸,放假的小孩燃放鞭炮,年味将会越来越浓。这使我想起那一年的春节,那个令人难忘的家庭诗会。</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后回家过的第二个春节。天很冷,滴水成冰,冰棱盈尺。我们在外工作的哥姐们回家过年,给这个清冷的家带来了生气。那时年休假很短,正月初四就要重返岗位。有的初一还上班,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一家十口欢聚一堂,话别后情,感父母恩,儿女情长,只嫌假期太短。临走前一天晚上,各自打点行装,依依话别,准备第二天各奔东西。翌日清晨,开门一看,大雪封门。原来,雪落无声,一夜未停,没膝深的雪封住了所有的道路,姐妹们齐声欢呼。</p> <p class="ql-block">  兄妹八人围着通红的炉火,一边烧烤山芋,一边谈笑侃乐。窗外一片皆白,父亲心中萌发诗意,对我们说:“如此佳境,这么难得的机会,何不来个家庭诗会?”我们个个齐声叫好。大姐则提出,学红楼梦中击鼓传花吟诗作赋的方法,谁传中誰吟诵一句带“雪”字的毛主席诗词。答出的奖红酒一杯,答不出的罚白酒一杯。</p> <p class="ql-block">  美酒佳肴摆上桌,父亲宣布诗会开始。所谓美酒,是散装山芋干冲和母亲现兑的红糖水。所谓佳肴,不过是过年的残羹剩菜加点萝卜白菜豆腐而已。父亲宣布“开始”!然后背过身去,用筷子敲打牒子,叮当声象是不知名的打击乐,一只烤得半熟的山芋在大伙的手中传送开来。突然,牒声嘎然而止,山芋停在四弟的手上。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句诗来:“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众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二个接到山芋的三妹也毫不犹豫地朗诵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二人各奖得红酒一杯。第三遍牒子只敲响两下就突然停在四妹手中,她措手不及,一时语塞。眼看就要被罚白酒了,粗识字的妈对着鲜红的门联呶了呶嘴,四妹立即高声朗诵:“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脸上顿时绽开一朵粉红的梅花。</p> <p class="ql-block">  彼时“文革”刚刚开始,毛主席语录是必背的,毛泽东诗词我们姐妹大都会一些,但要选出带“雪”的句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父亲因此放慢了敲牒的速度。或紧或慢的叮当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击打在我们心田。轮到二哥了,他胸有成竹,兀自端起一杯红酒一饮而尽,然后缓缓道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句金石掷地,铿锵作响。大姐略作思考,背诵出一首带两个“雪”的词:“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大哥说我也有两句:“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抑扬顿挫的朗诵博得阵阵掌声,二人各奖红酒两杯。大哥摸起三弦,弹起《沁园春·雪》,为诗会伴奏。</p> <p class="ql-block">  愈到后面觅句愈难,轮到二姐了,她思索良久,才缓缓吟来:“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四妹嚷嚷起来:“这句子里没有雪呀?”我连忙解释道:“‘飞起玉龙’就是飞雪呀!”四妹嘟哝道:“反正不能算。”二姐不慌不忙,接下去吟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又是一首詞中带两个“雪”字,又奖得红酒两杯。</p> <p class="ql-block">  到最后了,牒子不敲也轮到我了。我曾被选为学习“毛选”积极分子,“老三篇”可算是倒背如流,一本“毛主席语录”大都能背出来,连别人不会的“马恩列斯”语录我也能背诵一些,至于十分喜爱的毛主席诗词,更是烂熟于心。三十七首毛主席诗词中带“雪”的恐怕没有了。兄弟姐妹们此时也都瞪大眼睛盯着我,我搔了搔头佯装答不上来,自摸白酒一杯。美酒落肚,面红耳酣,滚烫的诗句如泉涌:“月下夜风寒,雪里梅花笑。春意侬先得,花开伊独早。频传天地心,岂论高格调。幽香寄深情,洁身非自好。”众姐妹你望我我望你都说未听说过。我这才端起红酒一饮而尽,然后解释道:“这是毛主席未发表的五律《咏梅》”!父亲哈哈大笑:“还是三子才高八斗!”</p> <p class="ql-block">  朗朗佳句,片片雪花,滴滴美酒,融融亲情,交织揉合在一起,全家人陶醉在天伦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转瞬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少年头,高堂也相继离我们而去。而贫寒中的我们一家赏雪把酒吟诗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定格在我的心头,难以忘却。</p> 🍀🍀🍀🍀🍀🍀🍀🍀 <p class="ql-block"><b><i>作者简介 :</i></b></p> <p class="ql-block">  <b><u>赵斌</u></b><u>,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诗词学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员,著有《岁月屐痕》等6部散文集,参与《响水乡土文化读本》《中国逻辑学家大辞典》等10多部文集的编撰。现为响水湖海艺文社文学院副院长,响水海洋诗社副社长,《海洋诗刊》主编,《灌河文苑》副主编。</u></p> 🌻🌻🌻🌻🌻🌻🌻🌻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gt;&gt;&gt;&gt;&gt;<u>微信读者评论摘编:</u></i></b></p><p class="ql-block"><b>✪ 黄健朗: </b>@雪野猿踪,美文美篇,制作精美!花了不少功夫!向你拜早年!全家人新年好!!</p><p class="ql-block"><b>✪ 安般兰若: </b>@雪野猿踪 ,散文写得优美,美篇制作精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美不胜收!期待第三辑![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b>✪ 老姐:</b>《拜年的那些年》文中提到外出拜年一家三五口坐在一辆自行车上…我就亲身经历过,1962年春节给我父母亲拜年,一辆二八大杠车,前面坐着四岁的儿子,我抱着女儿坐在后面,四人高高兴兴的回父母亲家拜年,路上遇到医院的孔护士长,她高兴的说小许一家四口乘“小骄车”回娘家啦…弹指一挥间距今六十三年啦![太阳][太阳][太阳]</p> 🌻🌻🌻🌻🌻🌻🌻🌻 <p class="ql-block"><b>  盐城市老干部文友会现代文学创研部</b></p> <p class="ql-block"> <b>※下期待续※</b></p> <p class="ql-block"> 2025.1.28</p>